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19周五《象與騎象人》《瞬變》讀書筆記

2021-09-06 23:00:39 字數 4037 閱讀 5274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在他那本名為《象與騎象人》的書中模擬:我們身上情緒化的一面,就是乙隻「大象」。而我們身上理性化的一面,則是這只大象的「騎象人」。這位騎象人坐在大象的背上,享有支配權,看上去是大象的主宰者。但是事實上,這位騎象人的控制權卻是不穩固的。因為跟這只大象比較起來的話,他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每當這只6噸重的大象不願意按照他所指出的方向前進的時候,這位騎象人就會失掉主動權,並被徹底打敗。對於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來說,大象打敗騎象人,是我們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 

喬納森將自我比喻為騎象人與大象。這個比喻的靈感來自於作者騎馬的經驗。有一次作者騎馬郊遊,開始,他覺得馬是由自己控制的,很洋洋自得;突然,峰迴路轉,來到懸崖邊上的時候,他嚇傻了,忘了怎麼駕馭,而他的馬卻在他什麼也沒有做的情況下,繼續前行,並沒有失控而掉下深淵。作者一身冷汗之後,忽然有了頓悟:你坐在馬背上,似乎動動韁繩就能指揮馬轉彎,行走,前進後退,但只是馬願意聽你的時候這樣做才有效;如果馬有自己的想法,你根本沒辦法。實際上,馬很多時候並不需要你的指揮。作為一位心理學家,作者頓悟之後馬上又有了聯想:人類的自我形象不就是乙個騎在馬上的騎馬人嗎? 

接下來,作者從聯想回到了思辨,他用科學的語言對此進行了闡述。從心理學角度說,人是複合體。人不僅是心靈肉體、左腦右腦、情感理智的複合體,最重要的還是自動化系統和控制化系統的複合體。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心理受控制化和自動化兩套系統的雙重控制。是理智的,也是情感的;是有意識的,也是無意識的。也許在作者看來,人在某種程度上,不可控的傾向更為突出,於是他把馬換成了大象——控制化系統就是一名騎在大象背上的騎象人,指的就是理智,有意識、控制後的思考;除此以外的,包括內心感覺、本能反應、情緒、直覺……等等就是大象。作者的結論是:所謂的自我就是騎象人與大象的組合體。 

人生怎樣才能快樂?作者的答案是:愛與工作。這其實是前人的智慧型。佛洛伊德一百年前就說過;托爾斯泰也說過差不多的話:「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愛人,人就可以在世界上過乙個精彩的人生」。作者對此做了補充,他分析說,大部分人對工作有三種態度:差事,事業,天職。但這種劃分和工作本身沒有必然的關係。乙個公司的高管可以把工作當差事,乙個醫院的勤雜工卻可以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天職。關鍵在於:你認為工作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1. 象與騎象人的基本原理:大象(情緒)負責絕大部分工作,而騎象人(理性)僅僅扮演著顧問或者僕人的角色,只有在充滿情緒的大腦運作順暢時,我們的理性才得以運轉。 

象的層次:身體、右腦、非理性、潛意識、自動化、難於控制 

騎象人的層次:心靈、左腦、理性、意識、控制化 

2. 控制化和自動化理論:

1) 大象包含我們內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這些都是自動化系統的組成要件,而騎象人是有意識的、控制後的思考

2) 大部分的心理歷程都是自動發生,無需我們有意識去注意或者控制它,儘管我們有時候會察覺到流動的「意識流」,但是它是遵循自己的聯想規則,無需費力引導。以此相對的控制化處理過程相當費神的,我們一次只能有意識地思考一件事情,若兩者直接對抗,最終結果必定是自動化取得勝利。

3. 情緒智商:了解節制自己的感覺與慾望的能力。比如,那些能夠抵住糖果一時的**而獲得更多的糖果的小孩,並不是單靠意志力,而是運用自己有限的自制力來轉移注意力,乙個情緒智商高的人,其內心的騎象人必然技巧高超,懂得在不跟大象的意志直接起衝突的情況下,有技巧地分散大象的注意力,把大象安撫得服服帖帖。

4 為什麼大腦盡力不想某樣東西的時候,這樣念頭卻排山倒海地湧入腦海中?

1) 當控制化處理過程企圖影響大腦思考(不要想某個東西)時,它其實已立下乙個明確的目標。每當我們追求目標時,心理有一部分便會自動監控進度,以便進行必要的修正或指導目標達成與否。當目標是行動目標時(比如準時到達機場),大腦的反饋系統就會運轉良好,而目標是心理目標時,大腦反饋系統就會出問題,因此自動化處理會不斷進行自我檢查,結果這個念頭馬上跑出來。

2) 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參加宴會的腦海中的想法是「不要出醜」,自動化處理過程就會開始搜尋任何與蠢事有關的蛛絲馬跡

5 兩人對某事的意見相左時,其實是感覺在先,後來再來編理由反駁對方。大象決定對錯, 美醜,而騎象人拼湊出語句,把自己反駁的理由告訴對方,充當律師的角色。

6 只要我們能控制自己對事件的詮釋,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大多數的頓悟只是三分鐘熱度,唯一的方法就是重新訓練大象,而不是說服騎象人 

1)冥想。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專注凝神,頭腦放空。冥想就是要改變自動化思考過程,馴服你心中的大象。當你解除心中的依戀,就表示你馴服你心中的大象。 

對佛陀來說,心理依戀就像在賭輪盤一樣,是別人在轉輪盤操控這場賭局:越沉迷其中,就輸得越慘。惟一的致勝之道就是離開賭桌。離開賭桌,不去在乎人生起落的惟一方法就是:冥想,馴服不安的心。你放棄贏的快樂的同時,也就放掉了輸的痛苦,而後者絕對高於前者。 

2)認知**。沮喪的人有三種認知,即「我這個人很糟糕」,「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我的未來毫無希望」。沮喪憂鬱的人腦中的自動化思考,常充斥種種毫無建設性的灰色念頭,尤其事情出錯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 

認知**最重要的是,訓練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指出扭曲之處,之後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確的思考方式。認知**成功之處在於,它教導騎象人如何訓練大象,而不是直接跟大象說理,把大象打敗。 

只有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自動化的思考過程,才能在過程中改變自己的情緒風格。事實上,很多心理**師把認知**和行為主義所主張的技巧結合起來,創造出現今我們所稱的「認知行為**」。 

3)百憂解。百憂解是我們一般所稱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抵制劑(簡稱ssri)」類抗抑鬱症的藥物,這類藥包括:paxil, zoloft, celexa, lexapro等。百憂解先進入神經突觸,但它是選擇性地只影響使用血清素作為神經傳導的突觸。一旦進入這類神經突觸,百憂解就會抵制再吸收的過程。服用百憂解的人,腦部某些神經突觸的血清素會比較高,所以相連的神經元的反應就會比較頻繁。 

另一種有關百憂解的說法則是,百憂解提高了大腦海馬神經成長激素的濃度。因為顯現負面情感風格的人,其血液中的壓力激素濃度通常比較高,這些壓力激素一高,很容易把海馬中重要的細胞給殺死,而海馬的功能之一就是切斷會殺死自己的壓力反應。所以,顯現負面情感風格的人,其腦部的海馬可能常常受到輕微的神經傷害。 

目前我們不是很清楚百憂如何發揮效用,但我們知道它真的有效:不管是哪方面的心理疾病,如沮喪,焦慮所引起的失調,恐慌症,社交恐懼症,經期前焦慮失調症,飲食失調症及強迫症等,百憂解的效果都比安慰劑或非**性的控制組更好。 

但大眾對百憂解存在爭議主要是兩點:第一,這是抄捷徑的做法;第二,百憂解不只能舒緩症狀,有時還會改變病人的個性。 

7人格可分三個層次:最低層次即「基本物質」(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放在這上),第二層次是「個別性調適」(包括個人目標,防衛與適應機制,價值觀,信仰等),第三層次是編出「人生故事」,所謂的人生故事就是:在時間長河中,人從自己經歷的無常變化中所主觀編出來的故事,沒有這些人生無常,悲歡離合,是編不出精彩的人生故事的。 

人們在「個別性調適」這個人格層次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大抵可分成四大類:工作及成就,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宗教及精神生活,生產力(對社會的貢獻及留給社會的遺產)。 

8 人生出現危機時,我們面對危機的方法可基本分成三種:積極面對(直接採取行動解決問題),重新評估(先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再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做法),逃避(否定或逃避事件的發生,或借酗酒,毒品等來麻醉來壓抑自己的情緒反應)。 

具備基本樂觀人格特質的人(第一層次的人格特質)會發展出一套因應之道(第二層次的人格特質),兩者會在積極面對與重新評估之間交替出現。 

9 逆境後能否成長,不在於樂觀的心態本身,而在於樂觀的人很容易便能找出事件的意義。 

任何人都能從逆境中獲益,只是悲觀的人得多費點勁,有意識地採取一些步驟,通過自我引導心理慢慢走向正途。第一步,碰到逆境之前,先改變自己的認知方式;第二步,珍惜並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援網路;第三步,宗教信仰與宗教儀式能幫助我們成長,因為宗教信仰與儀式不僅直接讓我們找到事件的意義,也同時強化我們的社會支援;最後,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一旦人生出了問題,事件發生幾個月後,一定要記得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感受。一五一十的寫下事件過程,然後在做結論前,好好回答這兩個問題:這個事件為什麼會發生?我自己能從中汲取什麼好的教訓? 

10知識的分類:顯性知識(explicit)及默會知識(tacit) 

顯性知識是指我們所知的,有意識說出口的,不受時空條件限制的事實。默會衰亂是過程的(強調「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取和這類知識不需要別人幫助,而是跟個人的價值觀有關。默會知識存在於大象之中,它是大象自人生經驗中日積月累磨鍊出來的技巧。而且默會知識會隨時空環境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智慧型來自默會知識。 

2015第18周五問題即機會

問題即機會,當一切問題都不存在的時候,請問你的機會在 你能達到怎樣的境界,取決於你怎樣認識這個世界。對於問題,有人看到的是失望,有人看到的是機會 1 你有沒有試圖去改變你認為不合理的問題?1.1 你沒有嘗試,只有抱怨,那你還有什麼好說的。1.2 你嘗試了,並且改變了,恭喜你。1.3 你嘗試了,但無法...

2015第43周五知識分享會

晚上去青年路參加了wiz筆記主辦的知識分享會,感覺裡面的很多知識觀點自己都懂都知道,但是如果要自己去講也未必有晚上分享者講的好,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多講故事,結合視覺化的 講故事,最好能講自己的經歷故事,實在講不出自己的故事,就講自己聽了的哪些生動有趣好玩的故事。通過裝修談學習力的切入點很好,但感覺講的...

2014第3周五學習筆記

2014第3周五學習筆記 今天主要是思考 溝通 交流需求,晚上看到園子裡有幾篇好文章,寫一下自己從中學到的觀點和知識,而不再簡單的賦值摘錄網頁。首先第一篇,從登入框看前端頁面這篇文章,之前看標題以為這裡面應該沒多少東西,但真的看了文章才知道自己之前是多麼的無知。從中我認識到以下幾點 1.如何保持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