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ch協議學習(4) Leach協議改進

2021-05-24 01:04:03 字數 1834 閱讀 8895

轉】leach協議學習(4)——leach協議改進 收藏

leach協議之後,很多人進一步提出了改進的leach協議,如sep協議,選擇leach協議來學習ns2主要是考慮到leach協議的經典和有趣, 同時也認為是ns2學習的乙個很好很有用的開頭,不過,leach協議並不是那麼容易參透,還有很多迷茫的地方,繼續摸索中。。。

leach演算法中節點以簇的形式來組織自己,每個簇由簇首來管理,當簇首接收到簇內成員發來的資料後,進行一些資料融合,然後再傳送給遠端基站。所以作為簇首的節點,需要很大的能量,如果簇頭是事先固定的,那麼簇頭的能量將會很快耗盡,那麼屬於該簇的節點將不能繼續通訊,所以leach演算法採用輪換簇首的方案來使通訊中的節點輪流來作為簇首,這樣就可以避免固定簇首所帶來的一些缺點。這就涉及到乙個簇首選舉方法,在leach中演算法的實現是分層乙個個輪次的,每個輪次又分簇形成階段和簇穩定階段,為了減少分簇帶來的額外能量消耗,所以簇穩定階段的時間要遠遠大於簇形成的時間。在簇形成階段,演算法採用隨機分布的演算法來決定每輪的簇首,而不需要任何**的控制。選舉過程如下:每個感測器節點先生成0-1之間的隨機數,如果生成的隨機數小於某一閾值,那麼這個節點就當選為簇首。閾值的大小是由下面的公式來決定:

(1)其中n為整個網路中所有節點的個數,k為網路中簇首的個數,r是選舉的輪數,n/k為每大輪中要進行的小輪輪數,ci(t)是乙個標誌位,在每乙個大輪中,如果在每個小輪中,某感測器節點當選為簇首時,ci(t)就置為0,這樣在每個大輪中已經當選過簇首的節點不能再當選為簇首,這對網路中能量的均衡有一定的作用,在每個大輪結束後,所有節點的標誌位都將置為1,又開始新的一輪的迴圈。當節點被選為簇首後,就向外廣播資訊,其它節點根據收到的廣播資訊的能量的大小決定加入哪個簇,並向簇首傳送要求加入該簇的請求,簇首收到請求資訊後,將節點設定為簇內成員,並為它分配乙個tdma的時隙,再將該時隙表傳送給簇內所有成員,進行時間的同步。在簇及其成員形成後,就進入了資料傳輸階段,各個節點按照簇首分配的時隙給簇首傳送資料,簇首將收到的資訊進行融合,然後將資訊傳遞給基站。

在分析leach協議之前,我們作如下的假設:

l   基站是固定的而且遠離感測器節點

l    網路中的感測器節點都是同型感測器節點而且能量受限的

l   每個節點都有能力和基站通訊

l   節點沒有位置資訊

l   對稱二進位制通道

l    簇首可以進行資料融合

由於是對稱二進位制通道,由i節點傳送1bit資料到j節點和由j節點傳送1bit資料到i節點所消耗的能量是一樣的,假設簇首從它的n個簇成員收到 nk bits的資訊,則經過資料融合向基站傳送 cnk bits的資料,其中c稱為壓縮因子。利用文獻【energy-effici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s】提出的模型,可求得節點的能量消耗。

和平面路由演算法相比,leach演算法可以延長大約30%的 網路生存時間,在這裡網路生存時間定義為網路中第乙個節點死亡的時間。但是從上面簇首選舉方案可以看出,簇首的選舉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在位置和數量上呈現 不穩定的現象,當簇首太少時失去分層的意義,當簇首太多時,由於簇首要與遠端基站直接通訊,發射功率比較大,從而導致網路能量的過大消耗,由於簇首位置的 不平衡性,每個簇所負擔的節點不同,這樣會加重個別節點的負擔,導致網路能量的不均衡性,從而影響整個網路的生存時間。

Leach協議效能分析 2

1.複製leach test為leach c test,修改裡面的資料夾和輸出檔名。並且手動建立相應的資料夾。很多教程說只修改檔名,沒提到修改資料夾,如果同時執行兩個協議會覆蓋一部分實驗結果的,而且是並行的就更難分解出是哪個協議的實驗資料了。所以還是分開較好。2.新增到test檔案最後,後台執行的,...

ns2 34移植leach協議

執行出現的警告 1.warning please use channel as shown in tcl ex wireless mitf.tcl 因為高版本的ns2支援多通道配置,因此無線節點設定通道要更改以前的方式,參照檔案wireless mitf.tcl進行設定。或者將節點配置的channe...

LEACH演算法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議

leach演算法 是一種無線感測器 網路路由協議,於wendi rabiner heinzelman,anantha chandrakasan,和hari balakrishnan三人在2000年proceedings of the 3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