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of進行結構體大小的判斷

2021-06-16 17:26:17 字數 1225 閱讀 5400

1.

2. 位元組對齊原則

結構體預設的位元組對齊一般滿足三個準則:

1) 結構體變數的首位址能夠被其最寬基本型別成員的大小所整除;2) 結構體每個成員相對於結構體首位址的偏移量(offset)都是成員大小的整數倍,如有需要編譯器會在成員之間加上填充位元組(internal adding);3) 結構體的總大小為結構體最寬基本型別成員大小的整數倍,如有需要編譯器會在最末乙個成員之後加上填充位元組(trailing padding)。

通過這三個原則,就不難理解下面兩個struct的差異了.

結構體(struct)的sizeof值,並不是簡單的將其中各元素所佔位元組相加,而是要考慮到儲存空間的位元組對齊問題。先看下面定義的兩個結構體.structs1;structs2;

分別用程式測試得出sizeof(s1)=6 , sizeof(s2)=4

可見,雖然兩個結構體所含的元素相同,但因為其中存放的元素型別順序不一樣,所佔位元組也出現差異。這就是位元組對齊原因。通過位元組對齊,有助於加快計算機的取數速度,否則就得多花指令週期。

對於struct s1, 為了使short變數滿足位元組對其準則(2), 即其儲存位置相對於結構體首位址的offset是自身大小(short佔2個位元組)的整數倍,必須在位元組a後面填充乙個位元組以對齊;再由準則(3),為了滿足結構體總大小為short大小的整數倍,必須再在c後面填充乙個位元組。

對於struct s2, 卻不必如上所述的填充位元組,因為其直接順序儲存已經滿足了對齊準則。

如果將上面兩個結構體中的short都改為int(佔4個位元組), 那麼會怎麼樣呢? 程式得出sizeof(s1)=12, sizeof(s2)=8 利用上面的準則,也不難計算得出這樣的結果。s1中在a後面填充3個位元組、在c後面填充3個位元組,這樣一共12個位元組;s2中在a、b順序儲存之後填充兩個位元組用以對其,這樣一共就8個位元組。

當然,在某些時候也可以設定位元組對齊方式。這就需要使用 #pragma pack 。#pragma pack(push) //壓棧儲存#pragma pack(1)// 設定1位元組對齊structs1;#pragma pack(pop) // 恢復先前設定

如上所示,將對其方式設為1位元組對齊,那麼s1就不填充位元組,sizeof為各元素所佔位元組之和即4。這一點在從外部2進製檔案中讀入struct大小的資料到struct中,是很有用的.

此外,對於空結構體(即內部沒有任何元素),在unix平台gcc4.1下的sizeof 為0,而在windows平台vc6下得出的sizeof卻為1!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sizeof進行結構體大小的判斷

typedef struct a t typedef struct b t typedef struct c t void main void foo4 char a4 也許當你試圖回答c4的值時已經意識到c3答錯了,是的,c3 3。這裡函式引數a3已不再是 陣列型別,而是蛻變成指標,相當於char...

sizeof進行結構體大小的判斷

typedef struct a t typedef struct b t typedef struct c t void main s1的最寬簡單成員的型別為int,s3在考慮最寬簡單型別成員時是將s1 打散 看的,所以 s3的最寬簡單型別為int,這樣,通過s3定義的變數,其儲存空間首位址需要被...

結構體大小sizeof的理解

在32位編譯環境中 sizeof的用法 sizeof char 1 sizeof int 4 sizeof unsigned int 4 sizeof long int 4 sizeof short int 2 sizeof float 4 sizeof double 8 2.指標變數的siz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