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道法自然 物件導向實踐指南》第二章

2021-04-17 06:09:05 字數 1272 閱讀 7268

第二章的用例分析,仍是屬於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用例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系統應該提供哪

些功能,具備什麼樣的特性、並用大家都能了解的方法用圖和文字表示出來。把用例分析獨

立出來,足見用例分析是需求分析階段的重要內容。

開篇和前一章一樣,小a又做了反面典型,其目的在於引出對用例模型重要性的說明。在進

行解釋之前,使用一種語義清晰、易於理解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程式設計領域的uml,

就是這樣一種很適合用來對用例圖示化的語言。

用例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到用例模型,用例模型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它有以下幾個

優點:第一,無障礙的在程式之間溝通,可以清楚的知道軟體應提供的功能。

第二,有利於在迭代開發周期內選擇需要完成的功能。

第三,可以驅動需求分析完成後的架構分析和設計的工作。

知道了什麼是用例模型,明確了它的重要性,接著便是需要知道怎樣得到用例模型。書中給

出的步驟是:

1. 確定系統邊界

2. 確定參與者

3. 找出所有用例(用例圖)

4. 確定用例級別

5. 新增必要的文字說明

6. 畫出順序圖

系統邊界該怎樣確定?答案是你該靈活的選取,以能較好獲取使用者目標級用例為好。邊界確

定後,就可以找出與邊界有互動的參與者(使用者和子系統)。這一點和第一章找專案干係人有

類似之處。畫一張系統結構圖,對找出系統不同的邊界非常有幫助。邊界確定後,參與者會

怎樣操作我們的系統呢?用例分析就是要尋找這問題的答案,用例分析也有一定的準則:

1. 乙個用例只描述乙個的任務

2. 任務指使用者乙個完整的意圖,含一系列連貫的步驟

3. 反饋有意義的結果(如成功失敗等)

用例可分為高層用例、使用者目標級、子功能用例三種,高層用例主要是用於與使用者溝通,尋

找的辦法是不停的擴大系統邊界,直到再擴大時用例的參與者就會被包括在系統中的臨界點

為止。使用者目標級用例,海平面,對於使用者而言,執行這些用例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某個特

定的目標。一旦實現了這些目標,使用者就可以滿意的離開了。子功能級用例通常只對應於目

標級用例的乙個執行步驟,因此,這些用例可能會對應於不同的系統邊界,有可能是整個系統,

也有可能是某乙個子系統。

文字說明也是可以新增的,順序圖除了能夠描述流程外,圖示的方法也便於找出其它的資訊

,例如訊息的分類等。

另一人的讀後感:

道法自然 物件導向實踐指南

道法自然 物件導向實踐指南 書 名 道法自然 物件導向實踐指南 作 者 王詠武 王詠剛 出版者 電子工業出版社 書 號 isbn 7 121 00226 4 版 次 2004年十月第一版 本書是一本試圖用實戰案例闡釋物件導向技術體系的指南。本書共分19章,以實際的開發案例 fishgui 物件導向的...

物件導向讀書筆記

靜態類和非靜態類 靜態類 靜態屬性等 是類所有的,非靜態類為類的例項所有的。靜態類是類的所有例項所共享的,無論此類建立了多少例項,靜態類在記憶體中都只開闢了一塊儲存空間。const常量也可以看成這種型別 public class myclass 呼叫時可以直接myclass.kiss my clas...

讀書筆記 物件導向

看了譚云傑老師的 thinking in uml 一書,前面講解了物件導向的內容,特此編寫一下讀書筆記。封裝 繼承 多型 構造乙個更大更複雜的系統 復用 可拓展性增強 利於分工協作 更能專注某個功能點研究,需要考慮的資訊量大大減少。現實世界如何對映到乙個物件世界?物件世界如何描述現實世界?如何驗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