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敏捷測試」 《全程軟體測試》試讀

2021-09-01 23:11:52 字數 1047 閱讀 8216

最近一段時間,「敏捷測試」成為了乙個熱門詞彙,我的朋友、包括學生也會來問我,什麼是敏捷測試?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敏捷開發這一概念的火熱。看了朱老師這本書的試讀章節,讓我也對敏捷測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那麼我也順著試讀中的內容,以我第一次開展的「敏捷測試」做乙個簡單闡述。

第一次開展敏捷測試是在我剛進入測試領域不久,在乙個小型公司的小型專案組中應用了「敏捷」這樣一種思維。那首先我要說這次的敏捷嘗試是徹底失敗的,而且我相信像我們這樣失敗的例子絕不僅僅是個例,各位看官可以繼續向下了解。當時的團隊共有六個人,乙個po,負責user story的整理,sprint的制定;乙個pm,負責整個sprint的計畫和任務分配;三名開發人員以及我。然而最終的形態是什麼呢?變成了乙個類似敏捷的瀑布式流程;由po作為需求人員,整理需求,pm進行任務的分配,開發人員只管悶聲寫**,而我,則作為最後乙個測試環節,在要「持續的交付給客戶」前進行該版本的驗收測試以及上一版的回歸測試。唯一保留下來的就是敏捷裡的「每日站立會議」,以及沒有任何文件記錄的傳統。

這樣乙個「偽敏捷」的流程裡是否有真實存在的意義?我想答案幾乎是no,反而是無休止的會議、沒有文件記錄但又逐漸缺少交流讓整個流程中走了更多彎路。後來當我真正完成了乙個敏捷流程後,回過頭來總結這次失敗的歷程,發現了大概如下幾點:

一、就像朱少民老師在書中提到的,敏捷測試要強調「自動化測試」,沒有自動化,又何來敏捷,怎樣持續的交付讓客戶滿意的軟體?擁抱需求變化,也是要依靠完善的自動化測試包括單元測試,否則所謂擁抱需求變化,只是空談。

二、敏捷強調交流,因為很少有工作文件產出。而往往在最初進行敏捷的時候,熱情猶在,交流更頻繁些,而逐漸的,大家感覺不到交流的意義,所以敏捷便成了空談。

三、測試驅動開發的思想。換言之就是單元測試是一切的基礎,而不管開發人員也好,測試人員也好,在我們專案當時都不具備或者不願意去做「額外的」單元測試工作。結果是什麼?每次提測就出現很多問題,修復這些問題佔據了大量的時間。「敏捷」又從何而來?

除了提到這三點,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存在,在這兒我只想舉這個例子告訴所以同行,無論是po、pm、開發還是測試,都要記得「敏捷」不是掛在口頭上,也不是保持幾個會議什麼的就可以搞定的,而是一種思維觀念。敏捷是大勢所趨,但是也需要充分的條件才能開展。

也談軟體測試地位

如果從理論,也就是講道理的角度去說服他人要重視測試 提高測試的地位,這純屬於扯淡的行徑,不要對這種做法抱希望。理由 1 測試本身不創造直接利潤。當然除了銷售直接創造利潤外,其它崗位都是消費崗。2 個人理解測試本身屬於支撐 服務角色 測試階段起主導作用 相對於開發人員直接 創造 了軟體來講,測試是默默...

全程軟體測試 測試型別

1.單元測試 對軟體基本組成單元進行的測試,其測試物件是軟體設計的最小單位 模組或元件,也可以是類或函式。2.整合測試 將已通過測試的單元按設計要求組合起來再進行的測試,以檢查這些單元之間的介面是否存在問題。整合測試一般是乙個逐漸加入單元進行測試的持續過程,直至所有單元被組合在一起,成功地構成完成的...

軟體測試試題

應用題 1.有乙個模組,有兩個輸入x,y 取值範圍分別是 1,1000 和 2,89 模組功能是判斷x和 y的大小,請劃分出它的等價類。2.nextdate是乙個有三個整數變數 y,m,d 的函式,分別表示年份 月份和日期的值。函式返回的是輸入日期的第二天的年份 月份和日期的值,其中 1 y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