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硬體創業調查 去北京 還是去深圳?

2021-06-22 00:38:38 字數 3213 閱讀 4869

5月10日晚上10點,錢崇軍還在跟同事對發言稿,核對發給**的資料,以確保明天發布會萬無一失,而他手中的ppt已經從兩個月前就開始製作了。錢崇軍是手機應用墨跡天氣的公關經理,他要為公司第一款智慧型硬體產品發布做好充足的準備。

發布會的地點選在北京798藝術園區,這裡被認為是充滿文藝氣息,也是眾多廠商最愛選擇的發布會地點。智慧型硬體映趣就在這裡發布了第一款產品,而已經不再為發燒而生的小公尺也曾在這裡舉辦第一場發布會。

發布會的現場被認真設計了一番,從入口到會場,道路被設計成了時光隧道,公司的發展歷程被印在兩邊的牆上。現在空曠的會場,第二天將坐滿了**和嘉賓。

與此同時,在深圳,研發智慧型配飾的新我ceo高磊正在回味白天的集訓。他正在參加了乙個質量跟交期管理實戰訓練營,因為工作重心已經從生產轉向市場和渠道,他希望通過這個課程能夠彌補他知識上的欠缺。

高磊的公司已經運作快兩年了,期間經歷了一些坎坷,作為ceo,他希望能對之前的發展做完整的覆盤,並且希望開始學習如何運作一家公司,因為他的團隊之前只是四個正式員工加四個兼職。

他的產品目前雖然已經開始小規模出貨,但高磊仍然在擔憂。就在前幾天,他將之前在國內展示頗受歡迎的智慧型手環產品打包,託朋友將這些產品帶到美國的創客活動上,希望藉此來驗證它的產品能夠銷往海外。

他們乙個在北京,乙個在深圳,代表了中國兩個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型硬體產業聚集地。

北京:發展難以擺脫深圳

在他看來,智慧型硬體創業和軟體很像:深圳的創業者基本上不會講故事,但更偏技術,不依靠融資,自身可以造血,有外貿渠道商關係,**商對接;北京的創業者整體更偏向於設計好融資結構,以便及早拿到錢,很多專案本身經驗不在硬體,生存依賴融資。

不過,越來越多的北京智慧型硬體創業者,選擇在深圳建立自己的硬體團隊或者分公司,以便更好地掌控硬體生產的過程,增強硬體的研發能力。智慧型**測試硬體微蜜kiss就剛剛把研發團隊搬到深圳,他們與李曉亮的麥開做了鄰居。

錢程表示,這是因為絕大多數元器件工廠都位於深圳,而其他地區的工廠成熟度不及深圳。雖然富士康在北京也有幾條生產線,但是其產能並不如深圳。

深圳優勢:資源

高效的生產製造能力和豐富產業環境資源組合在一起後,成功地吸引了那些以產品設計為驅動的外來創業團隊。在24小時輪轉的工廠生產車間裡,他們提供的方案轉變成最終的產品。

高磊就是這樣,在開源硬體服務商seedstudio創始人潘昊的鼓動下,將團隊從上海搬到了深圳。高磊稱,決定搬遷是看中了深圳柴火創客空間。這是潘昊繼seeed studio後,又乙個幫助創客前期發展的專案。然而,這種模式只能維持小批量的生產,一旦產品上量,仍然需要工廠的參與。去年11月後,高磊開始與工廠的接觸,因為「他們幫助大品牌做過代工」。

另乙個困擾高磊的是二次開發。因為產品此前一直用在atmel的原料進行開發,而這家公司的產品只是為針對創客開發提供服務,並不能用於實際生產,所以在很長時間高磊都希望能找到乙個電子工程師,幫助其完成轉化。

這個想法,在深圳得以實現。高磊邀請到了乙個工程師加盟,產品順利完成了向商用生產的轉變,而在此之前高磊的團隊都是設計出身。深圳帶來的地域優勢和人才資源對創客出身的高磊來說,在其創業早期幾乎無法想象。

高磊親自在創客活動上為產品站台,以300元的**銷售工程樣機。一天內,他賣出去了幾十個產品。接下來,他希望能夠在深圳找到乙個不那麼拖沓的投資者,以在今年年中完成a輪融資。

在最初尋找代工廠時,他和他的合夥人在深圳周邊地圖上標註了每乙個工廠的位置,挨個拜訪考察,最終為其第一款運動追蹤器選擇了有相關經驗的深圳某代工廠。這樣的經歷使其順利度過了最初資金流險些斷裂的危險期。

最近,麥開在眾籌平台點名時間為其新品智慧型水杯cuptime募資,創下135萬的最高額度記錄。這款產品也將在現已成為其合作夥伴的代工廠生產。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他們仍然願意關注消費類產品,比如智慧型手錶和智慧型手環。深圳致趣科技總裁董迎軍表示,因為這些概念比較利於傳播,產品有具體的形態容易讓人理解,並被人所接受。

智慧型硬體難講故事

在四年前,有法國客戶向深圳豪銳科技定製耳機的時候,提出了要把耳機的外形做成手環的樣式。李凱說:「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注意,而是在去年可穿戴裝置概念興起之後,他們的產品也隨之被關注」。

如今,蘋果、谷歌和三星等國際主流廠商開始關注智慧型硬體,並提出自己的產品規劃路徑。作為緊跟潮流、有硬體「好萊塢」的深圳製造產業隨之順勢而起。手錶、手環這類可穿戴裝置只是智慧型硬體的一部分,深圳工廠所能生產的遠不止這些。小到戒指、大到飛行器,甚至是智慧型汽車也已經有樣品可供展示和使用,並且他們都打上了「深圳製造」的烙印。

智慧型硬體創新來自於一幫對硬體diy有著濃厚熱情的人群,他們被稱之為「創客」。他們憑藉免費開源的軟硬體製作他們心中所想的產品。他們中的一些人把現實生活中找到的群體性需求變成產品,並為之而創業,形成商業模式。潘昊雖然在現場大聲呼籲,不應該把創客和智慧型硬體混為一談,但是他也只能默許,並感嘆實現商業化「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產業也曾大浪淘沙

把時間往前推,最早的一批誕生於十年前,其產品特點可以歸納為「新」、「奇」、「特」。當下被業內所熱炒的智慧型手錶、智慧型燈泡等都可以追溯找到對應的產品。只是當時的營銷手段有限,而且產品表現形態也與現在不同,但是產品的生產者已經大多是深圳本地的電子廠,他們設計方案後自己生產。這為日後的大規模深圳製造奠定了基礎。

與軟體創業不同,智慧型硬體創業者通常需要由整條產業鏈來協助,而**鏈則不管產品的概念,只認準錢貨兩訖。因此對於規模較小的創業者來說,生產成本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董迎軍總結稱,「(他們)青黃不接,沒熬過去,然後就死掉了。」

當前,深圳產業正在經歷第三波浪潮,產品生產正逐步成熟,甚至手錶、手環這類產品已經有多套方案可以供廠商生產。第三波浪潮的弄潮兒則是一群來自於看到市場機會的創業者,和一些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下滑導致生存危機的深圳山寨廠商。

因此,過剩的產能是必要轉向新的市場。

生產模式並未改變

這種「方案商+代工廠」的深圳模式的好處就是,可以縮短產品從設計研發到出貨上市的時間,減少研發成本。這對那些缺乏資金、規模較小的創業企業,或是希望在智慧型硬體市場快速搶占份額、炒熱錢的白牌廠商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不過,產品本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弊端也很突出。

深圳華強科技發展****副總經理李曉鵬表示,「對他們來說,品牌營銷很弱,但有現成的銷售渠道。所以山寨機在深圳火了這麼多年,也沒形成乙個強大的品牌。」李曉鵬的團隊正在建立乙個營銷平台,以期望幫助前者建立品牌。

但無論如何,我們確實看到了這樣乙個趨勢:越來越來的創業者開始湧入智慧型硬體領域,北京和深圳也正在成為中國智慧型硬體創業的兩個中心,北京可以更好地和資本層面接觸,深圳可以加強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控。但未來兩個城市誰將成為唯一的中心?又有多少智慧型硬體創業者能生存下來?這些仍需要時間去檢驗。

智慧型硬體創業有多難?

看到的一篇不錯的分享,嵌入式硬體創業確實是困難重重 隨著萬物互聯趨勢的不斷遞進,作為過去的消費電子和未來的物聯網節點中間狀態的智慧型硬體,在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它不僅有廣闊市場前景,且智慧型硬體的市場極有可能成為繼移動網際網路後下乙個入口的新興行業。中國智慧型硬體行業似乎正在走向欣欣向榮,這股浪潮中不...

去創業還是繼續程式設計

有人說現在是個創業的最好時代,有人說是最壞的時代,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止有志中青少年投入創業洪流,這些創業者中有大量的技術人員,或者說有大量的程式設計師創業。這些在0和1的世界裡游刃有餘的技術高手懷著改變世界和發財致富的夢想,開始創業後才發現,現實世界並沒有程式那麼美好。旁觀別人的創業和成功,總是充滿...

去創業還是繼續程式設計

有人說現在是個創業的最好時代,有人說是最壞的時代,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止有志中青少年投入創業洪流,這些創業者中有大量的技術人員,或者說有大量的程式設計師創業。這些在0和1的世界裡游刃有餘的技術高手懷著改變世界和發財致富的夢想,開始創業後才發現,現實世界並沒有程式那麼美好。旁觀別人的創業和成功,總是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