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35歲,年薪30萬,上個月我很慶幸被裁員了

2021-09-29 19:05:35 字數 3205 閱讀 8329

我發現,大家對「中年被裁」這件事真的有不少誤解。

前陣子有篇熱文,聊到一位35歲的男人失業後,為了不讓家人知道,他在星巴克坐了3個月。每天假裝上班,忙著寫簡歷、面試、再改簡歷。

第一條:

「 腳踏實地的做實業,搞技術就不會這樣了,下崗的都多是虛幻產業的,迎風豬飛舞,順風臉著地,高不成低不就仔細想想除了ppt啥也不會。」

第二條:

可怎麼說呢,很多事情並不能這麼一刀切。

被裁的人,不見得活在泡沫產業、不見得就是隨隨便便可替代。哪怕搞技術+不可替代5顆星的員工,依然面臨危機,甚至失業後的窘境更尷尬。

01

我前同事小瓶,在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配置管理工程師(scm),這崗位在眾多it崗位中偏小眾。

她原先是程式設計師,打算轉行產品的過程中機緣巧合地拿到這個offer。

通常而言,每個崗位都有幾個「剛需」要求,比如熟悉若干工具等。

但小瓶的工作有些特別。

既不要求掌握太多工具使用,也不用做其他scm的日常工作,她主要做3件事——

培訓新人使用公司內部開發的支撐系統。

收集大家的使用反饋,整理好發給開發團隊的產品經理。

給使用者開賬號和許可權。

小瓶職位雖然是「scm主管」,但實際上更像培訓員+需求採集員+基礎許可權配置人員的3合1混合體。

四年後,小瓶因為身體原因辭職休養了近一年。打算重回職場時,發現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首先,她屬於典型的定製型人才。同樣是配置工程師,她之前做的內容,與市場上的崗位要求是兩回事。

其次,轉行也進退兩難。

重新做程式設計師?小瓶已經4年沒寫**了,競爭力大不如前。

轉行做產品經理?雖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要知道,人人能做的事情,都逃不過「初級」兩個字,離她的預期薪酬實在太遠。

「原本還以為自己收入還可以,怎麼突然感覺失業了?切換得毫無防備啊。」小瓶苦笑道。

02

提到「中年失業」,有兩個字往往緊隨其後:轉行。

經常聽到有人問,xx歲轉行可行嗎?

其實重點放錯了,多少歲和轉行成功與否,壓根沒有直接聯絡。

馬雲、雷軍、丁磊、周航等網際網路大佬,從不同程度上說,都在中年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切換跑道。更別說村上春樹,30歲時還是爵士酒吧的老闆,一天在神宮球場旁,莫名其妙地立志要「寫出點兒像樣的東西」。

轉行的重點在於:

做匹配資源的事情。

a.匹配「行業年齡」

不少行業都是有年齡潛規則的。這並非歧視,而是客觀現實。

比如說,35歲,對碼農來說是100%純天然的「老人」,對建築師或醫生來講,那簡直就是年方二八的豆蔻年華好麼?

雖然很多文章告訴你,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我們有時也沒必要硬碰硬對吧。

b.匹配個人優勢

包括你的經驗、知識、能力、人脈等等。

前陣子有位從事物流行業的讀者問我,他29歲,認識乙個朋友是年薪60萬的演算法工程師,問自己現在轉行寫演算法有沒有可能年薪30萬?

咳咳,「年薪60萬的演算法工程師」,這和你有什麼關係呢?

許多人過分看重「行業」,而忽視了「自己」。

你首先要了解個人的特點和優勢,再花時間去了解你要去的行業,而不是到處發帖子問「行不行」。找網路資料、線上課程,去「在行」或找大v付費諮詢,好好花點錢,用1個小時,抵得上瞎折騰1個月。

轉行,說白了就是一次渡河。

乙個猛子紮進河裡,凶多吉少。你必須知道目標在哪兒、什麼方式可以過去、需要哪些代價、手裡有沒有足夠的籌碼,再一步步地實施渡河計畫,方可順利到達彼岸。

03

其實我覺得,與其以「轉行」來應對危機,不如靠「轉型」。

因為任何時候,「從0開始」,都帶著乙個自帶高亮感嘆號的艱難決定。目力所及,在改變中獲得成功的人都有個共性,那就是:

懂得借力。

借用自己已有的實力。

阿里集團人才戰略總監楊姝,碩士畢業之後,她在出版社做的是it**的文字編輯。

第一次跳槽,她選擇的是一家it行業的獵頭公司。後來,她到甲骨文,從內部招聘一路成長為甲骨文北亞區的招聘總監,再後來,負責阿里集團的招聘運營中心。

這幾份都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每一次轉型,楊姝都遵循「就近原則」。

試想一下,你今天敲**,明天說要開餐館,當然也不是不行,只是——

如果只是因為失業,想趕緊換一條路試試,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吶。

我認識乙個資深網路架構師的朋友,年薪近30萬,被公司列入「考核名單」(說白了就是待裁員的人員名單)。灰心喪氣幾天後,他冷靜地主動提出辭職。

他去做什麼呢?

到培訓機構當講師。

他原本就有在公司內部培訓的經驗,還錄製過網課,甚至手握兩家機構的培訓師認證,於是順利拿到對應的offer。同年,被評為優秀講師。

無論從收入還是發展空間,遠超從前。

聚餐時,他聊起當初要被裁員的情況,那叫個歡天喜地眉飛色舞,連聲說「幸虧當時要被裁了」,讓人哭笑不得。

一次危機,就這麼華麗轉身成乙個將優勢重新排列組合的良機。

04

平心而論,被裁員,不見得是你個人的問題。包括谷歌、亞馬遜、阿里等國內外大公司,都經歷過金融危機或大面積裁員。

但如果長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許就是一盞報警的紅燈。

特別在理。

這幾年我有個感觸,很多人是等到職業危機了,才考慮職業發展。

等到裁員了、失業了、找不到工作了,才驚覺毫無招架之力,被乙個浪潮拍倒在沙灘上。

我掏心窩子地說句:

平時多給自己準備兩把刷子,多攢點兒錢,多逛逛招聘**,哪怕多和領導以及hr朋友聊聊天,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100倍。

一來,如富蘭克林那句話,「有能力的時候,便應為將來未雨綢繆。晨光並不會整天照耀。」

二來,最有價值的技能,是懂得價值重塑。多留意周圍看起來與當下沒啥關係的東西,沒準他們就是你的新戰場

哪怕一時失業,也不用過於沮喪。晴耕雨讀,趁這個機會好好停下來,看清周圍環境與眼前的路。

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學會將目光再度聚焦到優勢上。

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紅桃皇后有句台詞:在我們這個地方,你必須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路還很長,請重上征程。

我今年23歲

我今年23 歲,在東北完成了大學,來到我們的帝都。我今年23 歲,剛到北京就直接辭掉了包吃包住的工作,提著行李走在大街上,迷茫。我今年23 歲,有幸可以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一切都是新的,新的領域,新的 理念,甚至是新的夢想,我,也開始了新的生活。我今年23 歲,每天早上 6點起床,坐加長車上下班,專...

職業規劃 30歲前如何達到年薪10萬

薪情 一路走低 時值7月,又有一批莘莘學子步上了職業生涯路,找工作的艱辛已經不再是他們談話的主題,談得更多的是即將面臨的工作,即將迎接的人生的轉折點。而對於年輕的工作一族來說,這幾年 薪情 的 又是不得不必須面對的現實。他們感嘆原來30歲前實現年薪10萬元並不如當初想像的那麼容易,競爭者太多,機會又...

35歲,轉行AI年薪100萬,牛逼的人生無需解釋

2020國內深度學習框架領域百花齊放。各大公司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框架,大大推動了深度學習的發展。深度學習儼然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給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深度學習能夠針對生產生活所面臨的複雜問題,給出高準確率 操作簡易 成本適中的解決方案。但即便如此,依然也有很多人覺得深度學習高深莫測 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