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雲我雲 兄弟夜談會 第一季 企業雲

2021-09-27 05:39:11 字數 2997 閱讀 1251

乙個傳統企業,之前養過乙個研發團隊搞基於開源專案的雲平台(比如openstack,kubernetes 和ceph),或者從一家小公司採購進來乙個雲平台。不巧,因為各種原因,自己的研發團隊解散了,或者外部的小公司倒閉了。那麼,現在這個雲平台該怎麼處理呢?如果時光倒流,允許從頭來過,這種結局有辦法能夠避免嗎? 

處理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

自己搞運維團隊,如果**有問題搞不定則找外面能提供服務的**商。其實這就是自己組建l1團隊,花錢從外面買l2和l3團隊的服務。這應該是比較靠譜的做法。畢竟運維人員一般要比研發人員成本低不少,而且隨著開源專案越來越穩定,並沒有那麼多的**上的問題。但是這有幾個前提條件:

將平台遷移到新平台。這裡面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

如果時光倒回去,假設你是決策人,要怎麼避免這個問題呢?可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考慮:

對於非關鍵業務環境(比如開發測試環境)或者管理平台(比如cmp),以及輔助系統(比如監控和日誌系統),可以自己團隊基於開源專案搞定。一來這些東西不處於核心的資料平面上,因此即使出了問題也影響不會太大;二來可以鍛鍊團隊;三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適當的定製。

如果不想或者不能或沒錢找大廠**商,那最好能做到以下幾點:

決策過程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乙個關鍵步驟是區分業務環境:

下圖也許是乙個比較合適傳統企業的架構:

1. 如果是創業公司,你要說服或者替客戶想到避免廠商鎖定問題,那麼就要求在核心組建上盡量和社群保持同步。要麼直接使用社群的,如果自己有定製的話,就同步到社群。

2. 看國外公司是如何基於開源專案做產品的,openshift 和 rancher 是兩個挺好的例子。

3. 讓產品盡量保持簡單,不是越複雜約好,因為,我個人不太看好各種 on 的架構,比如 k8s on openstack,openstack on k8s 等。想著運維壓力就頭大。

4. 如果是大廠(比如華為華三這種),可以有定製,因為大廠有能力給客戶提供長期支援。

1. 隨著公有雲越來越廣泛地被企業使用者所接納,那上雲、架構設計、運維、安全等需求將會越來越多,這是msp的業務範圍。

2. 企業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沒人管或沒人能管得了的雲平台,msp 有實力的話提供開源平台的 l2 甚至 l3 運維服務的話,將會有客戶找上門。

3. 隨著混合雲的逐步推廣,網路和安全將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重要,而這兩個東西門檻又非常高,正好這是msp的業務範圍之一。

先看看vmware這5年的股價變化趨勢:

vmware vsphere 真是功能豐富、強大、穩定、可靠,還能在購買許可證上想想辦法。

現在還有cmp,對外提供自服務介面和api,分分鐘將虛擬化環境改造為雲環境。

vmware 和 aws 都合作得那麼緊密了,其價值對於aws 來說顯而易見,對使用者來說,本地vmware 環境連上雲上vmware 環境,那使用者體驗還是相當爽的。

1. 多關注企業使用者的需求,不要埋頭寫**。一直認為開源社群應該有產品經理。當然了,有人說開源社群做的是開源專案,不是產品。如果只是玩技術,那結果很可能就是自己玩得嗨,使用者最多把你的東西放在邊緣環境或政績專案上。

2. 更加關注核心模組穩定性,一開始就保持核心模組的穩定,從而減少二次定製的需求。不要只想著做大。

3. 教育好利用你們的開源專案做產品的創業公司,他們該往什麼方向做,該如何和社群分工配合,如何幫助落地到使用者的資料中心等。

4. 對多長時間後能進企業的核心生產環境更加現實一些。

1. 多關注傳統企業吧,他們才是未來你們的客戶的主力軍,不要成天只宣傳上億併發和秒殺了,這些東西傳統企業用不上估計也懂不了。他們更加關注的是穩定性、資料安全性、跟他們自己的資料中心打通、遷移成本、是否要改應用架構才能上雲、現有運維人員能夠做得了運維、成本、能否跟現有運營平台整合等問題。

2. aws 把 vmware 拉在一起合作,把 vmware 環境搬到他們的公有雲和私有雲上,推出 outposts,這些是真正關注傳統企業的舉措。aws + vmware 其實也可以模擬為 cmp + vsphere。

3. 真正的『以使用者為中心』,是要時刻想著使用者的需求,不管自己之前說過什麼(aws 之前說私有雲不是雲,只有公有雲才是,言外之意vmware更不是雲)。現在使用者需要什麼,那就提供什麼。

1. 雲可以有多種形式,vmware + cmp 可以看做雲,私有雲其實嚴格來說不是雲,至少它缺乏雲應有的規模性和彈性,公有雲才是真正的雲。

2. 上雲不能只是資源上雲,上雲更是一種理念。如果只是把應用從物理機上遷移到虛擬機器上,這並不叫上雲。上雲至少還包括開發上雲(面向雲開發,devops,cicd等)、應用上雲(面向雲制定應用的雲上架構並進行部署)等。

3. 在做雲平台決策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對自己的業務進行分級,多少核心業務系統,多少非關鍵生產系統,多少開發環境等,然後確定不同的需求。

4. 在做雲平台決策的時候,想想做雲平台的團隊將來要是撂挑子不幹了那要怎麼辦,誰來收拾局面。如果確定了做雲的人,不管是自己人還是外面的廠商,就對他們好點,把他們當合作夥伴對待,因為他們是你出問題的時候救你命的人。

5. 算成本的時候,把養研發團隊、運維團隊、廠商支援服務的成本也一併算上。

6. 打算養研發團隊自己做雲平台的時候要想清楚,是在基礎架構層定製呢還是在管控層面定製,是不是一定要私有雲,是不是能上公有雲,團隊穩定性和成本如何,如果幾年後團隊不在了該怎麼辦。

1. 雲底層開發將來更多的會存在於大廠那裡。小的雲團隊更多依賴於開源社群,只有大廠才會有實力和業務需求養大的基礎架構研發團隊,這樣的團隊成員才有機會做真正的底層技術研發。

2. 每個雲的使用者都會需要運維人員,不管是什麼樣的客戶,連公有雲的使用者也需求運維。將來能看懂開源專案**並能修補一些簡單bug的運維人員會更有市場需求。

3. 雲運維人員要面向雲運維,以雲的理念做運維,能讓自動化工具幹的事情就不要人肉做。即使現在做的是傳統運維,有時間的時候,去考個aws的雲架構師和雲運維專家認證,會很有價值。

4. 面向業務運維,而不是面向資源運維。時刻想著從業務出發,不要一直盯著那點資源。

你雲我雲 兄弟夜談會 第三季 企業IT架構

你雲我雲 兄弟夜談會 第三季 企業it架構 你雲我雲 兄弟夜談會 第二季 5g 你雲我雲 兄弟夜談會 第一季 企業雲 主題 企業it架構 兄弟團 soa 是面向服務架構的縮寫,它是一種架構理念。早期其主要形態是企業服務匯流排esb enterprise service bus 它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內...

都是雲桌面,VDI和VOI架構你會咋選

首先,vdi的採用的是一種集中管理和集中計算的模式的,即所有的計算和資料都集中在伺服器進行統一執行的,它的優勢就在於通過vdi強大的功能可以實現伺服器集群 高可用 熱遷移 批量大型部署 桌面桌面虛擬化vdi,支援各種終端裝置的接入,在保證資料安全和支援移動辦公及桌面漫遊上既有明顯的優勢的。其次,而v...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阿里雲MVP第4期公布

自 2017 年 6 月 10 日,阿里雲宣傳mvp計畫啟動,並向全球公開招募。至今mvp已招募 4 期,160 mvp加入,來自全球 11 個國家,所屬技術領域 人工智慧 大資料 虛擬實境 運維等,分布程式設計客棧在物聯網 金融 工業製造業 基因 安全等產業鏈。第四期入選的mvp來自不同的地域,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