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評委 中國學者迷信權威,缺乏創新性

2021-08-25 04:52:46 字數 355 閱讀 9611

**中國新聞網

昨日,生態學家、諾貝爾獎評委、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拉斯·奧爾夫·彼昂受聘為華師全職教授。作為廣東省首批引進的領軍人才,在談及中國諾貝爾獎空白時,彼昂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學者迷信權威,缺乏創新性。「我很欣賞中國學者對長者教授的尊重,這一點在國外非常少見,」彼昂教授說,「但我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在西方,學生有不同意見都是當場提出的。」

彼昂教授說,中國人太過迷信權威,做了很多模仿性的研究,原創性的工作做得太少,這導致了國內研究一直得不到國際的認可,至今無人填補中國本土專家奪得諾貝爾獎的空白。他還提到,西方學界存在一種看法,認為中國的科研活動多為模仿、跟進尖端科技,相對缺乏原創性。彼昂說,他對這種看法並不完全認同,但中國科研人員應可從中得到啟示。

預支諾貝爾獎

有乙個猶太男子,想和妻子離婚 他們有兩個兒子乙個私生女 妻子不同意。男子說,我遲早會得諾貝爾獎。如果你現在同意離婚,我將來獲得的諾貝爾獎金全部歸你。妻子當即同意並辦理離婚手續。17年後,那男子果真獲得諾貝爾獎,獎金果然由妻子獲得。這名男子名叫愛因斯坦,妻子名叫公尺列娃。以尚未獲取的諾貝爾獎金為籌碼,...

中國為何與諾貝爾獎無緣?

人民 諾貝爾獎創立一百多年,為什麼一直與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國無緣?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思考。其中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在人才培養方面,哪些原因阻礙了我們邁向諾貝爾獎的步伐?首先是應試教育,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伴隨的是接連不斷的各種各樣的考試。楊振寧曾率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華講...

從 搞笑 到 諾貝爾獎

2010年10 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曼徹斯特大學 51歲的安德烈 海姆和 36歲的康斯坦丁 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在介紹兩人的成就時,瑞典皇家科學院不乏溢美之詞 他們製備出石墨烯材料,向世界展示了量子物理學的奇妙,有關成果不僅帶來一場電子材料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