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中神經網路介紹與使用

2021-09-10 19:13:51 字數 1662 閱讀 6102

人工神經網路(ann) 簡稱神經網路(nn),最早它的產生跟平行計算有關係,主要是學習生物神經元互聯觸發實現學習、完成對輸入資料的分類與識別。最基本的單元是神經元,有乙個輸入值,乙個輸出值,神經元本身根據啟用函式來說決定輸出值,最簡單例子就是感知器

上述在開始的時候通過隨機初始化生成權重,然後通過對資料x的訓練迭代更新權重直到收斂,過程表示如下:

上述就是最簡單的單個感知器工作原理。而在實際情況下,神經網路會有多個感知器,多個層級,我們把輸入資料x的層稱為輸入層,最終輸出結果的層稱為輸出層,中間各個層級統統稱為隱藏層。乙個典型的多層感知器(mlp)網路如下:

這個時候我們選擇的啟用函式就不能選擇簡單的二分類函式,opencv中支援的啟用函式有三個:

上述網路中的權重值是未知的,只有通過訓練我們才可以得到這些權重值,生成可用網路模型,opencv中支援的兩種訓練演算法分別是:

首先建立多層感知器的層數:

mat_layersizes(1, 3);

layersizes(0, 0) = data.cols;

layersizes(0, 1) = 20;

layersizes(0, 2) = responses.cols;

上面幾行**是建立乙個三層的感知器,輸入層跟資料維度有關係,隱藏層有20個神經元、最後是輸出層,一般是類別表示。

ptrnetwork = ann_mlp::create();

network->setlayersizes(layersizes);

network->setactivationfunction(ann_mlp::sigmoid_sym, 0.1, 0.1);

network->settrainmethod(ann_mlp::backprop, 0.1, 0.1);

上述**是建立神經網路,設定層數、啟用函式、訓練方法等引數。

ptrtraindata = traindata::create(data, row_sample, responses);

network->train(traindata);

上述**是建立訓練資料,執行網路訓練

opencv3.4中的sample的**演示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cv::ml;

int main()

}return 0;

}

結果

Python與神經網路0 神經網路介紹

參考 提到神經網路演算法,其實就是人工神經網路演算法neural networks ann 是一種模仿生物大腦神經的工作原理的演算法。神經網路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生物的神經元包含三部分 體細胞 軸突和樹突。樹突成樹狀,用於從接受訊號,軸突用於輸出訊號。抽象成演算法模型就是 在具體執行時,每個輸入變數...

神經網路介紹

傳統神經網路結構比較簡單,訓練時隨機初始化輸入引數,並開啟迴圈計算輸出結果,與實際結果進行比較從而得到損失函式,並更新變數使損失函式結果值極小,當達到誤差閾值時即可停止迴圈。神經網路的訓練目的是希望能夠學習到乙個模型,實現輸出乙個期望的目標值。學習的方式是在外界輸入樣本的刺激下不斷改變網路的連線權值...

卷積神經網路介紹

在深度學習出現之前,我們必須借助sift,hog等演算法提取具有良好區分性的特徵,再集合svm等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影象識別。sift對一定程度內的縮放 平移 旋轉 視角改變 亮度調整等畸變,都具有不變性。cnn作為乙個深度學習架構被提出的最初訴求,是降低對影象資料 預處理的 要求,以及避免複雜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