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模式 Introduction

2021-09-05 22:53:02 字數 1420 閱讀 5119

當agile已經變成乙個貶義詞的時候,我們是要把lean變成下乙個貶義詞嗎?還是腳踏實地去做一些改進? 

在這裡,向大家推薦 james coplien 的 organizational patterns。它不是一套新的過程,一上來弄十幾個實踐,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開始結對開始 tdd 了。它也不是什麼大師思想,只有大師才能領會。它更像乙個中藥櫃,裡面列了許多藥方,更重要的是還告訴你了什麼時候用什麼藥,相關的藥有哪些,吃了藥有***的話用什麼藥去化解。 

這本書在電驢上有。國外的朋友可以去買紙版的: 

在他的主頁上有top 10 patterns: 

本來有乙個wiki的,不過現在已經掛掉了。利用web.archive.org還可以找回來。 

模式有很多。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兩個: 

第乙個是要有unity of purpose,大家必須要朝乙個方向努力。另外乙個是distribute work evenly,工作必須在所有組員之間平均分擔。不過最重要的也是最無用的,因為只要達到了這兩個狀態,基本上也沒有專案管理問題了。所以我把其他的模式都看成達到unity of purpose & distribute work evently的手段。 

關於distribute work evently這個模式特別有意思。coplien用crc卡記錄了組員的角色,職責以及互相溝通的頻率。然後標以紅黃綠的顏色表示連線強度。這個非常有意思。讓我想其了包之間的依賴。讓我想起了玩bridge遊戲時鋼鐵受力圖。也許協作問題根本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平均分攤受力吧? 

cope總結得非常好,他說軟體開發組織有多高效,主要就是取決於溝通的強度。上面那張圖就很形象地標榜出了什麼是高強度,健康的溝通。健康的人際關係網路,就是沒有瓶頸的網路。資訊能夠及時地傳達到需要的人的手上。在上面的圖我看到的是平衡負載的人際關係,沒有人是overloaded的。 

在這張圖里,我們就明顯的可以發現有人是overloaded的。在你的團隊裡有這樣人嗎?很多專案裡的專案經理,不但要管專案,管需求還要管技術,顯然是會overloaded。有的專案專門有人負責「溝通」,就是他去和客戶溝通,然後回來和程式設計師溝通,然後和qa溝通。很快,溝通就變成他的全職工作,那麼他的附加值是什麼呢?只要團隊內有這樣的overloaded的角色,他們就會變成薄弱點。一旦團隊的規模變大,外部的壓力變大,就會整體垮掉。所以,平均負載是關鍵。 

有乙個非常形象的模擬。就是bridge遊戲。這個遊戲讓你設計鋼鐵互相搭配的形狀,設計一座橋梁,然後讓汽車從上面通過。如果受壓大的鋼條就會變紅,超過負載就會斷掉。 

關於軟體質量的思考 Introduction

做軟體測試的工作有幾年了,有時會反思一下工作給自己帶來的改變,除了生活上的,發現 也有一些其他的改變。其中的一點是對質量 quality 更加敏感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夠quality的東西時很容易聯想到軟體質量上面。這大概是 某種職業病的先兆 經常和同事開玩笑說,說qa做久了,人品變差了,bug會...

機器學習系列筆記一 Introduction

機器學習的工作流程 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傳統分類 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其他分類方式 引數學習 非引數學習 以鳶尾花的資料集為例 花萼長度 花萼寬度 花瓣長度 花瓣寬度 種類5.1 3.21.4 0.2se 0 7.03.2 4.71.4 ve 1 6.33.3 62.5 vi 2 可轉換為多分類問題的任務 ...

領域邏輯的組織模式

c 領域邏輯組織可以分為三種主要的模式 事務指令碼 transaction script 領域模型 domain model 和表模組 table module 事務指令碼 transaction script 使用過程來組織業務邏輯,每個過程處理來自表現層的單個請求。大多數應用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