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資料的表示基礎知識 常用計數制及轉換

2021-08-16 08:27:58 字數 1569 閱讀 4859

首先,什麼是進製計數制?

進製計數制是利用固定的數字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計數的方法。

常用的進製計數制有二進位制、八進位制、十進位制和十六進製制。其他的還有三進製、七進製、六十進位制等。

(因為我們使用的計算機都為馮諾依曼型計算機,所以,計算機內部都使用二進位制來表示資料。)

一種進製計數制包含一組數碼符號和三個基本因素:

進製計數制的表示法:

小數點前:右→左,i=0,1,2,···;

小數點後:左→右,i=-1,-2,-3···

比如十進位制數555.555可以表示為:

555.555=5*10²+5*10¹+5*10º+5*10的負一次方+5*10的負二次方+5*10的負三次方

二進位制數1011.1011可表示為:

1011.1011=1*2的三次方+0*2²+1*2¹+1*2º+1*2的負一次方+0*2的負二次方+1*2的負三次方+1*2的負四次方

可以看出,進製計數制中的權的值恰好就是基數的某次冪。

數制間的轉換:

1、十進位制數轉換成非十進位制數

(1)十進位制整數轉換成非十進位制整數

①為什麼要進行數制間的轉換? 

將數由一種數制轉換成另一種數制稱為數制間的轉換。

因為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是十進位制數,而在計算機中採用的是二進位制數。所以在使用計算機時就必須把輸入的十進位制數換算成計算機所能夠接受的二進位制數。計算機在執行結束後,再把二進位制數換算**們所習慣的十進位制數輸出。這兩個換算過程完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

②轉換方法

十進位制整數化為非十進位制整數採用「餘數法」,即除基數取餘數。

把十進位制整數逐次用任意十制數的基數去除,一直到商是0 為止,然後將所得到的餘數由下而上排列即可。

②十進位制小數轉換成非十進位制小數轉換方法

十進位制小數轉換成非十進位制小數採用「進制法」,即乘基數取整數。

把十進位制小數不斷的用其它進製的基數去乘,直到小數的當前值等於0或滿足所要求的精度為止,最後所得到的積的整數部分由上而下排列即為所求。

2、非十進位制數轉換成十進位制數

非十進位制數轉換成十制數採用「位權法」,即把各非十進位制數按位權展開,然後求和。 

3、二、八、十進位制數之間轉換

(1)二進位制 數與八進位制數之間的轉換轉換方法

①把二進位制數轉換為八進位制數時,按「三位並一位」的方法進行。

以小數點為界,將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每三位一組,最高位不足三位時,添0補足三位;小數部分從左向右,每三位一組,最低有效位不足三位時,添0補足三位。然後,將各組的三位二進位制數按權展開後相加,得到一位八進位制數。

②將八進位制數轉換成二進數時,採用「一位拆三位」的方法進行。

即 把八進位制數每位上的數用相應的三位二進位制數表示。

③二進位制數與十六進製制數之間的轉換轉換方法

a、把二進位制數轉換為十六進製制數時,按「四位並一位」的方法進行。

以小數點為界,將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每四位一組,最高位不足四位時,添0補足四位;小數部分從左向右,每四位一組最低有效位不足四位時,添0補足四位。然後,將各組的四位二進位制數按權展開後相加,得到一位十六進製制數。

b、將十六進製制數轉換成二進數時,採用「一位拆四位」的方法進行。

即 把十六進製制數每位上的數用相應的四位二進位制數表示。

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基礎知識彙總

計算機專業的那六大件 組成原理,作業系統,資料庫,編譯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結構,其次還得加上分布式的基礎知識,因為現在的系統都變成分布式的了。如果你是做應用層開發的,那幾門課程中的有些內容和日常工作關聯度不大,我挑那些最重要的來說一說,也算是乙個最小集合吧!1,計算機組成原理 如果你不是做作業系統...

計算機基礎知識 關於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一 計算機發展 世界計算機 1 第一台計算機 eniac,1946年,美國研製的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開闢了計算機技術的新紀元。2 計算機之父 馮 諾依曼參與eniac研究,提出計算機的二進位制 五大組成部分 程式控制。3 計算機發展階段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 1946 1958年。第二代電晶體計算機 ...

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5大組成單元 輸入單元 輸出單元 cpu內部的控制單元 算術邏輯單元 記憶體。單有cpu是無法運作計算機的,所以計算機還需要其他的介面裝置才能夠實際執行。很顯然,主機板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主機板負責把所有的裝置連線起來,讓所有的裝置能夠進行協調通訊。而主機板上面最重要的元件就是主板晶元組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