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與認知層次

2021-09-26 07:06:16 字數 1949 閱讀 2877

最近下班稍微有點晚,有時候在公司旁邊吃過晚飯才回家,週三晚上下班後突然想回小區附近找點吃的或者回家自己做點,回去的路上想到可以去小區樓下乙個朋友的開小餐館,自從他開了這個店後,如果週末選擇在外面吃飯的話,大部分都在他這裡吃飯,因為是他自己選的市場上新鮮食材,小鍋小灶自己做的也很乾淨,店面裝修的風格也很貼近生活,牆上掛了些他自己畫的字畫,與他交流也很聊的來。

接近8點到他店裡,晚上店裡歇業,他在店裡畫畫,他是學美術出身的,平時的主要工作也是畫畫。吃了他做的一碗海帶蹄花面,味道還不錯。後來在聊天的過程中,他說想店面轉型做其他方面的飲食,做一些味道還不錯周圍又沒有其他店在做的,同時能夠吸引大客流的飲食。他想到的是砂鍋類的,諮詢我的建議,我平時也沒太多這方面的思考,也沒有做過相關的調研,當時感到很不好意思不能給出具體的建議。後來想想飲食也是一種產品,需要去定義、打磨、測試、反饋、提公升。使用者看到店面裝修的直觀感受、進店後選擇菜品與店員或者老闆的交流、吃起來的味道、還有座位排布、桌面布置、甚至背景**等等細節都會給到店裡用餐的人不同層次的感受,觸發使用者不同的情緒,也是產品體驗的不同層次,同時會決定他下次會不會再過來。

由此想到,自己在ninebot已經4年了,也參與了幾款有意思產品的研發工作,最近手裡正在開發的一款產品,讓我對乙個產品有了更多的認知,自己越深入參與這款產品的開發,越發現自己對於乙個產品的概念需要重新審視和深度思考。自己是技術出身,在技術開發過程中也會與產品經理有產品定義相關的交流,在我們公司其實目前技術是服務於產品的,包括技術中颱也是為各個產品線服務的。

在參與開發乙個產品的過程中,如果對這個產品的定義和意義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認知,也是很難做好做優相關的開發工作的,個人也在技術開發的過程**現過對產品定義缺乏理解而某個技術細節處理上違背了愉悅的使用者體驗。從這方面說來,其實對產品的深入理解,其實也可以認為是對人、對人性的深入理解和洞察。

產品人梁寧講到人和產品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感知層。乙個產品,你拿到它,它設計的美不美,質感怎麼樣;乙個人,你看他(她)的第一眼,這個人的身材、樣貌,言行舉止,穿衣搭配,這就是最外層的直觀感知;

第二層:角色層。乙個產品,這個產品解決了哪一類問題;乙個人,比如你遇到這個人是乙個軍人、醫生、教師、律師,你在和他打交道的時候,你就能明顯看到他身上的角色的痕跡。咱們日常和人的接觸多半都是淺層關係,因為大家上班或者出門消費都是基於角色在做彼此的交流。如果兩個人只是基於角色的對接關係,是沒有辦法達到彼此的深入了解和深層關係的。

第三層:資源層。乙個產品,這個產品與使用者的關係、產品的使用者畫像、市場環境;乙個人,可能包括乙個人的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精神資源,每個人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第四層:存在感。第五層:能力圈。這兩個層次,對於乙個產品,產品的競爭力在什麼地方,對自己存在感的定義,產品內在的價值觀;對於乙個人,就好像生存之於動物一樣,是觸發情緒和推動行動的開關。動物世界中,經常看到老虎在草原上追逐乙個動物,努力追逐後可能沒追上,肚子飢餓,生存在驅動動物奔波撕咬。動物在奔波和廝打中強健了自己的肌肉,乙個人是為了不斷地強化自己的存在感,在左衝右突里擴充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乙個人的存在感滿足了,其實他的能力就不會再擴充了。因為擴充能力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明確知道自己想成為乙個什麼樣的存在,你就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能力圈,改變自己的資源,甚至改變自己外在的樣子。

乙個產品會深入到人的不同層次,層次越深,越具有價值和競爭力。如乙個產品停留在人的感知層,那麼與深入到人們對自己存在感定義層面的產品不可同日而語。乙個產品的體驗,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同的情緒反應,有滿足、愉悅、不滿。做產品,是通過產品建立與人的關係,通過產品來服務人,本質上就是使用者是否通過你的服務得到了滿足。

之前在參加一些機械人和物聯網展會的時候,發現很多產品,描述的天花亂墜,技術怎麼怎麼厲害,但是用起來感受不好,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操作,某些功能讓人感到很牴觸,沒有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價值。有些則產品體驗上順應人的潛意識,用起來很容易上手,同時滿足了自己某一方面的需求,這種產品就讓人感到很愉悅。

同樣自己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就是在做不同的使用者對接,產生不同的使用者體驗,自己就是乙個產品,也需要從不同層次的去打磨和提公升。

認知思維 Thinking

用一句話說 思維是人對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思維 人們對現實的概括認識,思維是高階的認識過程,是以感知為基礎而發展的。它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礎上概括出來對事物現象因果關係的認識。我們看見汽車在大街上開動,汽車的形狀及在街上飛快行駛的情景在腦中得到反映,這是感知覺。但要知道汽車為什麼能開動,找出汽車的結...

學習,認知,思維

這是乙個非常巨集大的問題,平時也很少專門撰寫文章來闡述總結自己的學習,思維方法。然而,面對浩瀚如海的各類技術書籍,時刻掌握認知,學習的方法,甚至心態,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結合自身切實的學習認知方法來簡單的總結一番,純屬個人經驗。個人認為有效的學習一定是系統性的,主動性的,動態性的,當然也少不了練習。...

《產品創新與設計思維》

講師 小公尺生態鏈潤公尺科技設計合夥人 楊繼棟 課題 產品創新與設計思維 商學院要解決的問題 我是誰?我來自 我要去哪?m曲線 雙m曲線 工具型產品,在大消費時代,怎麼選出來要做拉桿箱子,1 盤面足夠大 2 選對對手 設計語言 相比於傳統製造業,網際網路公司屬於無菸產業,知識經濟 勢能大,但是具有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