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是「21世紀的鐵路」嗎?

2021-08-26 19:15:09 字數 1330 閱讀 4948

某天我看到了一篇部落格,題目為「從邏輯上說雲是21世紀的鐵路」。我對這個標題感到很有興趣所以就開始讀了起來。被我倡導了很久的社群雲准許志同道合的公司跨越地域界限來共享資訊,就像上個世紀火車在搬運地點運貨一樣。

但同樣的運貨方式在19世紀和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被邊境控制和進口法規所阻礙,資訊共享也是需要遵守法規的。這是很多人傾向忽略的,因為正確的立法並不總是顯而易見。比如說,當前的歐盟隱私條例與美國的愛國者法案是有直接矛盾的。並且(僥倖地或者不僥倖地?)至今沒有判斷定義清晰的司法權,所以事情仍然是在不斷變化的。資訊法律集團在雲的法律問題方面已經寫了幾篇部落格,我覺得是非常有見地的並且會定期作參考用。

社群雲的理念是吸引人的,因為它讓處於乙個生態系統中的公司互動更加順暢起來,同時也能促進聯合產品的研發、**鏈的可視性、銷售和運營的策劃等等。

然而,業務中還是有一些讓人相當擔心的東西。為什麼會是這樣?

首先,記得10年前我們有著名的網際網路樞紐。在網際網路熱潮時期,我們有大概700個網際網路樞紐,如果我沒數錯的話現在只剩下4個了。無法開發出乙個可行的商業模型毀掉了大多數的樞紐。其餘的因為資訊缺乏保密性而受到了損害。對於那時的樞紐和現在的社群雲來說,乙個有意思的方面是在乙個生態系統中互相合作的一些公司可能在別的地方是競爭對手。所以,他們渴望維護他們的資訊資產。因此缺乏信任在部落格中也被突顯了出來。

使用乙個中立雲服務**商實際上是一種附加值。不是由oem(貼牌生產或原始裝置製造商)承載了環境(過去叫私有樞紐與公有樞紐),所以oem不能訪問所有資訊,並且避免讓採購部門擁有未來合同談判的具體細節。這樣我們就重新獲得了信任。

這樣乙個環境可以在按使用付費的基礎上得到資助。生態系統中的每個合夥人支付他們自己所使用的部分。聽起來很公平,不是嗎?

對於整個問題,您如何才能做到那個程度呢?您如何說服合夥人克服信任的缺失並且開始共享資訊呢。在惠普,我們首先通過共享自己來向我們的生態系統證明他們實際上從共享中收益,而不是受損。他們往往需要乙個預算週期(一年)才能意識到這是收益的,並且隨後開始共享。但是這裡有一些規則和法律方面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構建資料倉儲讓生態系統中的公司在沒有改變規則的情況下訪問到適當的資訊呢。

對於乙個全球化的**鏈來說,它可能不在乙個地方,可能需要建立多個地點,這會讓合作環境的實施變得更加複雜。

雲在本質上是全球化的,但是很多人卻忘了立法仍然是本地的並且是由本地的政客在沒有全球視野的情況下驅動的。這讓雲的使用變成了「次佳」的狀態。我擔心未來很多年都會是這種狀況。鐵路過去是有不同的尺寸大小,您記得嗎,幸運的是,行業建立了標準讓火車可以跨域邊境。雖然電力水平依然不同,但是技術上的創造讓機車可以在多個等級的電壓下執行。之後又有了高速列車和其跨國家的專案,比如英吉利海峽隧道。

在雲變成資訊倉庫和公司以及世界各地個體之間的入口之前,雲在和鐵路方面類似的問題仍需被解決。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雲是「21世紀的鐵路」嗎?

某天我看到了一篇部落格,題目為 從邏輯上說雲是21世紀的鐵路 我對這個標題感到很有興趣所以就開始讀了起來。被我倡導了很久的社群雲准許志同道合的公司跨越地域界限來共享資訊,就像上個世紀火車在搬運地點運貨一樣。但同樣的運貨方式在19世紀和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被邊境控制和進口法規所阻礙,資訊共享也是需要遵...

IT工作者是21世紀的礦工嗎?

幾星期前,我向大家介紹了我的朋友shawn。他是個強壯的系統思想家,一名退伍軍人,乙個在我少年時就尊敬與欽佩的人。shawn在網路時代中成長,開始是一名程式設計師,然後是普通的技術人員,再之後成為了it經理,而現在我不太清楚。最後一次見他時,他是一家it管理服務公司的客戶代表,那種在傳統it部分很吃...

雲計算 21世紀的商業平台

譯 者 序 回顧世界經濟發展史不難發現,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從來就不像止水一樣平靜。20世紀末的亞洲金融風暴,21世紀初的網際網路泡沫,2008年以來的世界經濟危機,金融動盪可謂此起彼伏,綿延不絕。這種金融動盪因全球化 世界經濟一體化而變得更加不可 無法控制。與此同時,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因新經濟體的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