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

2021-04-13 12:12:54 字數 1477 閱讀 5509

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汕頭以西的雞籠山南面叫蜈蚣嶺的小山丘上,距市區20公里。

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斷自轉外,還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叫做公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轉就形成了四季輪迴。地球公轉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地軸與公轉軌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夾角,因此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乙個地方,有時直射北半球,有時直射南半球。把太陽光直射在最北面的點連成一條假想線,就叫北回歸線。一年之中太陽光的垂直照射點就在北回歸線到南回歸線之間移動。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點左右,有一瞬的時間直射北回歸線,從這一瞬開始,北半球進入夏季。因此我們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

北回歸線是看不見的一條假想線,建立了標誌塔,就使得人們能夠直觀地看到北回歸線的客觀實體,感覺到這條緯線的存在。它對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氣候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國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台灣的嘉義、花蓮,廣東的汕頭、從化、封開和雲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標誌塔。到目前為止,我國是世界上建立北回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

北回歸線經過地球上16個國家和地區,多屬沙漠和草原地帶,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爾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現所謂「回歸沙漠帶」,唯有經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四省的地區,卻是另一番景象。這一帶林木繁茂,鬱鬱蔥蔥,雨量充沛,物產豐富,人們稱之為「神奇的回歸綠帶」。

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建成於2023年6月。塔的基座為花崗石砌成的**圓形平台,平台上的主體建築是用漢白玉石鋪面的」北」字變形為支架的鋼筋混凝土支柱,支柱上托著乙個直徑五公尺的地球儀,地球儀的中軸自上而下有一根直徑為45厘公尺,長5公尺的不鏽鋼鋼管。每年農曆夏至日正午,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塔時,日影穿過此管,就投射於觀賞臺中心設定的黑色花崗石圓心上。

在觀賞臺的東西方向上,鋪設一條黑色的石板帶,標誌此線就是北回歸線,兩邊種植溫、熱兩帶植物。當我們兩腳跨踏此石板帶時,就置身於北溫帶與熱帶之間,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轉動,有一身跨越兩帶的神秘感。 「北標窺日」,就是「夏至」觀日的真實寫照。每年夏至(6月22日正午),觀日者十分踴躍,都爭相競睹這一年一度的「立竿不見影」的奇觀,親身感受這春夏交替的時刻。

北回歸線標誌塔周圍種植了很多樹木花草,鋪設了登山道路,在山巔還建起了「夸父亭」和「鄧林亭」(取《山海經》神話命名),路旁石壁上刻了很多登山旅遊者的詩詞。登上鄧林亭可以西望牛田洋寬闊的水面,東看古火山雞籠山。

「夸父亭」和「鄧林亭」取名與太陽有關,古籍《山海經》有一則動人神話傳說:夸父就是大男子漢的意思。古時乾旱,他要征服太陽,追趕太陽,滿身淌汗,熱渴難忍,飲盡黃河渭水還不止渴,要去飲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夸父丟棄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鄧林。鄧林就是桃林。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地處我們這個海濱城市,造「夸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經》中的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