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號廟號諡號

2021-08-28 05:20:25 字數 1092 閱讀 5157

皇帝有諡號,死後有廟號,統治時期還有年號。諡號

是在我國古代,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的稱號,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帝王的諡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由朝廷賜予。

廟號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

年號是指用於紀年的名號。一般由皇帝發起,但也有以國家名(國家誕生時間)來紀念的。發端於中國,後來日本在7世紀後期、越南在10世紀都因為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年號;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以及高麗和蒙古國建國初年受到中國影響,都曾使用過年號。目前仍使用皇帝年號的是日本,另外朝鮮使用的主體紀年也近似於年號。中國、蒙古、越南和南韓已經全面廢止年號,改用公元紀年。一般情況下稱呼皇帝是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比如唐玄宗也可以說是唐明皇,但唐太宗很少有人稱他為貞觀皇帝。

各個時期稱呼的差別

1.其實 像康熙,乾隆,雍正,洪武 這樣的叫法,只是明清兩朝的皇帝才那麼叫的!因為 他們 明清的皇帝只有乙個年號(清太宗皇太極,明英宗朱祁鎮 特列)所以乙個年號可以代表乙個皇帝!

2.明朝以前,元朝到唐朝 得這段時期 歷史上 習慣以 廟號 來 稱呼他們,例如 元武宗,宋高宗,唐代宗 原因 可能是因為 他們在位期間 年號太多,還有就是 一種習慣!

3.唐朝以前,從隋到漢,的皇帝 歷史上 都習慣以諡號來稱呼他們,例如 隋煬帝,晉武帝,魏文帝,漢平帝

4.秦呢 很特殊 因為秦始皇,稱皇帝後,立下規定後世皇帝要以二世,三世到千世,萬世這樣子排!

5.秦以前 也是 用諡號來稱呼的,如 周平王,商紂王

6.古代不會叫年號的,年號是紀年用的,清朝正好皇帝都只有乙個年號,才叫年號的。向古代過世帝王都是叫先帝和廟號什麼的。當朝皇帝都是叫皇上什麼的,不會有什麼代稱的,皇帝的名字是一定要避諱的,如果衝了是要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