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遊

2021-09-06 04:34:36 字數 2597 閱讀 2241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大學的時候就聽說過"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是無意中讀書看到別人飲用的,大意是說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留在自己的身邊,而做子女的,出門在外也要牢記孝敬父母。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這句話感受如此之深。也許當時少年不識愁滋味,只希望擺脫父母的約束就好。可是現在,我常常想起回家,有時和同學朋友聊天說起來在家裡待了乙個假期,很多人都笑我過的無味,在家待那麼就幹什麼;我想也不必解釋,心裡清楚就可以了,我不想自己的想法去影響別人。

這句話寫在我的筆記本的封面上,每次看到總有衝動和愧疚的感覺,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但是對我的影響很比較深遠。許多書上或者文章的解釋是:如果要迫不得已出行,那麼必須有一定的去向。還有地方的用法是,一定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我對這句話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如果出行,那麼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不是特指某個地方,而是目標,志向的意思。"遊必有方",說得不是從小山溝到大城市就算"有方",不是說從小山村到北京,或者到國外,就值得遠離父母。有方,就要有遠大的志向,就要做有價值的事情,要去做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對得起父母的期盼,離家的艱辛。

"人孰能不老,百事當以孝為先!"所謂孝順,就是說為人子女應該對父母長輩能夠時時噓寒問暖,知道父母漸漸年老,身體條件也慢慢衰落,應該多抽出閒暇時間陪伴左右。我離開父母求學和工作加起來已經八年了,雖然每次寒暑假都會回

家;可每每想起這句話,心裡總是有些酸楚,古人說忠孝難兩全,而我雖然沒有古代那樣像帝王盡忠,也遠遠沒有到了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的高度,但是總是存在著工作和求學的矛盾。時代發展,好多人都離開家鄉到了新的地方開始自己的生活,幾世同堂的家庭慢慢的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三口之家,甚至dink家庭。一方面要工作要生存,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不再父母身邊,平時甚至一年都難得一見,思念之情無以表達。每個人都遇到同樣的問題,但是卻常常會埋藏在心裡,不願意真正去面對。後來一首《常回家看看》卻一下似乎把這種情緒都給調動起來了(雖然我不喜歡這首歌,但是這是事實;我總覺得對家的這種感情是神聖的,一些無聊的歌曲只會玷汙這種感情,所以雖然有很多思緒,而我不會輕易和別人講起來。),人們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起這件事情來了。一則街頭的公益廣告意味深長,一雙父母坐在長沙發的一角,"孩子,我們什麼都不缺,常回家看看",令人心酸的話外音和長沙發上餘出來的空間讓每乙個為人子

女的人低頭無語,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這對老人,在物質充裕但內心孤獨中企盼著兒女們回家的腳步聲!充裕的金錢,難得的美味珍饈,興師動眾的風光和排場,這都不是父母親最看重的;這些大家都明白,可是能夠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我想現在的子女雖然工作事業忙碌,卻並非日子久就忘了家中倚門盼兒歸的父母,只是抽不出時間來盡孝道;於是就用金錢和其他物質上的東西來侍奉父母,當然也有人埋怨父母嘮叨而經常找理由在外不歸。你應該知道,父母希望的只不過是子女能夠經常陪伴左右以安心,他們唯恐兒女在外面和人有所紛爭,唯恐兒女在外面生活遇到困難,甚至唯恐有不測發生。對於成功人士我很羨慕,但是對於侍奉父母左右的人我從心裡面尊重,說得偏激一點,我認為個人的事業並沒有家庭父母妻兒重要,事業可以從頭再來,親情可以補償嗎?如果自己辛苦一些、勤奮一些,這兩方面並不是矛盾的;只是沒有盡力的問題。

事實上,《論語》中對"孝"的強調,一直是從情感意義上進行說教。孝注重的是情感與精神的慰籍,而非物質的滿足。"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多承歡膝下,幫老人們捶捶背,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個**,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視無語,只靜靜的守在他們身邊,看老人額角嘴邊須臾的微笑......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時刻關切著兒女的心!這些微不足道的回報相比雙親的撫養之情、養育之恩真的是輕如鴻毛,但孝心無價,

在"孝"

的天平上,又有什麼能抵得上這靜靜守候中的綿遠深長!

我們這一代人現在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另一方面,卻又面對著孩子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上奮力打拼,常常無暇顧及到自己的尷尬處境。在當今天涯若比鄰,以旅遊業可富國興邦的世界大串連

時代, "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論。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訊難通,不像今天從南疆到北國飛機可當天打來回,"大哥大"手機遊漫全國,隨時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時遠遊在外,少說也是一年半載,萬一父母急病或緊迫有事,難以召回,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有錯過了給父母送終的遺憾。所以, "父母在,不遠遊"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時時不忘

孝敬父母的義務,在安排自己的活動時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實際情況,加以合理的調整。

但是無論科技多麼發達,技術多麼先進,聲音和影象多麼逼真,都不能替代承歡膝下的那種親情的感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真到這種時刻,無論什麼都不能挽回那種遺憾。可是如何才能解決這個矛盾呢?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不僅僅說我們要時刻記的孝敬父母,多關心父母,有機會多陪伴父母,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我們離家在外,要時刻牢記父母的期盼,記住遊必有方的準則。在外面的時間,要時刻要求自己更加認真地對待生活,心中要有分寸,不能渾渾噩噩,更不能做危害社會和他人的事情。

孔子把孝當作人的思想道德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標準。而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當中,"孝"一直是整個民族精神的支柱。"舉孝廉",孝不但成為衡量人品德的標準,甚至成為了衡量人能力,以及是否能夠做官的標準。這就說明孝不單單是讓人可以老有所終,老有所養,孝更是對每個人自身責任感,家庭責任感乃至社會責任感的一種要求和約束。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心中牢記父母的期盼,記得多孝順父母,記得自己的志向。

在父母家人的支援下

在父母家人的支援下,也是經過了多方比較,我最終選擇了北京新東方英澳留學直通車。當初做選擇的時候,就是看中了直通車課程是封閉管理 小班授課,配有導師全程陪讀 指導,講課的老師也都是一線名師。我暗下決心 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定要學出點兒成績來,才不枉此行。而事實證明,直通車帶給我的遠比我想象的多,雅思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