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無所事事?

2021-08-11 21:11:24 字數 1157 閱讀 4020

週日,在火車站看到一對外國老夫妻。他們落座之後,只互相示意地笑了笑,然後說了句"good luck",就拿出了包裡的書。之後,在火車進站之前,他倆都各顧各地看書,沒有說一句話。在偌大的車站中,大多數人都在聊天、發呆,在一種看似喧鬧的環境中不停地排擠自己的無聊。而在我的視線範圍內,唯獨他們兩個,很特別,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的長相和膚色。

我走了許多地方,見了許多人之後,發現中國人的發呆水平和聊天水平,真的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因為國人對於時間這個概念理解得很抽象,覺得它是游離於自身之外的。所以,自然對如何支配時間無法自處。比如,我和好友出去旅遊的時候,很少見到有人是帶著書,或者是帶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出遊的。我不能把那些我所見到的呆滯的眼神,違心地解釋為在思考,只能說,可能在放鬆心情,但基本上是浪費時間。 ❤

中國人的無所事事,大多源於從小的教育。許多中國人成長在一種目標式教育和被動式學習的模式中,從而喪失了我想做什麼的意識。從小,我們就被要求在既定的目標中奮發向前。許多人的興趣愛好從讀書開始就被扼殺在搖籃裡了。有人戲說,四五歲可以學自己想學的,**歲可以在自己想學的和自己不想學的之間掙扎,十來歲後就是完全在自己不想學的之中學著。所以,到十**歲參加完高考,許多年輕人發現自己除了會考試,什麼能力都沒有。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在讀完書之後,發現內心寂寞,比讀書時更難受。因為,沒了目標,發呆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去過以色列的人都知道,這個以猶太人為主的民族對時間的支配能力是驚人的。一年50本的閱讀量,是世界上許多國家人均閱讀量的數倍甚至幾十倍。這個國家,甚至連乞丐都識字都讀書,這也無怪乎被稱作"最聰明的國度"。我乙個朋友從以色列回來之後,就感覺經歷了一場洗禮,之後他出門必帶一本書,哪怕翻兩頁,也覺得安心。當然,也不僅僅是以色列。我想起在澳大利亞的時候,同火車的許多人或是讀書,或是拍照,只有乙個中國老太太一直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語,乙個不知是哪個國度的年輕人禮貌地回頭:be quiet(保持安靜),弄得中國老太太有點尷尬。我們大多數人都忘了有一種能力——我想做什麼。 ❤

我所讀的大學是一所三流學校,找不到好工作的學生一般有兩類:一是學習成績平平,不考研又沒實踐能力;二是自暴自棄型。這,也代表了許多當下年輕人的現狀。當別人不再給你目標的時候,你發現自己就找不到任何生活的目標了。於是,無所事事成了最真實的寫照。 ❤

若干年前,我時常因看到許多發呆的年輕人而痛心,不過,後來我想,我究竟在痛心什麼呢!不如好好利用這痛心的時間來讀書,哪怕沒有目標,至少也在具體的時間裡做了一些什麼。於是我開始讀書,開始寫作,開始思考……

白天無所事事

由於昨晚4點才睡,早上10點才起床。精神狀態很差。學了1個多鐘,吃點東西,又去睡了。4點起床,才算真正開始學習。總之,所獲較少。幹勁不足。把昨天的勤奮給扯平了。哈哈 1 百分白的投入才會帶來快樂 成就感。得過且過,才讓人身心受累。別工作 學習,想著玩 偷懶,玩時又惦記著工作 學習。結果做得不滿意,學...

近來真的感覺有點無所事事了

快畢業了,工作現在還沒有著落,有點失落的感覺,面試了不少,但感覺沒有收到效果,大學生的生活就這樣差不多結束了,自問下自己學到了什麼,感覺可以說出不少,但好像又不能 快期末考試了,課本也不想看,六級,軟考 係分,很久沒有看過了,感覺自己有點頹廢,軟考之前也拿了資料庫工程師,感覺也沒有什麼。近來一直都是...

無所事事的工作該怎麼辦

老實說,年紀不小了,也做過亂七八糟的研發,開發出過亂七八糟的產品。回頭看看,感覺還還是一事無成。各種激勵,成功學,原來看著可笑,總覺得自己旁觀者清。現在回頭看起來,還是在年輕的時候,沒激發出自己的闖勁,幹什麼事情都是半瓶子。現在硬體,軟體都稀爛,中小型的產品都可以做,但是一碰到大傢伙就是感覺缺那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