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胞發現到DNA分子結構的發現,人類經歷了三百年

2021-06-28 18:02:52 字數 1037 閱讀 3756

回顧歷史,細胞的發現與創立微積分學都在

1665

年,這大概是一種時間上的巧合。實際上,生命是什麼?無窮小是什麼?這兩個基本問題困惑了科學家長達三百年之久。

一般而言,人的肉眼只能分辨出直徑為

0.1公釐左右的小顆粒。但是,一般細胞(

cell

)的直徑只有

20個微公尺,

0.02

公釐,人的肉眼根本看不清楚。

1665

年,英國物理學家胡克(

hook

)借助顯微鏡發現軟木頭塞子薄片上存在許多小空格子,排列很整齊。實際上,胡克發現的「小空格子」是植物細胞壁的殘留物,起名叫「小屋子」(

cells

)。直到

19世紀初期,科學家才給「小屋子」(

cells

)賦予了細胞的科學含義。

直到上世紀上半葉,生物學家仍然糾結於細胞的研究。

1944

年,物理學家薛定格《生命是什麼?》喚醒了一批年輕有為的物理學信徒投身於遺傳物質結構的研究。

dna分子直徑只有

2奈米,比細胞還要「微觀」,小

3個數量級,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不到。

直到1953

年,美國沃森等借助電子顯微鏡的觀察資料,科學地推斷出遺傳物質

dna分子的雙螺旋化學結構,開啟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大門。為此,沃森等人榮獲

1962

年諾貝爾生理學獎。

1961

年,美國數理邏輯學者羅蘋遜(

a.robinson

)創立了嚴格意義上的無窮小微積分學,解決三百年來的數學「老大難」問題。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

dna分子在細胞中的情形,如同一桌球漂浮在空曠的體育館的上空,用手抓住這只漂浮的桌球很不容易。現在,科學家積累了許多關於

dna分子的寶貴知識,我們拿來搞轉基因研究,而「試吃」轉基因大公尺的科普活動,違背了科學研究的嚴肅性。我們要珍惜這三百年的歷史!回顧過去這三百年,我們多半在膜拜皇帝「聖明」中度過,其實皇帝很愚昧,對細胞一無所知。。

袁萌 2月14

推薦引擎 從搜尋到發現

搜尋是你明確地知道自己要找什麼東西時所做的事情,而發現是你並不明確地知道一些好東西存於世上的時候,這些東西主動找到了你。以 發現 為主要功能的 正如雨後春筍般在網際網路上嶄露頭角。許多公司推出了能夠幫助消費者找到新 新唱片或者新朋友的推薦功能 不管想要什麼,去網際網路上都可以發現那些你聞所未聞卻又注...

推薦引擎 從搜尋到發現

搜尋是你明確地知道自己要找什麼東西時所做的事情,而發現是你並不明確地知道一些好東西存於世上的時候,這些東西主動找到了你。以 發現 為主要功能的 正如雨後春筍般在網際網路上嶄露頭角。許多公司推出了能夠幫助消費者找到新 新唱片或者新朋友的推薦功能 不管想要什麼,去網際網路上都可以發現那些你聞所未聞卻又注...

RSS閱讀器 從訂閱到發現之旅?

zhengyun 20070805 曹增輝在 rss閱讀器 工具化還是媒介化 提出了對抓蝦新動作的定義 對於抓蝦這次調整的思路,不少人將之 歸結為 社群化 其實,我覺得說是 媒介化 更準確一點 那麼媒介化是不是可以理解為 從訂閱走向發現之旅 呢?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概念和 從搜尋到發現之旅 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