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Linux下的硬碟分割槽

2021-08-30 04:21:28 字數 1104 閱讀 4616

一、認識硬碟和分割槽

硬碟是計算機最常見的儲存裝置。

作業系統讀取操作硬碟資料是根據一定的規則和格式進行的,這是硬碟分割槽格式化的最根本原因。

在作業系統下正常工作的硬碟,都有乙個資料結構,或者說資料儲存劃分區。硬碟上的資料按照其不同的特點和作用大致可分為5部分:mbr區、dbr區、fat區、dir區和data區。

硬碟分割槽有3種型別:主分割槽(primary partition)、擴充套件分割槽(extended partition)和邏輯分割槽(logical partition)。

對分割槽有一些限制:

乙個硬碟最多可以有四個主分割槽。

乙個硬碟最多可以有乙個擴充套件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是個概念,看不到的,也沒法直接使用。

乙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可以劃分為多個邏輯分割槽。

硬碟經過分割槽後,要給裡面儲存資料,還應該對硬碟進行格式化,格式化是為了對硬碟資料的儲存做乙個規範和約束。經過格式化後的主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可以用來儲存資料。

常見的檔案系統格式有:fat32、ntfs、ext3等等,不同的作業系統對檔案分割槽格式支援也不太一樣。

二、分割槽的表示

windows下:

使用「碟符」,如a、b、c、d、e……等還表示乙個分割槽。這種方法使得硬碟分割槽這一東西變得十分簡單。其中a和b是軟碟機,硬碟分割槽是從c開始編號的。

linux下:

複雜一些了。首先,它對每乙個裝置進行了命名:

ide裝置:一台pc上可以有兩個ide介面(我將其稱為第一ide、第二ide),而每個ide介面上可以接兩個ide裝置(我將其稱為主盤、從盤)。其中硬碟與光碟機都是ide裝置。linux這樣為其命名:

第一ide的主盤:/dev/hda

第一ide的從盤:/dev/hdb

第二ide的主盤:/dev/hdc

第二ide的從盤:/dev/hdd

scsi裝置:這個相對大家會陌生一些,它通常需要加上一塊scsi卡來驅動。第一塊scsi裝置稱為:/dev/sda、第二塊就是/dev/sdb……以此類推。

為什麼都有乙個「/dev」呢,這是因為,在unix/linux系統中,將所有的裝置都當做乙個檔案,放在/dev目錄下。

實際上分割槽的概念都一樣,只是linux下分割槽的檢視、檔案系統格式和常用的windows差別比較大而已。

linux硬碟分割槽

今天做了一套筆試題,裡面有一道選擇題,關於硬碟分割槽的,hda4,擴充套件分割槽。在linux 下硬碟分割槽的表示是通過hd x 或 sd x 表示的,其中 表示的是a b c x表示的數字 1 2 3 ide 硬碟在linux或者其它類unix系統的一般表示為 hd 比如hda hdb 我們可以通...

linux硬碟分割槽

把大硬碟分為小的邏輯分割槽 最多4個主分割槽,最多1個擴充套件分割槽 與主分割槽之和最大為4 擴充套件分割槽裡只能放邏輯分割槽。寫入檔案系統 windows下 fat32 fat16 ntfs linux下 ext2 ext3 ext4 劃分為4kb的資料塊 inode列表建立,inode號 ino...

linux硬碟分割槽

linux 對硬碟的操作 fdisk 磁碟管理工具,能夠觀察磁碟狀態 建立 刪除磁碟分割槽等 磁碟在linux中的對映檔案在 dev資料夾下 虛擬機器一般新增的硬碟是scsi型別的,所以對應的硬碟檔案是sdx,其中s就是scsi的簡寫,d是disk的簡寫,x代表不同的硬碟編號,比如系統只有一塊硬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