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奇普 令人驚嘆的結繩記事法

2021-09-30 01:44:13 字數 2843 閱讀 2887

☞ 歡迎來到神奇的01世界 ☜

在英語中,cord正是record的詞根,「記錄」源於「繩子」。

歷史上,不同的地區和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結繩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古老而神秘的印加帝國。這個偉大的古代文明沒有文字,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靠複雜的結繩體系記錄一切資訊。

他們的結繩,有著乙個神聖的名字——奇普。

奇普是單詞quipu或khipu的音譯,在印加帝國所用的蓋丘亞語中本身就是「繩結」和「打結」的意思。

來自kdp

奇普由一根橫著的主繩(primary cord)和垂掛於其上的密密麻麻的繩子(pendant cords)組成,我們不妨稱後者為垂繩。主繩往往較粗,充當「晾衣繩」的角色,垂繩則負責記錄資訊。根據需要,垂繩之上還可另外再繫附屬繩(subsidiaries),附屬繩上還可再繫繩,類似根上生根,一些複雜的奇普甚至掛著10~12層附屬繩,最大的奇普約由2000根繩組成。

奇普的組成結構(原圖來自kdp)

po張更簡潔的示意圖(原圖來自《signs of the inka khipu》)

現存奇普的主繩長度在10~514cm之間,展示的時候,繃直或擺成弧形,以便閱讀;儲存或運輸時,則螺旋而盤,整個奇普宛如拖把頭。

藏於秘魯拉爾科博物館的印加奇普(來自維基「quipu」詞條)

研究發現,現存最大的奇普是竟是一捲日曆,共有762根垂繩,其中730根垂繩通過距離間隔分成了24股,正好是2年、24個月、730天。

奇普上的繩子通常由棉、羊毛、駝絨等材料製成,現存的奇普多數為棉質。棉天生就有白、棕、綠等多種顏色,但遠遠滿足不了奇普的需要,印加人給繩子染上了更多顏色。這些顏色有著豐富的含義,比如黑色代表死亡或災禍、紅色代表士兵、黃色代表**、白色代表**或和平、綠色代表穀物……

藏於秘魯馬丘比丘博物館的奇普(來自維基「quipu」詞條)

這還不算完。有時,繩子的上半截和下半截會是不同顏色;有時,不同顏色兩根繩會搓成一根,宛如雙絞線,宛如理髮店門口的旋轉柱(barber's pole)。

來自kdp

奇普的繩結看似紛繁複雜,其實只用到了3種打結方式:

原圖來自《計算機技術發展史(一)》p21

奇普採用十進位制計數。

如是,奇普就可以記錄任意正整數了。

來自kdp

研究發現,每束奇普的一端往往還有乙個統計值。(來自網路)

靠這種方法,印加帝國把所有子民的年齡、食物**、軍隊數目、金銀財產、羊毛產量等資訊悉數記載,後來的西班牙殖民者感嘆道:甚至連一雙鞋都不會漏記。西班牙人也許嗅到了一絲文化威脅,在統治這個地方之後便立刻禁止了奇普的繼續使用。

奇普上所記錄的多數是資料,但也承載著人物、地點、事件這類資訊,經過編碼,同樣以數字形式呈現。這就厲害了,與現代計算機的做法幾乎一致。而相關研究已經破解出用三個數字表示的秘魯古村落名puruchuco。

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印加帝國沒有文字,或者沒有流傳下來,它是人類青銅時代幾大文明中唯一乙個沒有文字的文明。而既然奇普不光能記載數字,依靠編碼也能記載其他任何資訊,那麼奇普上的繩結本身,不就可以認為是一種文字嗎?

是的,印加帝國不光有文字,還是人類史上唯一一種立體的文字。

事實上,研究奇普的大神gary urton[1]

指出,奇普在7個方面都有著兩種狀態,比如材質(棉或毛)、搓繩的旋轉方向、打結的朝向等,可產生27即128種組合,但事實上奇普能用到24種顏色,組合數就成了26×24=1536,相當於蘇美爾人在公元1000~2023年間所使用楔形文字的總量,是埃及和瑪雅象形文本數量的兩倍還不止。以此體量形成語言綽綽有餘。

在印加,奇普就相當於現在的圖書,加之記有國家的重要事項,帝國設立了專人看管,這一職位叫做quipucamayoc(蓋丘亞語khipu kamayuq),意為「奇普專員」[2]

這張著名的quipucamayoc插圖來自2023年秘魯人的編年史《the first new chronicle and good government》,左下角擺著石子的格仔盤是印加人使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後面寫到算盤再細說。(來自視覺中國)

這個看起來很**的單詞有著五花八門的翻譯,比如「奇普統計官」、「繩結保管人」,有網友從其職能分析認為應譯作「印加帝國史官」或「印加帝國記錄官」,網遊大航海時代ol將其譯為「結繩文字統計官」,《從算盤到電腦》一書中莫名譯為「大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