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 3磁碟分割槽

2021-06-16 07:04:23 字數 1123 閱讀 1550

linux一切皆為檔案的傳統,使得對磁碟的管理更加透明和簡單.在/dev資料夾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堆檔案,它們分別代表著linux可以使用的各種硬體介面

以前我一直有乙個誤區,以為/dev下的東西就是我可以訪問的,現在我才明白,原來/dev下其實僅僅是linux提供給實際物理硬體訪問的乙個介面,比如我們插入了乙個硬碟,那麼他很有可能接在/dev/sda*的某個檔案下,既現在的/dev/sda*就代表了這個硬碟,但是現在我們還不能使用,因為此處僅僅代表了乙個介面而已,也就是說我們不用知道該硬碟的具體位置,通過/dev/sda*就可以直接點名我們操作的硬碟,當我們呢mount時,我們直接mount的就是/dev/sda*,把它mount到乙個目錄下,我們才將該硬碟連線到整個電腦中以供使用

也就是說,/dev下的檔案,代表的是真正的硬體,以便我們後來使用..當然,這可能也帶來乙個侷限,比如/dev下只有5個sda,那麼我們實際可以使用的sde硬碟也就不能超過5個,甚至,如果我們分割槽的話,坑乙個盤我們就直接分了5個主分割槽,就滿了

當然,我們回顧一下磁碟的劃分

磁碟的最初塊應該是mbr,後面的塊就可以進行分割槽了,有兩種分割槽形式,主分割槽和延伸分割槽,主分割槽直接在磁碟中進行劃分,並按順序佔據/dev下對應磁碟檔案,延伸分割槽則不然,延伸分割槽只能有乙個,在這個延伸分割槽中,我們可以繼續劃分,這個劃分就沒有數量限制了(只受限於磁碟檔案數目),而在延伸分割槽中劃分得來的,就是傳說中的邏輯分割槽,也就是說,這部分內容並不是磁碟本身記錄的,而是在延伸分割槽進行控制的

如圖,邏輯分割槽是在延伸分割槽中劃分的.而且一旦劃分了延伸分割槽,那麼剩下的主分割槽記錄檔案就不能使用了(邏輯分割槽必須使用後面的檔名稱)

在linux下是沒有c/d盤之說的,整個linux構成了乙個以"/"為起始的目錄樹,我們的分割槽也好,或者直接是真實的物理硬碟也好,其對應的/dev檔案,需要掛載(mount)到目錄樹上才能進行訪問.這樣做的理由是隔絕了乙個分割槽或者一塊磁碟的損壞導致整個檔案系統的崩潰

以archlinux為例,它的預設分割槽有四個,分別是"/boot","/","swap","/var","home",也就是說,這四個目錄下處於不同的分割槽,因此如果我們搞破壞弄壞了/home的話,並不影響其他目錄樹,我們僅僅可能是無法進入/home,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root進入,並對其修復.這就是分割槽的意義

如果我們要檢視系統分割槽及掛載點,可以利用lsblk來顯示

磁碟分割槽交換分割槽

磁碟分割槽 首先給虛擬機器增加乙個新的硬碟sdb fdisk dev sdb n 新建 p1 回車 2g 給新分的磁碟增加2g容量 w 儲存退出 格式化新建的sdb1磁碟 mkfs.xfs dev sdb1 掛載新增加的磁碟sdb1 mount dev sdb1 media cdrom media ...

主機規劃與磁碟分割槽 磁碟分割槽 MBR

主流的磁碟介面為sata介面。sata usb scsi等磁碟介面都是使用scsi模組來驅動的,因此這些介面的磁碟裝置檔名都是 dev sd a p 的格式。順序需要根據linux核心檢測到磁碟的順序來決定。比如pc上面有兩個sata磁碟以及乙個usb磁碟,而主機板上面有6個sata的插槽。這兩個s...

windows磁碟分割槽及刪除 擴充套件磁碟分割槽

1 開啟磁碟管理面板 1.在開始選單 搜尋框 搜尋 磁碟 或者硬碟 點選控制面板下的選項 建立並格式化硬碟分割槽 2.開啟控制面板 搜尋 磁碟 或者硬碟 點選 管理工具下的選項 建立並格式化硬碟分割槽 3.選中計算機圖示 右鍵 管理 雙擊 儲存下的選項 磁碟管理 2 磁碟分割槽步驟 1 選中要分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