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資訊式網路社交還會有戲嗎?

2021-08-31 08:57:46 字數 1050 閱讀 5862

何謂是言論資訊式?如果要來個鮮明的對比,請看qq和豆瓣。一說豆瓣,給人的意識形態就是乙個以讀書、電影為主的乙個專業化**。說qq,就是使用者多、各種聊天資訊,展示的是一種社會型的關係。典型的有qq,人人網,微博。那麼結合前篇的《社交網路的思考》中的部分內容,來分析下三者出現的規律。

qq是在網路上最早一批的聯絡工具。最早的吸引點是可以為網路上互不相識的人提供交流的工具。我相信很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在qq上遇到乙個mm(即使是人妖);在網咖裡隔壁座的mm在上qq的那種好奇感。那麼再看現在呢,從早起的加陌生人變得很謹慎的加好友資訊。qq裡存的都是同學,朋友,同事,n年的網友。在逐漸的經歷過這種熱潮後,人們發現溝通之間的成本太高了。只是憑藉著乙個qq號碼,不知疲憊的打著「你好」「你男的,女的」這樣的招呼,因此導致了後期qq成為聯絡為主、即時資訊交流的一種工具。

或許我們想通過更少的方式知道別人的資訊,即使我們不想和他(她)交流。

facebook最早的原型是把哈佛大學裡的女孩**進行評分。即使評分的人不認識女孩也沒關係,反正我們之間是校友,意識上我們還是認識的。而且我還能看到你的**,你的資訊,你的日誌,你的**,隨著新學員的加入所注入的資訊量越滾越多。在獲取資訊上,我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然後再順理成章的匯出我和你想溝通的想法。類似這樣以型別劃分圈子,並且主動共享的的還有外國的白領社交**linkedin等等。

很多人說微博的火是他的微字,我還有另外種看法,名人+認證才是微博另乙個的精髓。作為乙個普通人來講,你周邊能有多少人關注你?你發的資訊影響能有多大?你本身的影響力又有多少?你又能堅持發多久?沒有資訊平台的支撐這個社交系統存在還有何意義?fans和名人之間又是一種新的關係圈,一種接近單向的資訊交流。fans心甘情願的接收資訊、**資訊。名人看到了這股力量,更加蓬勃的發言。微帶來了流量,而名人+認證帶來了註冊量

似乎,草根對草根(qq),現實+圈子(校內,linkedln),草根對名人+微(各種微博)已經將資訊的交叉和傳播做到淋漓盡致,那下一步的資訊交流又會是什麼呢?手機會不會帶來什麼新的關係網?在新的關係網裡,背後的關係是什麼?每個人在裡面扮演的角色時什麼?支撐的資訊平台是什麼?

微資訊社交及垂直社交引中國社交網路華麗前行

一定意義上來看,社交網路其實是源於網路社交的需要,基於此種思路,清科研究中心認為,中國社交網路的發展歷程主要呈現四種階段,如下圖所示 一 早期社交網路雛形bbs時代 從 社交網路的深層演變來看,社交網路應該是從web1.0時代的bbs層面逐漸演進。相比於e mail形態,bbs把社交網路向前推進了一...

分享小記 社交網路中的資訊傳播

第一次參加實驗室的組會,實驗室的史學長給大家簡單分享了乙個研究方向 社交網路中的資訊傳播,感覺講得非常棒。這裡簡單記錄一下這個方向的要解決的問題與解決方案。社交網路中資訊傳播的背景就是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包含複雜社會結構的社交網路對於資訊的傳播和擴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基於 口碑 效應的病毒式營銷...

大資料時代社交網路個人資訊保安問題研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產生和捕獲的資料量迅猛增長,統計資料量以pb 1024tb 級趨勢加增,我們已經邁進了大資料時代。社交網路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這個互動的時代分享自己的見聞感受,而我們通過電腦 手機等電子裝置在網上進行的每乙個操作,都被伺服器記錄了下來,社交網路中的個人資訊也成為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