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薩S5D9實現UART環形緩衝

2021-09-07 20:48:16 字數 2737 閱讀 2152

佇列的常見兩種形式,普通佇列和環形佇列:

普通佇列:

環形佇列:

當有大量資料的時候,我們不能儲存所有的資料,那麼計算機處理資料的時候,只能先處理先來的,那麼處理完後呢,就會把資料釋放掉,再處理下乙個。那麼,已經處理的資料的記憶體就會被浪費掉。因為後來的資料只能往後排隊,如過要將剩餘的資料都往前移動一次,那麼效率就會低下了,肯定不現實,所以,環形佇列就出現了。

佇列頭 (head) :允許進行刪除的一端稱為隊首。

佇列尾 (tail) :允許進行插入的一端稱為隊尾。

環形佇列的實現:在計算機中,也是沒有環形的記憶體的,只不過是我們將順序的記憶體處理過,讓某一段記憶體形成環形,使他們首尾相連,簡單來說,這其實就是乙個陣列,只不過有兩個指標,乙個指向列隊頭,乙個指向列隊尾。指向列隊頭的指標(head)是緩衝區可讀的資料,指向列隊尾的指標(tail)是緩衝區可寫的資料,通過移動這兩個指標(head) &(tail)即可對緩衝區的資料進行讀寫操作了,直到緩衝區已滿(頭尾相接),將資料處理完,可以釋放掉資料,又可以進行儲存新的資料了。

實現的原理:初始化的時候,列隊頭與列隊尾都指向0,當有資料儲存的時候,資料儲存在『0』的位址空間,列隊尾指向下乙個可以儲存資料的地方『1』,再有資料來的時候,儲存資料到位址『1』,然後佇列尾指向下乙個位址『2』。當資料要進行處理的時候,肯定是先處理『0』空間的資料,也就是列隊頭的資料,處理完了資料,『0』位址空間的資料進行釋放掉,列隊頭指向下乙個可以處理資料的位址『1』。從而實現整個環形緩衝區的資料讀寫。

看圖,佇列頭就是指向已經儲存的資料,並且這個資料是待處理的。下乙個cpu處理的資料就是1;而佇列尾則指向可以進行寫資料的位址。當1處理了,就會把1釋放掉。並且把佇列頭指向2。當寫入了乙個資料6,那麼佇列尾的指標就會指向下乙個可以寫的位址。

從佇列到串列埠緩衝區的實現

串列埠環形緩衝區收發:在很多入門級教程中,我們知道的串列埠收發都是:接收乙個資料,觸發中斷,然後把資料發回來。這種處理方式是沒有緩衝的,當數量太大的時候,亦或者當資料接收太快的時候,我們來不及處理已經收到的資料,那麼,當再次收到資料的時候,就會將之前還未處理的資料覆蓋掉。那麼就會出現丟包的現象了,對我們的程式是乙個致命的創傷。

將接受的資料快取一下,讓處理的速度有些許緩衝,使得處理的速度趕得上接收的速度,上面又已經分析了普通佇列與環形佇列的優劣了,那麼我們肯定是用環形佇列來進行實現了。下面就是**的實現:

①定義乙個結構體:

typedef struct

ringbuff_t;

ringbuff_t ringbuff;

//建立乙個ringbuff的緩衝區

void ringbuff_init(void)

接收到的資料寫入ringbuff

u8 write_ringbuff(u8 data)

ringbuff.ring_buff[ringbuff.tail]=data;

ringbuff.tail = (ringbuff.tail+1)%ringbuff_len;//

防止越界非法訪問

ringbuff.lenght++;

return

true;

}

從ringbuff讀資料

u8 read_ringbuff(u8 *rdata)

*rdata = ringbuff.ring_buff[ringbuff.head];//

先進先出fifo,從緩衝區頭出

ringbuff.head = (ringbuff.head+1)%ringbuff_len;//

防止越界非法訪問

ringbuff.lenght--;

return

true;

}

對於讀寫操作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兩個:

1:判斷佇列是否為空或者滿,如果空的話,是不允許讀取資料的,返回flase。如果是滿的話,也是不允許寫入資料的,避免將已有資料覆蓋掉。那麼如果處理的速度趕不上接收的速度,可以適當增大緩衝區的大小,用空間換取時間。

2:防止指標越界非法訪問,程式有說明,需要使用者對整個緩衝區的大小進行把握。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

}

標頭檔案

#define user_ringbuff  1  //

使用環形緩衝區形式接收資料

#if user_ringbuff

/**如果使用環形緩衝形式接收串列埠資料**

*/#define ringbuff_len 200 //

定義最大接收位元組數 200

#define flase 1

#define true 0

void ringbuff_init(void

);u8 write_ringbuff(u8 data);

u8 read_ringbuff(u8 *rdata);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