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靜下心來會是一種奢侈

2021-07-16 22:20:12 字數 945 閱讀 7544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做一件事了,學習也總是斷斷續續,總是感覺沒多大收穫,無意中在空間看到這樣一條說說:「在家呆了半個月,見到了各種矛盾,發現做人好啊」。 感覺自身也有同樣的感慨:為什麼靜下心來會這麼難?

前兩天在乙個群裡跟乙個已經工作學長經歷了一番交談,似乎才讓我想起了什麼。他也是我們專業的,畢業已兩年,算是前輩了,大學裡學的網路工程專業,然後轉做開發,因為沒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他自學了一部分被專業知識,他跟我講起了現在的工作狀態:學習催,工作催,生活催,白天擼**,晚上擼word寫總結。我想,人活在這樣 乙個環境下會不會壓力很大, 會不會崩潰?很佩服他的毅力跟勇氣,能在這樣乙個嘈雜而壓抑的環境下還不忘靜下心來學習,給自己充電。

事實上如今的社會已經沒有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清淨之地了,偶爾在網上看到有人在某個山上隱居數年的新聞,可迫於生存壓力,不是最終還是遭到**,他們的安寧生活還會 持續嗎? 而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往往是這樣的,人們迫於生計,追求發展和更高層次的生活,不得不奔波於浮華的名利場,穿梭於燈紅酒綠中。

另外,人心的日益浮華也是原因之一,根風,隨大流,於是很多人走著走著就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因為他們就沒有停下來安靜地思考過怎麼去走,於是就被別人拉著走了,或是停留在原地。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經說過:真正的和諧是人內心的和諧。正所謂心靜自然涼也許就是這樣吧,真正的安寧是發自人內心的安寧,不跟風,不隨流,遵循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自己心中的那一片淨土。古人如陶淵明,摒棄官場投身田園,以尋求外界環境上的寧靜,然而很多人不贊成他的做法,認為這只是懦弱的表現,他們認為,乙個真正內心強大是不會去在意外界環境是如何變化的,人的內心和諧了,靜下來了,那麼不管周圍的環境是如何變化的,他都能夠從容自如。乙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范仲淹,他成功地處理好了名利場與自我內心的關係,不愧為儒家學派的乙個典範。

曾經看到世間最美的三個姿態:安靜地思考,奮力地前行,欣然地回首,如果能達到這三種境界。作為第一境,靜下心來思索什麼我們想要的,什麼才是我們為之奮鬥而前進的方向,我希望所有的成功都不能缺少這個環節,畢竟,它也可以不奢侈。

靜下心來談一談

又看了一些站內外的blogger的文章,發現有人息事寧人了,有人選擇離開了,有人強調blogger要和bsp團結。對這些人和文章,我沒有反對的意思,那是每個人面對問題的真實想法,無可厚非,何況這些人裡還有我很高興認識的人。只是覺得離開是被動的逃避,不管說的怎麼有道理,是逃避就要承認。也許你會說這是我...

靜下心來好好工作

真真煩啊,找了幾份工作,沒有自己覺得合適的,不是工資太低,就是太遠,要麼出差,這些都不是我期望的,可現實往往又不盡如人意,雖然我還年輕,但我不能每天為找工作而四處奔波啊,這種消磨時間的方式讓我覺得很消沉,覺得自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動力,一步一步在走向墮落,因此我對自己很生氣。記得在一次面試的時候,那...

靜下心來,整理下思緒

感覺自己很難讓自己恢復狀態,希望自己能好好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的未來,好好想想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想想自己,不要老是抱怨他人,更不要抱怨家人。感覺語無倫次,感覺自己像掉進了一片荒蕪的沙漠,不知道該往 繼續走。多望望天空,天空那麼浩瀚,它一定可以包容一切。希望自己可以不要再沉淪了,該醒一醒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