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 軟體工程知識精煉

2021-08-29 04:46:16 字數 1492 閱讀 2847

演化模型:在獲取一組基本的需求後,通過快速分析構造出該軟體的乙個初始可執行版本,然後根據使用者在使用原型的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原型進行改進。該模型主要用於使用者對軟體需求缺乏準確認識的情況。

螺旋模型:將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結合就成了螺旋模型。包括了4個方面的活動:制定計畫、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估。

噴泉模型:主要用於描述物件導向的開發過程。該模型具有迭代和無間隙的特點。迭代意味著模型中的開發活動常常需要重複多次,在迭代中不斷完善軟體系統。無間隙是指在開發活動之間不存在明顯的邊界。允許開發活動交叉、迭代地進行。

注:增量式開發的優勢如下:

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向使用者提交一些有用的工作產品。

使用者有較充足的時間學習和適應新的產品。

提高軟體的可維護性。

gantt(甘特)圖:gantt圖能清晰地描述每個任務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結束以及各個任務之間的並行性。但它不能反映出個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難以確定整個專案的關鍵所在,也不能反映計畫中有潛力的部分。

pert圖:pert圖不僅給出了每個任務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完成該任務所需的時間,還給出了任務之間的關係,即哪些任務完成後才能開始另一項任務,以及如期完成整個工程的關鍵路徑。但是pert圖不能反映 任務之間的並行關係。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將軟體組織的過程能力分為5個成熟度級別:

初始級:軟體過程是無序的,有時甚至是混亂的。成功取決於個人努力。

可重複級:建立了基本的專案管理過程來跟蹤費用、進度和功能特性;指定了必要的過程機率,能重複早先類似應用專案取得的成功。

已定義級:已將軟體管理和工程兩方面的過程文件化、標準化,並綜合成該組織的標準軟體過程。

已管理級:收集對軟體過程和產品質量的詳細度量,對軟體過程和產品都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

優化及:過程的量化反饋和先進的新思想、新技術促使過程不斷改進。

同意過程(up)模型主要包括五個階段:

初始階段–生命週期目標

精化階段–生命週期架構

構建階段–初始運作功能

移交階段–產品發布

前4個技術階段由主要里程碑所終止。

iso/iec 9126 軟體質量特性模型由3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是質量特性,第二層是質量子特性,第三層是度量指標。該模型的質量特性和質量子特性的含義如下:

功能性:

可靠性:

易使用性:

4.效率:

可維護性:

可移植性:

**行度量法

mccabe度量法:又稱環路度量,給出計算公式

v (g

)=m−

n+2p

v(g) = m-n+2p

v(g)=m

−n+2

p其中v(g)為有向圖g中的環路數,m為圖g中弧的個數,n為圖g中的節點數,p為圖g中的強連通分量。

資料流圖或稱為資料流程圖,是一種便於使用者理解、分析系統資料流程的圖形工具。基本成分如下:

注:資料流圖有如下幾個設計原則:

軟考之軟體工程

考試結束了 雖然平時有總結 但是總還是沒有那麼系統的寫篇部落格 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不 顯然來不及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總要再對自己的總結做乙個總結 不能錯過了考試又錯過了學習的過程 今天從軟體工程說起 開始的時候對這裡並沒有太在意 因為都是概念性的東西 在自己的內心裡總覺得那些計算題要比概念簡單的多 所以...

軟考 軟體工程 軟體過程模型

演化模型 瀑布模型 增量模型 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噴泉模型 基於構件的開發模型 形式化方法模型 條件線性順序 瀑布的基本成分和原型的迭代 需求模糊不清 風險分析 使用者需求為動力,物件作為驅動的模型 用預先包裝的構件來構造系統 建立在嚴格數學基礎上 清晰明確的需求 適合於面向的開發方法 優點有瀑布所...

軟考進行時 軟體工程

說起軟體工程就不得不提軟體危機,如果沒有軟體危機的出現,也就不會有軟體工程的出現了。軟體工程意味著更高程度的嚴謹性與經過驗證的流程。軟體工程的目標是 在給定成本 進度的前提下 開發出具有適應性 有效性 可修改性 可靠性 可理解性 可維護性 可重用性 可移植性 可追蹤性 可互操作性和滿足用於需求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