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 數字血管造影系統 軟體篇

2021-06-28 02:18:00 字數 3174 閱讀 8036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簡稱dsa。dsa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繼ct之後興起的一項新的醫學影像技術。

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開發之前,減影的精確性還不能分辨影像內1%以下的影像對比。 dsa的問世,解決了醫學影像學領域中血管造影的數位化成像問題,是醫學影像學領域中的乙個重要發展。

dsa是建立在影象相減的基礎上。在2023年有人提出利用兩張相似影象的膠片與膠片間作光學減影處理,從而突出兩者間的差別。光學減影的缺點:減影過程會丟失資訊量,不能實時顯示,要消耗大量的膠片。

目前的dsa是基於順序影象的數字減影,減影技術的基本內容是把人體同一部位的兩幀影像相減,從而得出它們的差值部分,其結果是在減影影象中消除了整個骨骼和軟組織結構,使濃度很低的對比劑所充盈的血管在減影圖中被顯示出來,具有很強的對比度。

膠片減影法步驟如下:

1、在注射造影劑前先攝取一張平片,也是一張負片。

2、將這張負片拷貝正片。

3、將這張正片置於注入造影劑後所攝得的同一部位的x線造影片上,在其下方再放置一張膠片,然後又**一次使這張膠片感光。

dsa減影過程基本上按以下順序:

①攝製普通片 

②製備mask片,即素片、蒙片 

③攝製血管造影片 

④把mask片與血管造影片重疊一起翻印成減影片

dsa有三種方式:

時間減影是dsa的常用方式,是在注入對比劑前後攝取一系列影像,從中取一幅顯影前(蒙片)與一幅顯影後作減影。由於整個影像序列是在對比劑通過興趣區血管期間攝取的,故每一幅均具有時間依賴性特徵。用作減影的2幅影像是在不同顯影時期獲得的,故稱為時間減影。

鑑於減影中所用的mask和充盈像的幀數及時間不同,又可分:

取mask和充盈像各一幀,然後相減。mask的選定盡可能在血管充盈前的一瞬間,充盈像的選定以血管內造影劑濃度最高為宜。mask像與充盈像的確立也可以根據診斷的需要分別進行選擇,以獲得不同時期的減影像。

脈衝方式為每秒數幀的攝影,影象頻率為每秒數幅;x線脈衝**。在對比劑未注入血管前採集蒙片(mask), 注射對比劑,在對比劑逐漸擴散的過程中對x線影象進行採集。然後用mask與序列對比劑充盈像逐一進行減影處理,最後得到一系列連續間隔的減影影象,是一種普遍採用的方式。 適用於活動少的部位的檢查:腦血管、腹部、四肢等

超脈衝方式是在短時間進行每秒6-30幀的x線脈衝攝像,然後逐幀高度重複減影,具有頻率高,脈寬窄的特點。優點:適應心臟、冠狀動脈、主肺動脈等活動快的部位,影象的運動模糊小。

連續方式與透視一樣,x線機連續發出x線照射,得到與電視攝像機同步,以每秒25-50幀的連續影像的訊號。亦類似於超脈衝方式。在連續方式中dsa系統處於連續的工作方式,攝像機連續攝製一系列影象供影象處理機處理。mask一般都是用固定的。優點:影象頻率高,可以顯示快速運動的部位。

tid則是mask像不固定,順次隨機地將幀間影象取出,再與其後一定間隔的影象進行減影處理,從而獲得乙個序列的差值影象。在tid方式中,mask像時時變化,邊更新邊重複減影處理。進行tid方式減影,能夠消除由於相位偏差造成的影象運動性偽影。tid既可以作減影方式,又可以作為影象後處理方式。

先注入少許造影劑後攝影,再與透視下的插管作減影,形成一幅減影影象,作為一條軌跡,並重疊在透視影像上。採用少量注射、峰值保持、路徑顯示、透視疊加的方式。路標技術的使用為介入放射學的插管安全迅速創造了有利條件。路標技術是以透視的自然像作「輔助mask」,作為插管的路標。要求:在使用路標技術時患者體位和投射方向在整個過程中保持不變。

與固定頻率工作方式不同,x線脈衝與心臟的搏動節律相匹配,以保證系列中所有的影象與心律同相位,並可控制**的時間點在血管運動最小的時刻。此方式主要用於心臟大血管的dsa檢查。

能量減影也稱雙能減影、k-緣減影,是利用對比劑與周圍組織間能量衰減的差別進行減影。即進行興趣區(roi)血管造影時,幾乎同時用兩個不同的管電壓,如70kv和130kv取得兩幀影象,作為減影對進行減影,可以突出減影影象中碘的對比度,消除其它無關組織結構對影象的影響,由於兩幀影象是利用兩種不同的能量攝製的,所以稱為能量減影。

用低能和高能兩種能量的影像相減只能消除一種組織的影像。因此在一幅減影影象中不能將軟組織和骨骼同時消去。

優點:是進行處理的兩幅影象是連續採集的,病人有少許活動不會影響影象的效果。

除上述減影外,還有電視減影、體層減影、光學減影和co2-dsa等。

後處理功能是dsa有別於常規血管造影的特徵之一,也是計算機輔助的數字成像技術(ct、mr等)均具有的功能。

dsa的後處理功能主要常用的有以下內容:更換掩模法、影象位移、空間濾過、時間濾過、影象區域性放大、影象旋轉等 。

也叫兩蒙片法,是dsa中最重要也是常用的有效的校正配準不良的後處理方法。又稱更換蒙片即重新確定mask像,是最常用的可以彌補造影過程中病人輕微運動,造成的減影對錯位。

又稱畫素移動。除再蒙片外,畫素移動是dsa中另乙個最常使用消除移動偽影的技術。是一種通過計算機內演算法程式來消除移動偽影的技術。主要適合於肢體血管造影造成的移動偽影。

為了提高dsa系統對微細血管的空間分辨力,常採用某些特殊辦法,如邊緣增強、選擇性的放大空間頻率等技術。

用邊緣增強等技術提高分辨空間分布細節的功能過程叫空間濾過,其含義是從空間提取更小的細節。

空間濾過是在一幅影象上選擇性增強或減弱特殊空間頻率成分,即通過施行邊緣增強來補償調製傳遞函式的一些下降,它是計算機軟體控制的處理方法。常常是dsa系統的能力之一。

空間濾過通常有三種濾過方式:

①低通濾過,又叫平滑影象;

②中通濾過,是消除影象雜訊的方法。

③高通濾過,又叫邊緣增強,能使影象的邊緣亮度增加變銳。

雜訊:x線系統的量子雜訊、影像增強器的量子雜訊、電子雜訊等

偽影是dsa成像過程中所造成的虛假現象,泛指影像失真。既影響病變的觀察,又降低了影象質量。 主要形式有:運動性偽影、飽和狀偽影和裝置性偽影。

在dsa的成像過程中,病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運動都可以使減影對不能精確重合,即配準不良。移動使減影對配準不良在影像上形成的偽影稱為運動性偽影。

引起偽影原因有:造影劑刺激、呼吸運動、胃腸蠕動、心臟跳動、精神緊張、躁動病人或不合作小兒患者。

運動性偽影有幾個特徵:

①邊緣處最明顯,中心部相對輕微。

②偽影的量隨結構邊緣密度陡度增大而增大。

③偽影的量隨移動的結構衰減係數增加而增大。

④配準不良在dsa影像導致正性和負性偽影。

所要求的動脈對比劑濃度與血管直徑近似地成反比。一般在8mm直徑的血管中要求對比劑濃度為2~6mg/ml,在2mm直徑的血管中為10~20mg/ml,而在1mm直徑的血管中為20~37mg/ml。

Debian系統軟體安裝

檢視已安裝軟體 建議用root安裝,有一些工具,使用非root使用者安裝後,仍然不識別命令,可能跟許可權有關。netstat command not found 說明沒有安裝netstat工具,而該工具在 net tools 工具包內。apt get install net tools ok.再說一...

嵌入式系統軟體

嵌入式系統軟體特徵 嵌入式系統軟體要求 什麼樣的軟體才是實時軟體?嵌入式系統軟體包括哪些?嵌入式系統軟體對儲存器的需求 前後臺系統 總 量 應用程式 多工系統 總 量 應用程式 核心 核心 大約 1k 到 100k 8 位 cpu 用的最小核心只提供任務排程 任務切換 訊號量處理 延時及超時服務約需...

系統軟體的質量屬性

相關標準 主要內容 gb t 16260.1 質量模型 gb t 16260.2 外部質量屬性 gb t 16260.3 內部質量屬性 gb t 16260.4 使用質量屬性 gb t 8566 軟體生命週期過程模型 gb t 18905 質量屬性評價 產品質量過程是確保產品能夠最終滿足使用者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