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團隊協作中的無效溝通

2021-08-10 22:32:54 字數 3172 閱讀 4225

王鎮雷:今天參加了一場 design workshop,雖然很遺憾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堅持到最後,但一上午的溝通和觀察還是讓我有些啟發,那就是:

團隊討論時,想進行有效的溝通,真的很難。尤其是一群來自不同的行業的陌生人,針對乙個臨時確定的話題,想迅速達成共識非常不容易。所以當花費很多時間去表達想法、說服對方,但效果不佳時,就應該停下想想——當下的溝通,是有效的嗎?為了盡可能避免無效溝通,我們需要這樣一些條件:

乙個明確的目標

不論是真實專案溝通還是虛擬工作坊,每一次的溝通必須要有乙個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階段的目標只能是乙個。但通常來說某個階段可能會有多個目標同時存在,如「互相介紹」、「確定乙個隊名」、「擬定乙個設計專案」。但我們不應讓討論在三個目標之間進行穿插,必須解決乙個,再去下乙個。舉例而言,成員互相認識時,就不要提自己對於隊名的想法,也不要提對設計專案的見解。讓每乙個人用簡短的兩三句話介紹自己,並且在過程中其他人不要追問細節如「你們公司位址在**?」、「我以前也有朋友在你們公司」等。

1對1的詢問非常容易讓話題範圍縮小,同時你們兩個的私下溝通對團隊就是無效的。所以,時刻提醒自己也提醒隊友,把精力聚焦在一件事上,絕對不要去延伸與當前目標無關的話題。

環環相扣的溝通路徑

除了在單一環節中聚焦目標,多個任務之間必須保持關聯性。今天有乙個環節與使用者調研相關,過程是「建立假設 – 構建問題 – 嘗試驗證」。舉個例子,我們想要做一款產品,解決年輕人工作之餘外出遊玩的選擇問題。

建立假設:白領週末想去人少的地方遊玩。

構建問題:請問你週末出門的話,喜歡去**玩?

嘗試驗證:通過採訪白領或去人少的景點觀察,得出最後的結論。

這是三個互相關聯的流程,前後存在推導關係。

但我發現溝通時往往會犯乙個錯誤:每乙個環節並沒有嚴格對應起來。

簡而言之,我們構建的問題並不完全針對假設,如提出了如下問題:

「你來自於哪個行業?」

「你一般會選擇哪種方式放鬆自己?」

「你會選擇交通方式出去遊玩?」

這些問題無論受採訪者如何回答,都不會對你的假設提供什麼可參考的驗證。

這就是典型的前後環節沒有嚴格對應的案例。隨著溝通的深入和進行,常常會揪著某個細節問題跑偏,導致忘記了原本的目的。

反覆對焦的問答

溝通的難點就在於,首先你說出來的話未必準確表達了你的意圖,其次對方未必能準確理解你說的話。從想 – 說 – 聽 – 想,中間經歷了三個過程,任何乙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會導致無效溝通。這就要求問答雙方具備相近的語言邏輯能力。很不幸,這種概率不太高。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兩個人,否則由於思維模式、溝通方法的不同,很難形成一致的頻率。我們常常遇到問了乙個問題,但對方長篇大論講了一堆不太契合的觀點,而自己又不好意思打斷他,最終不了了之。

也常常遇到自己分析了對方問題的一二三四,但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對方卻無法理解。

因為溝通中需要不斷對焦問題。對焦常用的句式有:

「對不起,那不是我想問的……我的問題其實是……」

「是否可以將你的問題理解為……」

「你說的是……對此我的看法是……」

幾個回合之後,問題被對焦,接下來展開的闡述才能是有效的。

伴隨解決方案的否定

「你的方案不符合邏輯」

「這樣做效率可能不是最高的」

「這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對乙個結論進行否定很容易,除非它是乙個完美的方案。

只要不是純粹的數學邏輯,大部分方案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此實際溝通中就經常會對別人的方案產生異議。

那麼在提出你的否定之前,請設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常常看到兩個人爭論得面紅耳赤,甚至帶出了火藥味,就是為了說服對方「錯了」。

但實際上證明對方錯了並不是討論的目標,真正要做的,是產出更好的方案。

拋棄主觀情緒,遵循客觀規律

接著上一點,切勿「面紅耳赤」,切勿「帶出火藥味」。

一旦帶入主觀情緒,從討論問題本身變成爭論「對錯」,這段溝通就會無效。

產生主觀情緒的原因往往有:

覺得對方反駁自己的理由不充分。

追求言辭上的勝利而非得到最優結果。

嘗試通過音量、口吻或反問句來說服對方。

不得不說,有氣勢、氣場的人在溝通中非常佔優勢。當顯而易見不可行的方案被排除後,剩下的abcd往往各有利弊。此時選擇哪乙個,就完全看個人判斷,以及說服對方的話術。但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用「邏輯」的方式來取勝,盡可能把問題解剖到只剩下無法理性推理的部分,最後再使用這種方式來決策。

意見領袖

如果四個人開公司,股權是平分每人25%,那這家公司大概一定會倒閉。對掌管乙個團隊或一家公司而言,必須要有少數的決策者。而少數的決策者中,必須要有一位意見領袖。當採用理性的方式將問題分解到了最小顆粒度時,必須有人站出來做決策。**的優勢是入駐商家多、庫存壓力小、賣流量盈利,但同樣伴隨著假貨難把控、中間環節多等問題;嚴選的優勢是商品小而精、打爆款、**保證,但也有品類少、貨品容易積壓等問題。所以選擇何種模式,都有利弊,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這時做再多的討論都沒有辦法匯出絕對正確的結論,就必須有乙個領袖來決策——它的決策不一定是最正確的,但卻是推動團隊前進的唯一手段。而對領袖來說,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作出決策,千萬不要讓無意義的爭論繼續下去。

積極參與和選擇性服從

今天我做的最不好的就是沒有積極參與,以至於最後討論走向了自己不認可的方向,進而更加不想參與。這是個惡性迴圈。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對團隊而言太過渺小,自己的建議對整體微不足道。但每乙個成員的聚合才決定了團隊的走向。如果你一開始就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團隊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你也只會對團隊越來越不認同。尤其在團隊初期,就算不善言辭,每個人也都應該積極參與討論,積極表達自己的特點和見解,盡快確定各個成員在團隊中的角色。

而在討論中後期,我們又需要為大局考慮,選擇性服從集體。當時間所剩無幾,或已經在乙個問題上爭論了太久,只要沒有原則性的大問題,就應該以團隊效率優先。很多時候難點是在於能否在有限時間內產出乙個大家都認可的方案,而不是得到乙個最完美的方案。

最後,從個人角度,建議大家多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表述能力。學會以他人能理解的方式,精確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推薦最近在看的兩本書:李叫獸非常推崇的麥肯錫教材《金字塔原理》和《影響力》。《金字塔原理》講的是一種表達思想的方法,包括如何寫文章、做 ppt,如何編排自己的講話,才能將一件事說得清晰,讓人易於理解。李叫獸刻意訓練這種寫作方式,一開始,別人五分鐘就發出去的通知他需要花費一兩個小時反覆修改。而當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後,才會發現邏輯表述能力的提公升是如此的驚人。《影響力》闡述的則是「說服的心理學」,即如何推銷自己的想法、如何說服別人,這本書推薦的人也非常多,我還沒看完。

但是其中有很多生動的小故事,告訴你怎樣把自己的想法推銷給別人,這也是溝通中極其重要的一種能力。

良好的溝通是團隊協作的基石

一 案例 小張在team是乙個leader,這幾天就一直的悶悶不樂,覺得公司根本無視他的存在,經過詢問,發現原因其實很簡單,team裡面他的乙個核心的骨幹a,也是技術方面的精英,無論是工作態度還是工作能力,都是他的得力的助手。結果,有一天,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a被一紙調令,調到其他team當le...

適合中小團隊協作和溝通的工具有哪些推薦?

首先我們可以點選今日看板頁面下方的 號來建立事項,每乙個事項都能清晰的羅列,有需要協作的事項,也可以直接派發給團隊成員,這個步驟也可以在手機端 小程式上操作,很方便。點選專案頁面即可一鍵建立新的專案,然後把相關團隊成員加入進來。建立的每個專案都是互相獨立的,互補干擾的,不用擔心會 入錯場 在這裡,可...

從真實案例出發 如何在協作開發中避免誤解!

摘要 優秀的軟體是多部門齊心協力的產物,在軟體開發專案裡,一旦交流不當,誤解是避免不了的。文章裡從專案經理 開發者 測試者 客戶之間的微妙而又重要的關係入手,和文件細節 交流工具的使用,分析了如何避免誤解。經常遇到在軟體開發裡各種各樣的誤解所導致的奇怪事情。不過說來也很費解 對於這樣不正常的待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