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體驗研究方法選擇的一些原則

2021-08-13 15:00:08 字數 2425 閱讀 8123

? 態度 vs 行為

? 定性 vs 定量

? 使用場景

? 產品開發所處的階段

下圖是最常用的20種使用者研究方法的分布:

1.態度vs行為維度

態度關注使用者說了什麼,行為關注使用者做了什麼。態度主要用於了解使用者所持的觀點、看法。 雖然可用性研究主要關注使用者行為層面的研究,但態度研究仍然是有用的。舉個例子,卡片分類可以用來理解使用者對資訊空間的心理模型,用於幫助產品/應用/**的資訊架構的決策。調查測量、分類態度或收集使用者聲音可以發現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於可用性來說,焦點小組討論是不太適合的,但可以用於了解使用者對產品的感知和評價。在這個維度的另一端就是主要聚焦於了解使用者行為的研究方法。舉個例子,a/b測試就是將**的不同設計隨機地向不同訪客展現,但要保持其它因素恆定,目的是了解不同設計方式對使用者行為的影響。同時,使用眼動測試可以分析使用者在使用**時的視線行為。可用性研究與現場研究在行為、態度這個維度兩端上的最常用方法,同時這2種方法在使用時都會收集和利用使用者的聲音和行為資料,但更傾向於使用者行為資料。

2.定性vs定量維度

狹義的定性研究是開放性問卷調查中的開放性題目,但在我們這裡是這樣定義的:定性研究是通過直接觀察獲得使用者行為和態度的資料,而定量研究通過測量或儀器間接地獲得使用者行為和態度的資料。例如,在現場研究和可用性研究中,研究人員可以直接觀察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產品,這樣就給研究人員提問題、**行為原因的機會,為了更好地達到研究目標,甚至可以直接調整研究內容。對於這些資料的分析,通常不是從數學角度來進行分析的。 相對而言,定量研究形成的觀點通常**於資料分析,因為資料收集的工具(例如,調查工具或web伺服器日誌)捕獲如此大量的資料,很容易進行數位化編碼。由於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差異,定性研究方法適合用於回答為什麼、如何解決問題,而定量研究方法適合用於回答多少或多少型別。有了這些定量研究的資料,可以幫助你進行資源優化,例如聚焦於影響力最大的問題。

3.產品的使用場景

使用者研究方法選擇中,第3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在使用者研究中,使用者有沒有使用或如何使用產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自然狀態或接近自然狀態下的產品使用

? 按事先準備好的測試指令碼內容的產品使用

? 在使用者研究中過程中沒有產品使用

? 以上多種情況混合下的產品使用

在研究自然狀態下的產品使用時,為了了解盡量接近真實情況下的使用者行為與狀態,在研究中最大程度地減少對使用者的干擾。這樣保證研究最大化的有效性,而不受研究人員所掌握的資訊的干擾。很多人種學的研究雖然總是會存在一些偏差,但試圖避免研究人員對研究使用者的影響。指令碼化研究是為了聚集於產品的某些具體使用場景,例如新設計的產品流程。根據研究目標的不同,指令碼化程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乙個基準研究通常有乙個非常嚴緊的指令碼,而且有更定量的性質,所以它可以進行可靠的可用性度量。對於沒有產品使用的研究,主要為發現產品那些比可用性更寬泛的問題,例如,品牌研究。 混合情景是為了滿足研究目標,對產品使用創造了一種新的形式。例如,在參與式設計方法中,為了與使用者一起討論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及他們為什麼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可以讓使用者參與和重新布局設計元素。在概念測試方法中,為了了解使用者對某個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度時,會採用乙個低保真的產品或服務原型,讓使用者對這個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功能有個了解。圖表中的20種常用方法中,大多數方法可以在乙個或多個維度上移動。有時在同乙個研究中,同乙個方法為了滿足多個目標,同乙個方法會屬於同乙個維度的不同兩端。例如,現場研究中可聚焦於使用者說的內容,也可以聚集於使用者做的內容;需求度研究和卡片分類也都有定性和定量兩種版本;眼動測試可以編寫指令碼,也可以脫稿進行。

4.產品開發所處的階段

在選擇使用者研究方法時,產品開發所處的階段與對應的目標也是另乙個需要考慮的重要維度。

? 策略階段。在產品開發的初階階段,需要考慮產品未來的機會點。根據研究目標不同,在這個階段的使用者研究方法會有很大不同。

? 執行階段。當你持續優化設計過程中,完成乙個設計決策進入下一階段時,還是會進入到下乙個的「行或不行」決策點。這個階段的研究主要是形成性研究,發現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有助於降低執行決策風險。

? 評價階段。到了某個時間點,產品或服務有了足夠多的使用者,那這時就可以開始測量產品效果。這就是典型的總結性測試,並可能會與自己的歷史資料或競爭產品進行對比。

下表列出了不同產品開發階段的研究目標、典型的解決方案和研究方法:

藝術還是科學?

雖然很多使用者體驗研究方法在科學實踐中有著自己的根基,但目標不是純粹的科學,而是以滿足相關利益方的需求為前提,在實踐中對研究方法進行調整。這就是為什麼這裡的方法特徵描述只作為一般的指導原則,而不是嚴格的分類的原因。

最後,工作的成功取決於它對改善**或產品使用者體驗的影響力大小。這些分類是為了幫助你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最好的選擇。

翻譯來自阿里巴巴中國站使用者體驗設計部部落格,譯者:戴均開

大連中鈺睿泓與你分享精品文章

有關於使用者體驗的一些總結

首先分享一句話 使用者是沒有錯的,如果使用者在使用某物品的時候遇到麻煩,那是因為設計出了問題。諾曼 設計心理學 認識使用者 使用者永遠都沒有錯。使用者都是特別忙,特別沒有耐心的人。使用者永遠都比你想象的聰明。使用者體驗對產品的重要性 不論使用者訪問的是什麼型別產品,都是乙個自助的行為。他們所能依靠的...

前端開發中的一些使用者體驗細節

使用者體驗已經是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非常贊同某位達人所說的,使用者體驗 設計應該貫穿於產品從萌芽到出生的整個過程,產品原型 視覺設計 前端開發 後端開發甚至還包括產品測試大家都應該有份。只有各個環節的同學都把這個事兒當事兒了,那麼做出來的產品才有可能是好產品。我想,ued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做...

業務分析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業務需求的描述框架 業務域的劃分原則 系統邊界與介面 業務物件與業務流程 子系統間介面識別 泳道圖 垂直跨職能圖 業務演算法分析 業務物件是業務流程產生或者處理的實體資料,業務物件一般都具有產生 使用 消亡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細節是由業務流程決定的。業務結構描述了每乙個業務域的主要子功能域。業務流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