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路由(動態)

2021-09-27 05:30:57 字數 2935 閱讀 9395

一、簡述

動態路由協議通過路由資訊的交換生成並維護**引擎所需的路由表。當網路拓撲結構改變時動態路由協議可以自動更新路由表,並負責決定資料傳輸最佳路徑。

在動態路由中,管理員不再需要與靜態路由一樣,手工對路由器上的路由表進行維護,而是在每台路由器上執行乙個路由協議。這個路由協議會根據路由器上的介面的配置(如ip位址的配置)及所連線的鏈路的狀態,生成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項。

二、原理

動態路由機制的運作依賴路由器的兩個基本功能:路由器之間適時的路由資訊交換,對路由表的維護: [1]

路由器之間適時地交換路由資訊。

動態路由之所以能根據網路的情況自動計算路由、選擇**路徑,是由於當網路發生變化時,路由器之間彼此交換的路由資訊會告知對方網路的這種變化,通過資訊擴散使所有路由器都能得知網路變化。

路由器根據某種路由演算法(不同的動態路由協議演算法不同)把收集到的路由資訊加工成路由表,供路由器在**ip報文時查閱。

在網路發生變化時,收集到最新的路由資訊後,路由演算法重新計算,從而可以得到最新的路由表。

需要說明的是,路由器之間的路由資訊交換在不同的路由協議中的過程和原則是不同的。交換路由資訊的最終目的在於通過路由表找到一條**ip報文的「最佳」路徑。每一種路由演算法都有其衡量「最佳」的一套原則,大多是在綜合多個特性的基礎上進行計算,這些特性有:路徑所包含的路由器結點數(hop count)、網路傳輸費用(cost)、頻寬(bandwidth)、延遲(delay)、負載(load)、可靠性(reliability)和最大傳輸單元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常見的動態路由協議有:rip、ospf、is-is、bgp、igrp/eigrp。每種路由協議的工作方式、選路原則等都有所不同。

三、常見種類簡介

rip路由協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協議)是應用較早、使用較普通的內部閘道器協議,適用於小型同類網路的乙個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資訊的傳遞。rrip有四個版本,即ripv1、ripv2、ripv2、ripv4。

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路系統的xerox 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rip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即路由器根據距離選擇路由,所以也稱為距離向量協議。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達目的地的不同路徑,並且儲存有關到達每個目的地的最少站點數的路徑資訊,除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外,任何其它資訊均予以丟棄。同時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資訊用rip協議通知相鄰的其它路由器。這樣,正確的路由資訊逐漸擴散到了全網。

rip使用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於配置。但是rip只適用於小型的同構網路,因為它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為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被標記為不可達。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資訊廣播也是造成網路的廣播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ospf路由協議

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適應大規模異構網路的互連,ospf隨之產生。它是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的內部閘道器協議工作組為ip網路而開發的一種路由協議。

ospf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需要每個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傳送鏈路狀態廣播資訊。在ospf的鏈路狀態廣播中包括所有介面資訊、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變數。利用o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須收集有關的鏈路狀態資訊,並根據一定的演算法計算出到每個節點的最短路徑。而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僅向其鄰接路由器傳送有關路由更新資訊。

與rip不同,ospf將乙個自治域再劃分為區,相應地即有兩種型別的路由選擇方式:當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區時,採用區內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區時,則採用區間路由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網路開銷,並增加了網路的穩定性。當乙個區內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時並不影響自治域內其它區路由器的正常工作,這也給網路的管理、維護帶來方便。

is-is

is-is是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的路由選擇協議,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一種路由選擇協議。isis協議主要用於都會網路和承載網。

乙個路由器是intermediate system(is),乙個主機就是end system(es)。主機和路由器之間執行的協議稱為es-is,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執行的協議稱為is-is。

is-is是一種鏈路狀態協議,實際上與tcp/ip網路中的ospf協議非常相似,它也使用hello報文尋找毗鄰節點,使用乙個傳播協議傳送鏈結資訊。

乙個非技術問題是is-is受osi約束,使得以前與ospf相比它的發展比較緩慢。但is-is在rfc方面(integrated)得到了很多的擴充套件,使得它可以比ospf更容易、更簡單地實現對新要求的支援,如ipv6、te等。

bgp和bgp-4路由協議

bgp是為tcp/ip網際網路設計的外部閘道器協議,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它既不是基於純粹的鏈路狀態演算法,也不是基於純粹的距離向量演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與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換網路可達資訊。各個自治域可以執行不同的內部閘道器協議。bgp更新資訊包括網路號/自治域路徑的成對資訊。自治域路徑包括到達某個特定網路須經過的自治域串,這些更新資訊通過tcp傳送出去,以保證傳輸的可靠性。

為了滿足internet日益擴大的需要,bgp還在不斷地發展。在最新的bgp4中,還可以將相似路由合併為一條路由。 [3]

路由表項的優先問題

在乙個路由器中,可同時配置靜態路由和一種或多種動態路由。它們各自維護的路由表都提供給**程式,但這些路由表的表項間可能會發生衝突。這種衝突可通過配置各路由表的優先順序來解決。通常靜態路由具有預設的最高優先順序,當其它路由表表項與它矛盾時,均按靜態路由**。

動態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

rip 120

igrp 100

eigrp 90 eigrp彙總路由—5;外部eigrp---170

ospf 110

bgp 200(從ibgp鄰居收到的路由) 外部bgp—20(從ebgp鄰居收到的路由)

is-is 115

未知 255

四、特點

1、無需管理員手工維護,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2、占用了網路頻寬。

3、在路由器上執行路由協議,使路由器可以自動根據網路拓樸結構的變化調整路由條目;

4、網路規模大、拓撲複雜的網路 [3]

思科高階配置 RIP動態路由配置

問題 在相對較小而且結構不變的網路中,靜態路由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它配置簡單而且不過多消耗裝置資源 動態路由協議在執行時要消耗路由器內部資源,在與其他路由器更新資訊時又會消耗網路資源 然而在大型網路中,網路非常多,而且很有可能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網路拓撲會有輕微變化。這時如果仍然採用靜態路由就非常不方...

靜態路由 動態路由

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是指由網路管理員手工配置的路由資訊。當網路的拓撲結構或鏈路的狀態發生變化時,網路管理員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關的靜態路由資訊。靜態路由資訊在預設情況下是私有的,不會傳遞給其他的路由器。當然,網管員也可以通過對路由器進行設定使之成為共享的。靜態路由一般適用於比較簡單的網路環境,在這...

靜態路由 動態路由

路由表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資料報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並將該資料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儲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資料 路由表 routing table 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資訊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