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已成不可逆轉的重大災難?

2021-04-09 01:27:20 字數 2591 閱讀 7846

氣候變暖已成不可逆轉的重大災難?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時已晚,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重大災難。今後100年,江蘇鎮江以東將沉於東海,必須及早採取對策,制定移民措施!」南京理工大學離休教授王毓秀近日針對氣候變暖,奮筆疾書。這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預警鐘聲?記者昨日採訪了王教授。

王毓秀曾從事十幾年環保科研教學,離休後仍十分關注環境保護的工作。8月17日,新華社發布了一組報道《天山「一號冰川」退縮嚴重》,說「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一號冰川「每年退縮8公尺左右」……這則報道引起了王教授的注意,他立即趕寫了一篇文章闡述了自己的幾點看法,並積極獻策,建議立即採取措施以避免災難降臨。

兩個惡性迴圈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已不可逆轉

王教授說,全球氣候變暖存在著兩個「惡性迴圈」:一是「冰雪反饋機制」,地球接收到的太陽光一半多被地球南北兩極的冰蓋和高原冰雪以及雲層反射掉了。大約只有47%照射到地球表面,把地表加熱。一旦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冰蓋面積縮小,被反射掉的太陽光減少,地球的溫度就會進一步增高,使得冰雪面積進一步縮小,地面接收的陽光進一步增多,地球的溫度更進一步公升高,冰雪融化得更多……如此惡性迴圈,難以控制。另乙個是「水汽保溫的惡性迴圈」,由於「溫室效應」增強,地球平均溫度公升高,海水蒸發量加大,大氣中的水分子含量增加,由於水分子也是溫室氣體,導致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如此惡性迴圈,也使得全球氣候越來越暖。

在兩個「惡性迴圈」的作用下,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之勢。其實,不僅我國的冰川正在縮小,包括加拿大、秘魯等世界各地的冰川都在融化,而且近十來年全球冰川呈現出加速融化的趨勢。

海平面一旦公升高,一萬年也不會退

王教授斷言,全球氣候變暖不像普通人認為的那樣只是一種趨勢,而已經成為災難,並造成了一系列的災害現象。這些災害主要是:許多生態系統的生態條件改變,越來越多的物種滅絕;氣候規律發生改變,氣候變化更難**,水災、旱災、風災、**、海嘯頻發。近幾年,這兩方面的災害人們已經深受其害並認識到了。但最重大災難正悄悄逼近卻仍不為眾人認識與重視,這就是地球積存的冰雪融化、海平面公升高,將淹沒大面積的陸地。

王教授繼續舉證說,2023年1月31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發布《2023年中國海平面報告》指出,過去50年,中國海平面平均每年公升高2.5公釐,而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和亞利桑那大學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等因素會加快南北兩極冰蓋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以每世紀4至6公尺的速度上公升,這比科學家們早先的**要快。這一研究發表在今年3月24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到本世紀末,地球氣候可能和13萬年前的間冰期相仿甚至更熱,北極地區的夏季氣溫將比現在高3-5攝氏度,格陵蘭島和南極部分地區的冰蓋會坍塌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比現在高6公尺,大片沿海地區將被淹沒。

據此判斷,中國的沿海地區都將受害,尤其對江蘇、上海、香港、澳門四個地區危害最大,江蘇鎮江以東等地基本上沉沒於東海!

而且,海平面公升高與江河洪水完全不同的是,江河洪水最多持續十幾天,甚至幾十天,總會退去,但海平面公升高,世界四大洋同時公升高,海水無處可退,一萬年也不會退!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低海拔地區的人全部遷移到高海拔地區去

那麼能不能修築堤壩攔海呢?不可能,王教授說,這是因為,國家的經濟力量承擔不起修築堤壩的沉重負擔。海水一萬年不退,堤壩長期被海水浸泡,就可能被海水通過堤壩下部的土層滲入導致堤壩垮塌,功虧一簣。即使修得像三峽大壩一樣高大牢固,其高度也必須超過80公尺,而長度需要綿延幾萬公里,哪個國家的經濟力量也承受不了。而且,海平面高於陸地,江河湖水如何排放?若用水幫浦,耗盡全國電力也排不完哪!

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低海拔地區的人口全部遷移到高海拔地區,遷到海拔高於80.2公尺的地區(如果全球冰蓋全部融化,海平面將公升高80.2公尺)。

幾億人的大遷移,必須有近百年的準備時間,所以,現在就著手開始調研論證、制定規劃是十分必要的。三峽移民不過120萬,全部完成也用了十餘年,何況幾億人的大遷移。遷移到**?遷移地的住宿、生活問題,經濟恢復與建設問題、生態問題等等,沒有幾十年的時間,怎麼能行?

王教授還呼籲,國家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實施鉅額投資進行高速鐵路、跨海大橋、過江隧道等基本建設,應該適可而止了,可以考慮將這些資金投放到高海拔地區,未雨綢繆地建設一些未來的移民聚居地了。

「易地儲水法」和「反光降溫法」或許可行

那麼人類真的無法避免海平面公升高之禍嗎?王毓秀教授認為,還是有可能的,但要世界各國緊密合作,共同承擔責任。除了各國嚴格遵守「京都議定書」的協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延緩變暖程序爭取時間外,還可以採用「易地儲水法」和「反光降溫法」等措施來應對。「易地儲水法」指的是利用大峽谷,比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東非大裂谷、中國**雅魯藏布大峽谷等處的下游建造大壩儲水,同時廣建水庫,蓄存河水,再利用地下空間注入淡水或海水,將注入海水的淡水總量減少到3億億立方公尺,就可能使得氣候變暖後的海平面不會公升高。「反光降溫法」就是在世界各高原地區設定大面積的反光設施,多反射掉一些陽光,將地球表面溫度降低。當然,這些方法都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並需要全世界各國的通力合作,在科學的控制下統一實施,否則也將很危險。

但最危險的不是這些辦法,而是現在人們對全球變暖的危害性認識不夠,渾然不覺海平面公升高的巨大災禍正悄悄地逼近我們!

氣候變暖將導致腺鼠疫威脅增加   [2006-8-27]

英國科學家警告:若再熱3℃ 30億人無水喝   [2006-8-18]

美研究發現:森林火災與氣候變暖相關   [2006-7-28]

美國前副**戈爾表達:將扭轉全球變暖趨勢作為自己的一項使命   [2006-7-28]  

多樣性變化 聖嬰影響全球氣候已成事實!

聖嬰現象傾向於多樣性變化 持續一年的嚴重變化並不意味著下一次仍然惡劣。科學家認為,從長遠來看,聖嬰現象,或者至少是該現象對天氣和氣候事件的影響,可能會隨著地球持續變暖而變得更加嚴重。依據概念定義,聖嬰現象是一種叫做 聖嬰南部濤動 enso 的重要自然氣候階段,該現象涉及太平洋變暖和變冷模式的轉變,另...

世行報告稱氣候變暖已給發展中國家造成影響

世行報告稱氣候變暖已給發展中國家造成影響 世界銀行在全球環境 第三屆成員國大會上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氣候變暖給全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非洲和一些島嶼國家首當其衝。這份報告說,由於氣候變化帶來的旱災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世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開展的農業扶貧專案中有四分之一面臨...

氣團與氣候

源於熱帶或副熱帶 帶 海洋上的氣團。低層暖濕而不穩定,但中層經常存在乙個下沉逆溫層,阻止了低層對流的發展和水汽向上輸送。逆溫層以上比較乾燥,所以雖然低層暖濕而不穩定,但天氣比較好。當它離開源地並遇有抬公升作用時,逆溫層被破壞,就會出現不穩定的天氣。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均可以受到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