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講台,讓學生成為中心

2021-05-22 21:22:09 字數 1494 閱讀 3846

素質教育下的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實現從以教為中心轉變經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具有創新思維方式、有創新學習、有創新能力的新人。教師的角色不再是中心,而只是乙個組織者、促進者、輔助者、支持者,是乙個協調的人,學生才是真正的中心。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是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學習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我們必須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學生中去,成為乙個輔助角色,從而才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英語是一門語言,一門交際性的語言,英語教學中,走下講台,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實踐的主體更顯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學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我們像過去一樣僵在講台,生硬地灌給學生,那已經顯得多麼的不實用,我們應放下架子、走下講台,通過導演各種活動,讓他們在演繹活動中自己去學,去體會,讓他們邊學邊用,在用中得到提高。

走下講台,讓學生成為中心,需要的是勇氣和策略。勇氣就是敢於放棄舊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向新的教育理念轉變。過去,課堂上就是教師乙個人站在前面喋喋不休地講,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奄奄一息地聽,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是經教定學,讓學生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學習的主支性漸漸喪失,顯然,這對於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是非常不得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注入新的教育理念,這就是新課程標準中學生主體、教師導演性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師生關係的交往帶有了朋友對話的特點——是雙向和互動作用而不僅僅是單向的資訊傳遞,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乙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去聽小學的英語課堂教學時常發現這麼乙個特點,由於沒有考試壓力,教師的教法很靈活,說、學、玩、寫、唱、畫,整個課堂其樂融融,聽到的是歡聲笑語,是學生踴躍地說、唱以及各種活動。教師沒有固定的講台,學生也沒有完全固定的座位,教師來到學生身邊,學生與教師進行零距離的交流。但是,中學就不同,一到中學,給人一種烏雲密布的感覺,老師的臉色和眼神很嚴峻,學生的眼神很緊張,考試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指揮著他們。

如何去改變這些呢?這就需要我們講究一些策略。北京師範大學胡春洞教授就此就作了一篇題為《漫談英語教學的規律》的報告,他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型,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並通過教師的智慧型發揮學生的智慧型,通過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往給學生灌輸結論性知識的方式,通過新的、科學的、靈活的教法,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使學習的知識系統化、網路化,把知識加以滲透,延伸,不斷創新。縱觀初中階段的所有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生活素材,如商場購物、生病看病、**邀請、指路問題問路、學校生活及文藝體育等,因此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學生活動的一大場所,教師應融入學生之中,大膽放手課堂。教師走下講台,把更多的實踐和創新空間留給學生,多給他們自由開口說話的機會,不能在有意無意中禁錮他們交流的權利,扼殺他們顯現出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火花。教師的作用更多地表現在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服務;建立乙個接納的、支援的、寬容的課堂氣氛。

總之,課改的成功更多地需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希望我們更多的教師走下講台,把主動權留給學生,想念學生,關愛每乙個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輕鬆、平等、自由的課堂氣氛中完成英語教學。

讓NAS走下神壇

前一陣子,家裡機器硬碟終於滿了,逼於無奈要擴容,乙個家庭私有雲儲存的想法開始萌發 乙個私有的資料中心,資料可共享iphone,ipad,家裡其他電腦 筆記本,甚至電視.同時也給讓外網有選擇性地訪問。在網上搜尋相關概念,發現nas正是我所要的。了解nas前,先了解下網路儲存技術,現在的網路儲存技術大概...

讓架構設計走下神壇

分享下一些架構設計方面的經驗 1.什麼是架構?蓋乙個小樓,其架構簡單的說是計算梁和柱子的長度,面積,體積,力度,最大荷載和數量等,那麼程式的架構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介面,類,各種資料型別,演算法之間的倉庫呢?以這個概念為引子,下面詳細的說明程式的架構是怎麼做起來的.2.設計架構之前,架構師一定是要先了...

學生成績排序

n.txt檔案內存放著學生的資訊 資訊包括姓名和分數 如 張三 90 李四 78 陳五 82 姓名和分數之間用空格隔開 分數和姓名之間換行 要求寫乙個程式 把這些資料根據分數從小到大進行排序 如 李四 78 陳五 82 張三 90 排序結果依然放入這個檔案中。大家看下如何寫,這裡的行數是隨機的。我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