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常犯的七大錯誤

2021-06-06 20:57:02 字數 3130 閱讀 2380

過去一年,產品經理無疑是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最火爆的職位之一。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掛著這個頭銜的人翻了一倍,一些原本做營銷策劃、運營的人也自稱產品經理。更甚的是,不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希望畢業之後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儘管很多人對於這一職位的工作職責、能力要求知之甚少。除了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公升溫、成熟帶來的工作細分之外,也有一些是資訊不對稱造成的。在他們看來,產品經理不需要自己動手寫**、做設計,只需要寫寫文件、在一邊指手劃腳即可,而且頭銜裡有「經理」兩字,印在名片上倍兒有面子。

實際上,真正的產品經理並不是乙個低門檻的職位。它要求的是能夠對一款產品真正負責的人,不僅包括前期的需求調研和分析,中期的產品策劃和設計,還有後期的資料分析和產品運營及迭代。從工作內容的廣度來看,產品經理對能力的要求比研發工程師和設計師都要高得多。在目前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裡,這樣乙個對公司的產品決策和管理有重要影響的角色,其實際扮演的工作角色更接近於產品設計師,即偏重原型設計、互動設計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假象。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不僅工作範圍廣,職位特點決定了其知識面也要廣。有些網際網路公司,在招聘產品經理時,除了要求基本的表達和寫作能力之外,還重點考察應聘者在設計、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和市場營銷等各方面的能力。

「做產品」是乙個既感性又理性的過程,縱有很多前輩同行的經驗傳承和指導,也不乏各種面向產品經理的會議和培訓,但落到實處總難免犯一些錯誤。有些是經驗不足所致,而另一些則是產品經理對於「人性」的理解不足。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做了近三年的網際網路產品,的確犯過一些錯誤,有大有小,道理相通,總結記錄讓人成長。

沒想清楚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網際網路產品裡就開始流行一種「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說法。這個說法誤導了很多人,好像只要有乙個想法就應該立即動手,邊做邊改。實則不然,絕大多數失敗的產品,問題就出在沒有想清楚,比如不確定使用者的需求程度,或者做到一半需要架構或需求變更,推翻重來。為了快而使得需求只做了一半,這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沒兩樣。

網際網路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重複造輪子沒意義。移動私密社交應用path 2.0

上線之後,國內出現了一窩蜂的抄襲,其實不乏

1:1的照搬。我覺得絕大部分

copycat

ui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

產品經理的基本出發點應該是「把事情做對」,而不是「趕出來」。這就要求前期多花一些時間在需求調研上,想清楚再動手,這也防止了後期頻繁的需求變更。在《啟示錄:打造使用者喜愛的產品》這本書裡,作者marty cagan

特別強調了充分的需求調研的重要性。

想做更多

以微博產品為例,微博解決了使用者「我當前在幹什麼」這個碎片化的表達需求。而從小語文老師就教育我們,乙個故事的三要素,應該是「人物、時間和地點」。2023年第3

季度,我們想在微博裡也同時解決使用者「我在**」的需求,即發表微博時附帶上位置資訊,並希望以此構成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做加法是容易的,而能夠控制慾望「不做什麼」更困難,也更重要,產品經理需要有做減法的魄力和決心。當遇到「可加可不加」的功能時,回到原點重新思考,如果不加這個功能會有什麼損失?這個事情是否在產品的長遠路線上?

忽視可用性測試

作為工作的基本門檻,絕大部分產品經理都是產品的「超級使用者」。但產品經理並不能以個體代表所有「使用者」說話,在很多情況下,產品的目標使用者群、使用者場景和需求都是多樣且複雜的。

因此,盡量早地開始做可用性測試很有必要,使用者一定會積極響應。不要因為沒有眼動儀就不做使用者觀察,也不要因為沒有使用者研究人員就不做用研分析。作為產品經理,少一分矯情,多一分實幹,簡單繪製原型草圖,並直接找幾個身邊的朋友就能開工。事實上,在**可用性測試中,一般針對5

個人就能發現

85%的可用性問題。尤其是在產品定位、產品架構等層面,多與目標使用者聊天溝通會有意外的收穫。

忽略創新的風險和成本

當然我並不是說產品經理不應該去嘗試創新, 而是要看清楚這個「創新」在整個產品裡處於哪個層級,它對資源、團隊能力的要求如何。如果是對產品進行重新定位,服務於另乙個使用者群或者解決不一樣場景下的問題,這樣的「創新」往往具備更大的威力。

細節決定成敗

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絕大部分產品都有大量的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在產品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快速上線最簡單、最基礎的產品版本,並保持迭代小跑比什麼都重要。此時不要相信「細節決定成敗」,而要相信「戰略決定命運」。產品經理不能過度思考和追求完美,要把注意力放在可能會發生的積極事件上,而不要過分關注不太可能會發生的負面事件上。

在微博專案裡,早期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互動效果上,比如切換頁面要最炫的ajax

、新舊微博內容之間的分割線反覆雕花、展示微博發布時間的文案反覆修改等,而沒有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使用者溝通訪談、需求分析與產品討論上。事後看資料才發現,這些我認為會影響到「使用者體驗」的細節,只有極少數使用者會注意到,這是一種浪費資源和精力的行為。

誤讀資料

資料是對產品執行狀況的客觀反映,它為找出並優化問題提供了一扇視窗。對於任何一款上線幾個月的產品來說,產品經理都可以找到大把資料利用。而在「如何看資料」這件事上,產品經理很容易根據自己的預設來挑選資料,這樣導致了所看資料片面和失真的情況,不能真實反應出產品全貌。

2023年,亞馬遜

ceo jeff bezos

在致股東信裡提到,資料是基於過去的遞迴呈現,不能為未來的創新帶來直接價值。但不可忽視的是,通過詳實的資料分析,產品經理可以發現一些新的需求點。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產品設計前期,產品本身的資料有限甚至為空時,產品經理也可以充分利用搜尋引擎、其他資料平台獲取到想要的外部資料。大可不必因為「沒有資料」而停止往下走。唯一的問題是,想要從那些資料中得到什麼?

照搬經驗

很多產品經理在親歷一兩款產品設計之後,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下次遇到類似的功能時,會習慣性地照搬經驗。但每一款產品的使用者需求、使用場景都在時刻變化,即使是自己總結的經驗,換乙個專案也不能直接使用。依然要經過縝密分析,將事情放在整個產品盤子上,抽身出來客**之。

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將工作中的經歷總結提煉成屬於自己的方**,並不斷完善飽和。通過與其他人的交流、自己的堅持記錄和總結,都可以不斷鞏固自己的方**。

以上所寫並非全部,回過頭來看,有一些即使從頭來做也未必能完全做對做好。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產品經理這個既理性又感性的工作角色,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完全杜絕錯誤並不可能。某種意義上,產品經理唯有積累方**,規避重複犯錯,將事情放在大環境裡進行反覆斟酌和思考,才能做出盡量接近正確的決定。

作者黃海均,網路常用id oxygen,作為產品經理正在為豆瓣添磚加瓦。曾在網易、知乎擔任產品經理。

《程式設計師》2023年雜誌訂閱送好禮活動火熱進行中

產品經理常犯的七大錯誤

文 黃海均 過去一年,產品經理無疑是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最火爆的職位之一。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掛著這個頭銜的人翻了一倍,一些原本做營銷策劃 運營的人也自稱產品經理。更甚的是,不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希望畢業之後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儘管很多人對於這一職位的工作職責 能力要求知之甚少。除了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公...

產品經理常犯的七大錯誤

過去一年,產品經理無疑是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最火爆的職位之一。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掛著這個頭銜的人翻了一倍,一些原本做營銷策劃 運營的人也自稱產品經理。更甚的是,不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希望畢業之後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儘管很多人對於這一職位的工作職責 能力要求知之甚少。除了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公升溫 成熟帶...

產品經理常犯的七大錯誤

文 黃海均 過去一年,產品經理無疑是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最火爆的職位之一。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掛著這個頭銜的人翻了一倍,一些原本做營銷策劃 運營的人也自稱產品經理。更甚的是,不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希望畢業之後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儘管很多人對於這一職位的工作職責 能力要求知之甚少。除了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