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2021-04-12 15:24:48 字數 3631 閱讀 4761

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我們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

西洋文化在中國已由「微風細雨」演變成「狂風驟雨」,最為直接和集中的體現,莫過於「耶誕節」在中國的悄然興起與日趨流行。在此,我們,十一位來自中國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鄭重呼籲國人慎對「耶誕節」,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每值「耶誕節」來臨,商場、飯店、賓館擺放起「耶誕樹」,懸掛起「慶祝耶誕」橫幅,員工們戴起「小紅帽」;幼兒園孩子們圍繞在「耶誕樹」前載歌載舞,期盼著老師分發「耶誕禮物」;學校裡大紅大綠的「耶誕舞會」、「耶誕聯歡」的海報佔據了搶眼的位置;網路、報刊、電視、電台充斥著各種「耶誕資訊」;數以萬計的「耶誕賀卡」和數以億計的「耶誕簡訊」滿天飛舞;人們相逢互祝以「耶誕快樂」;「平安夜」裡,人們聚眾狂歡,流連忘返。與此相表裡,「耶教」在中國悄然壯大乃至漸趨氾濫。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從鄉村到城市,「耶教教堂」高高聳立;從普通民眾到社會精英,對「耶教」趨之若鶩。凡此種種,皆表明中國正在逐漸演變成乙個「準耶教國家」。

我們主張宗教寬容、尊重信仰自由,我們無意排斥「耶教」。我們對中國的「耶教」問題抱以了解的同情:蓋龐大的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需要精神支撐以重建生活希望,而部分社會精英則欲借「耶教」以「挾洋自重」;蓋中國的信仰危機、倫理失範、道德滑坡、誠信缺失、文化匱乏迫使國人尋找身心安頓之所;蓋「祛魅」的「現代性」帶來的精神支離與價值虛無導致人們重新發現宗教生活的意義;蓋「耶誕節」作為巨大的商機和利潤而為廠家、商家所鼓譟與利用。種種原因使得「耶教」成為部分國人的可能與選擇,使得「耶誕節」成為國人無法躲避的文化景觀。職是之故,我們無意攻訐「耶教」和指責中國耶教徒過「耶誕節」。相反,值此「耶誕節」來臨之際,我們願意祝福那些真誠的和愛國的中國耶教徒愉快地度過屬於自己的節日。

但是,我們注意到,大部分國人在不信仰「耶教」乃至對其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不假思索地使用「**教」、「聖經」、「聖誕節」等只對耶教徒本身而言才具有神聖意味的稱謂,甚至渾然不覺地加入到「耶誕狂歡」行列。尤可痛者,在幼兒園、中小學校,教師為孩子們集體過「耶誕節」、樹「耶誕樹」、發「耶誕禮物」、做「耶誕賀卡」,更是無形中把一種外來文化與異質宗教人為種植在毫無文化鑑別與宗教選擇能力的孩子們的心靈之中。我們認為,這是國人的一種文化集體無意識,即在對「耶教」沒有任何價值認同與宗教歸屬的情況下,就隨「耶教」之波,逐「耶誕」之流,無意中為「耶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氾濫推波助瀾,為中國的「耶教化」營造了文化氛圍,做了「傳教士」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國人在文化上陷入集體無意識,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體性沉淪,亦即經過百餘年來國人對自家歷史文化傳統系統而又激烈地批判和顛覆之後,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已經呈建制性退場和整體性崩潰,導致中國缺少主幹性的價值信仰和文化形態,進而導致中國現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亂化,從而為「西風勁吹」和「諸神亂舞」開啟了方便之門。換而言之,「耶教」在中國氾濫並不是因為其自身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也不是因為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不能為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撐,而是因為中國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體性沉淪,亦即中國缺乏或沒有既自信又自主、既具有一貫性又具有民族性的文化與信仰。我們不擬苛責國人在文化上的集體無意識,但我們呼籲國人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重建中國人的生命世界和意義世界。

歷史和現實還告訴我們,「耶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氾濫,不僅僅是乙個單純的文化問題和宗教問題,同時也是西洋國家「軟力量」在中國的滲透與擴張。這一點,即使西洋國家內部的歐洲國家也提出了抵制「美式耶誕節」的問題,呼籲過具有歐洲特色的「耶誕節」。我們認為,有必要從國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角度深刻反思中國的「耶教」問題,從建設中國「軟主權」、「軟力量」、「軟邊界」的角度重視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積極引導國人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警惕和防範中國的進一步「耶教化」。

如何慎對「耶誕節」?如何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如何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我們不揣愚陋,臚列如下幾條呼籲和建議以供國人參考:

第一,不信奉「耶教」者,效法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和現今港台地區的做法,把只對耶教徒而言才具有神聖意味的「**」、「**教」、「聖經」、「聖誕節」、「聖誕樹」等改稱為不帶感**彩和崇拜意味的「耶酥」、「耶教」、「耶經」、「耶誕節」、「耶誕樹」等;不以任何形式有意無意地過「耶誕節」,不傳送與「耶誕節」有關的簡訊、郵件、賀卡、禮物;不舉行與「耶誕節」有關的聯歡、舞會等活動;不去「耶教教堂」祈禱禮拜,等等。

第二,有關部門應該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法律框架允許的範圍內,重新審視和合理規範目前在商場、飯店、賓館、網路、報刊、電視、電台、學校等部門和行業日漸流行的「耶誕狂潮」。尤其是,我們認為,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內的學生無意識、趕時髦地集體過「耶誕節」,甚至是老師組織孩子們過「耶誕節」,已經違背了宗教不得「防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憲法原則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教育法原則,因而亟需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和嚴加規範。

第三,對「耶誕節」流行起重要推波助瀾作用的廠家和商家,應充分挖掘中國諸多傳統節日所蘊含的巨大商機,積極營造傳統節日文化氛圍,合理創新傳統節日活動形式。同時,不必因西洋有個「耶誕節」,中國就必須以孔子誕辰為中國「聖誕節」與之抗衡,但可以考慮將孔誕作為中國教師節,並盡可能使其變得既有神聖肅穆的節日氛圍又有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這將有可能成為校園內和年輕人有效化解「耶誕節」影響的乙個重要舉措。

第四,反思對宗教問題的傳統認識誤區,從正面意義上理解宗教的價值與功能,承認人的終極性關懷、超越性追求和團體生活、過宗教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內在願望與合理訴求。因此既需要尊重中國的耶教徒等洋教教徒的宗教信仰,更需要合理挖掘佛教、道教等中國本土宗教的作用,尤其是需要充分發揮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佔據主幹地位的儒學的宗教性社會功能,高度重視目前民間社會重建儒教的呼聲與努力,積極推動儒教的重建與復興。

第五,打破「古非今是」和「中劣西優」的文化偏見,改變「以今非古」和「崇洋媚外」的文化心態,對中國文化持以「了解之同情」與「溫情和敬意」的立場,回歸傳統,承續斯文,創新與發展、恢弘與光大中國文化,樹立中國人的自尊心和中國文化的自信心,重建中國人的信仰體系和意義世界。這將是乙個綜合性、長期性、艱巨性的文化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與全方位的積極參與。每個有著擔當意識的中國人,都應自覺肩負起這一神聖的文化使命。

無論如何,問題關鍵在於國人是否能幡然醒悟,是否意識到了自己的文化集體無意識,是否有了走出此種文化集體無意識的自覺和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的決心和勇氣、責任和使命。我們以為,中國人,應該而且必須朝此一方向努力!奮進!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只代表署名者個人而不代表署名者所在學校的觀點。

簽名(依姓氏筆畫排序)

劉聰南京大學

劉冰雪中國政法大學

朱鋒剛復旦大學

張連文清華大學

楊名中國人民大學

陳喬見武漢大學

周鋒利北京大學

孟欣中國科學院

孟志國 南開大學

範碧鴻中山大學

趙瑞奇北京師範大學

注釋一:

本書由中國儒教網

(http://www.zgrj.cn)、孔子二〇〇〇網(http://www.confucius2000.com)、儒學聯合論壇(http://www.yuandao.com)聯合統一發布。

注釋二:本倡導活動由中國儒教網、孔子2000網、儒學聯合論壇發起和組織,並統一負責對外進行答辯。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丙 戌 年 己 亥 月 辛 巳 日

西元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罰金50億美元!谷歌無痕模式集體訴訟仍將繼續

給機器學習演算法與python學習加星標,提公升ai技能 在無痕模式下,google會繼續實時跟蹤,收集和識別使用者的瀏覽資料 作者 田哲,雷鋒網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地方法院法官露西 高 lucy koh 裁定,使用者可以對谷歌的無痕模式追蹤政策提起集體訴訟。該訴訟認為,chrome的私密瀏覽 無痕...

海峽兩岸書畫精品蘭州展出 「文化為媒」促交流

蘭州1月18日電 記者 丁思 水墨畫 油畫 書法作品 盛世中華 海峽兩岸書畫精品惠民展 正在蘭州展出。此次活動共收到來自海峽兩岸書法 美術作品400多幅,從中篩選了200多幅展出,其中台灣地區作品達70多幅。據蘭州文化聯誼會會長黨成德介紹,為慶祝改革開放這不平凡的四十年,海峽兩岸書畫界商議,共同舉辦...

無焦慮,不成長!三大方法讓你走出焦慮!

說到焦慮應該是這段時間,很多人都為之所困的一種情緒狀態。這極大程度上歸因於,從年前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且還不知何時能結束的疫情 在這長達將近乙個月的時間,各種 疫情之下 的文章層出不窮,我們被各樣的資訊 所處的環境等,增添了很多的焦慮。焦慮一直都存在,只不過是受疫情的影響,在這段時間,焦慮被放大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