美國條碼被迫採用歐洲標準 可望全球統一

2021-03-31 17:06:43 字數 1122 閱讀 1127

計世*** 在個人計算機應用和商業資訊化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商品條碼標準可望全球統一。在當前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國零售商協會已決定從2023年1月1日起,將採用歐洲的條碼標準。屆時美國各零焦商店都必須配備 能讀出這一全球通用的條碼標準的讀碼器。

30年前(2023年8月)美國在世界上領先開發出了「美國通用商品條碼(aup)」。鑑於條碼在美同商品零售業的成功應用,3年後的2023年歐洲以美國條碼標準為藍本,制定出自已的條碼標準--歐洲商品條碼(ean)標準。不幸的是,在歐美商貿規則和技術標準的競爭中,號稱通用的美國通用商品條碼(aup)並沒能通用,在全球競爭中敗下陣來。而歐洲商品條碼(ean)反倒成了全球通用的條碼標準。

歐美條碼標準的區別在於其位數的不同。美國通用商品條碼為12位,歐洲商品條碼有13位。當初在建立歐洲商品條碼系統時,他們決定比美國多1位,以便能標識更多的商品資訊和表示不同的國家(當時歐共體有12個國家)。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13位條碼標準。只有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才採用12位的條碼標準。

近日北美統一條碼協會(ucc)已要求北美地區的各零售商,在2023年1月1日前必須裝備可閱讀13位條碼的條碼掃瞄器,當然該條碼掃瞄器也可閱讀12位的條碼。

ibm公司全球服務業務部的零售和消費產品專家ray tromba先生稱,「13位條碼是大勢所趨,其才是全球標準。」

然而,隨著可傳送更多資訊的射頻識別(rfid)的興起,條碼掃瞄系統是否將壽終正寢呢?業內專家的看法是,條碼掃瞄和射頻識別(rfid)兩者可能將長期共存。條碼掃瞄和射頻識別(rfid)標籤**商美國符號技術公司(symbol technology)的資深主管海凌先生稱:「20年後我走進超市,如果能找到一盒沒有條碼的麥片,那麼我就當場連盒一起把麥片吃掉。」

條碼掃瞄步入全球化,顯示其重要性與日俱增。作為現代商業快速記帳代表的條碼掃瞄,不但可加快零售結帳速度,還能為先進的市場研究提供寶貴資料。如今全球每天經過條碼掃瞄的商品數量超過了50億件。

30年前條碼掃瞄問世時正值電腦技術蓬勃發展之時。有關專家指出,低成本和高效能的結算能力以及積累的龐大資料,大幅度降低了商業成本,改變了**商和零售商之間的關係,從而促成了沃爾瑪等高效運營的大型零售商的崛起。在計算技術應用於商業的過程中,條碼掃瞄扮演了核心的角色。

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詹尼斯.哈蒙德先生稱:「條碼掃瞄開啟了資訊世界的金礦,如果沒有條碼,今天的零售業會是完全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