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的基礎理論

2021-06-21 16:22:07 字數 1579 閱讀 1247

一、測試的目的

發現軟體中的缺陷和錯誤,並加以糾正。

二、測試的一般流程

粗略版:

明確測試物件,了解測試物件——>根據需求文件編寫測試計畫——>設計測試用例——>搭建測試環境——>執行測試用例——>編寫測試報告

詳細版:

(1)編寫測試計畫

成果:專案進度計畫、需求說明書

(2)編寫測試用例

成果: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

(3)執行測試

單元測試+測試報告

整合測試+測試報告

系統測試+測試報告

(4)驗收測試

(5)回歸測試

(6)專案發布

三、測試的方法

(1)根據實際中是否執行**來劃分:靜態測試、動態測試 

靜態測試:由手工檢查和靜態分析組成,測試物件不是以測試資料來執行的,而是通過乙個人或多個人一起審查文件來達到發現專案計畫中的缺陷和偏差的目的。主要方法是評審。

動態測試:在計算機上執行被測物件。以下所劃分的測試方法均為動態測試。

(2)根據對軟體內部、具體實現的關心程度來劃分(高——>低):白盒測試、灰盒測試、黑盒測試。

白盒測試:根據程式內部邏輯結構和有關資訊設計測試用例,檢查程式中的所有邏輯路徑是否按預定要求執行。主要的測試方法有:邏輯覆蓋測試(語句覆蓋、路徑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基本路徑測試、資料流測試、迴圈測試。

灰盒測試:介於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之間的測試,既關注輸出對於輸入的正確性又關注內部結構。灰度是由於軟體整體特性資訊和內部具體資訊所佔比例來決定,主要用於整合測試。

黑盒測試:根據軟體的需求文件,檢查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需求。主要測試方法: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因果圖方法、錯誤猜測、比較測試。

(3)在軟體生命週期中的測試:元件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α測試、β測試)、回歸測試。

元件測試:被測物件可以是模組、單元、函式、程式等,主要關注內部邏輯,需要編寫測試驅動程式。

整合測試:被測物件是由幾個模組組成的子系統,主要關注模組與模組之間的介面以及模組互動的缺陷。整合策略包括自頂向下整合(需要編寫樁程式)、自底向上整合(需要編寫測試驅動器)、隨意整合(樁和測試驅動器都需要)、中樞整合。

系統測試:被測物件是整個系統,主要關注軟體是否實現需求文件所要求的功能要求和非功能要求。

驗收測試:被測物件是整個系統,主要關注軟體的功能和效能(相容性、可移植性、課維護性等等)是否符合客戶要求。

回歸測試:軟體版本公升級或修改後,再執行原有的測試用例以確認沒有引進新的錯誤。

(4)測試型別劃分:功能測試、非功能測試(負載測試、效能測試、壓力測試、容量測試、安全性測試、穩定性測試、健壯性測試、相容性和資料轉換測試、可用性測試、系統不同配置測試)。

四、測試的七大原理

(1)測試可以證明缺陷存在,但不可以證明缺陷不存在

(2)窮盡測試是不可能的

(3)測試應當盡早進行

(4)缺陷集群性(即缺陷會集中出現在乙個地方)

(5)殺蟲劑悖論(多次重複相同的測試用例會減少有效性,需要及時更新測試用例)

(6)測試依賴於測試內容(即不同的系統環境有不同的測試方法)

(7)沒有失效就是有用系統是一種謬論

軟體測試基礎理論

軟體產品的質量 指的是實體特性的綜合,表示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要求的能力。軟體測試的目的 1 驗證軟體是否滿足軟體開發合同或者專案開發計畫,系統 子系統設計文件,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等規定的軟體質量要求。2 通過測試,發現軟體缺陷3 為軟體產品質量的測量和評價提供依據。軟體測試的四個過程 1 測試策劃 主...

軟體測試基礎理論

軟體質量 軟體產品的特性可以滿足使用者功能 效能需求的能力。軟體產品質量的六大特性 功能性 可靠性 可使用性 效率 可維護性 可移植性 測試計畫包括 a.概述 b.測試範圍 c.測試策略d.資源安排 e.進度安排 f.發布標準 g.測試交付件 測試用例 用例編號 用例名稱 所屬功能模組 前置條件 測...

軟體測試基礎(理論)

軟體測試大致工作內容 評審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制定測試計畫和方案 編寫 評審測試用例 搭建測試環境,準備測試資料 執行測試,發現缺陷,提交缺陷報告,並回歸測試缺陷 分析測試結果,編寫測試報告,度量軟體的質量 軟體測試是什麼 軟體測試的定義 測試的目標 軟體危機 軟體危機的表現 貴 文件不完整 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