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2021-09-20 00:20:03 字數 4002 閱讀 6912

螢幕快照 2018-03-09 上午11.11.49.png

建構知識體系的主要體現的做法

做筆記和思維導圖...

一、才能的分類

一、才能的分類

才能的分類:街頭智慧型和科學方法

1.一類是沒看過多少書,也沒上過多少學,但卻能把一件事或乙個企業經營的很好。

2.一類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做事情擁有一套完整的科學方法的人,你問他是怎麼做的,他能給你逐一剖析,一二三步是什麼,系統而縝密。

二、為什麼要建構知識體系?

評判乙個人是否厲害,判斷的標準就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的輸出。厲害的人可以說是一名高段位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質量的輸出。而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是為了穩定高效的解決問題。
三、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前,自己要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專業領域的知識體系,這個套體系可以鑽研大師的作品得出。有了這套非常完整的專業領域知識體系後,保證了看問題的高度,然後再針對某一小塊知識進行構建。

總結下來大概有六個步驟:目標、獲取、提煉、輸出、聚合、擴充。

1.目標: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標的一種路徑

獲取知識一定是為了解決某乙個問題,或者是滿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決問題就是在樹立目標。拋開目標談構建知識體系是乙個偽命題。我們太希望找到一套速成的標準答案了,這是在中國體制教育下長期馴化出來的思維慣性,你不可能通過構建一套知識體系去打敗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問題,所以知識體系的構建一定是目標導向的。
先有人生規劃,再有清晰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就需要搭建相應的知識架構,所以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標的一種途徑。為了實現目標,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進軍哪些專業領域,在這些專業領域裡,怎麼分門別類的學習,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來。怎麼獲取知識,怎麼吸收知識,怎麼吸收,怎麼輸出,一切圍繞著目標就會非常清晰,避免做無用功。

2.獲取:上網搜、找人問、翻書看、自己做

找人問有了巨集觀的認知後,接下來就是找專業的牛人求教,這是構建認知最快的方法。如果你身邊朋友圈沒有這樣的人,你可以在牛人的微博等社交工具上勾搭,一般你做過功課提出的問題都是能得到牛人的回應的。

如果還不行,你可以花錢約,或者在知乎、付費知識問答平台上提問,以後這類經驗分享的平台會越來越多,上面的牛人領域也涉及較廣,門檻越來越低。

翻書看書是死去的人,或者是以你現有資源接觸不到的人,讀書就是在和牛人交流。書的知識一般比較系統,思考性強,可以系統的了解某個東西。可以快速瀏覽,也可以精度,甚至反覆讀,這個要根據不同的問題和書籍來定,有時也沒必要非得把一本書讀完,把書中提到和你想要問題相關的讀完就夠了。

我有時針對某個問題,就會一下買五六本甚至十幾本市面上和這個話題相關的書,基本上能涵蓋這個領域所有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去找對應的案例和方**。

自己做沒有適用所有場景的知識,也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方**,認清兩者間的差異尤為重要,而只有自己做你才能發現這點。很多知識看似通用,實則不然,很多方法和答案是在做的過程中自己悟出來的。實踐是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也是對知識的最大尊重。

3.提煉:剔除無用、理清邏輯、知識模組化

理清邏輯

同樣一位嘉賓的演講為什麼筆記俠會整理的比較好,而且有時甚至嘉賓自己都覺得整理的比他講的好,除了刪除一些語氣詞和偏離演講主題的一些話題外,就是筆記俠對內容的邏輯關係做了梳理,主次做了劃分和標記,這樣看起來就會很通暢,主次一目了然,重點不言而喻。

知識模組化

樂搏資本創始合夥人楊甯在一次內部分享中,分享了自己的一套處事哲學——「玩套路」,也就是他用同樣的一種套路輕鬆處理了很多問題,有時甚至不假思索,屢試不爽,包括自己投資的兩個獲得巨大成功的專案案例,用的都是同一種套路。這個套路其實就是模組化的知識。

我們生活中會遭遇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n,大部分人會針對每乙個問題給出乙個解決方案,其實有時可能問題1、問題2、問題3都在乙個知識體系中,只要找到底層理論,就可以把所有現象層面的問題解決掉。

所以要對知識進行模組化,最好的方式是用思維導圖把這些底層理論或方**整理出來,形成乙個又乙個的知識模組,這樣面對類似現象層面的問題時就完全可以把對應知識模組搬出來解決,面對複雜問題時就用多個知識模組。

4.輸出:強化認知、關聯重構

強化認知關聯重構

另外知識還有一種輸出方式就是關聯重構。知識不是簡單的堆積,而在於製造關聯,不然無法構成體系。李善友教授把物理中的量子力學和企業管理做了關聯輸出了網際網路思維,羅胖去年的跨年演講,仔細分析你會發現裡面的核心觀點其實是引用他人的,都可以追溯到某個人某本書的某個思想。

比如貫穿整個演講的主旨思想「用生物學的思維理解現代商業」,其實主要**於三個人的三本書,分別是visa創始人迪伊·霍克的《混序:visa與組織的未來形態》,凱文·凱利的《失控》和王東嶽的《物演通論》。

不過羅胖聰明的把這些思想和觀點進行了連線,並且和去年當下很多商業事件做了關聯,完整四個小時聽下來,大家不會覺得枯燥,反而腦洞大開。正所謂:天下知識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5.聚合:分類、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體系

想要完整的構建一套知識體系,一定要經歷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是從「理論-實踐-理論」的迴圈迭代過程。

同一領域的知識模組歸類組合到一起會形成一套知識體系,而要將多個知識體系最終融會貫通起來則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這是因為知識體系的建立由實踐和問題驅動,問題和實踐能夠分解離散原來知識模組中的點,這些點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的進行重構,然後再通過總結和歸納來思考如何從底向上抽象形成某乙個領域的完整知識體系。

對於沒有構建太多知識模組的年輕人來說,不建議一上來就參考他人的完整知識體系圖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最好先從實踐和解決問題入手構建知識模組。

由《奇葩說》團隊打造一檔語音節目最近在喜馬拉雅上賣的很火,你會發現每天的6分鐘語音都是針對某乙個場景的問題,所有的知識點最後歸納總結為演說、溝通、說服、談判、辯論五維話術能力,最終形成一套說話的知識體系,而所有的場景和知識點解決的問題都在這套說話的知識體系內。

而這套說話體系的底層理論彙總了傳播學、語言學、心理學、廣告學、商學、哲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從此可以看出科學和哲學是獲得元認知理論的兩個主要**,所以想獲得元認知最好還是看一些學術著作。

6.擴充:構建知識邊界之外的系統思維

構建知識體系的本質其實是構建系統思維,一般到這個步驟知識體系基本就已經構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維都會有邊界和漏洞,以上五個步驟可以建立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卻也會造成思維上的侷限。

對於最為平常的事物,我們非常熟悉它們,通過與它們的互動,我們構成了經驗和技能,但對它們又是無知的我們是以一種無知的方式與它們朝夕相處。它是我們「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實際上,我們都是以一種「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錯覺存活在這個世上的。

我們幾乎不去想見,那個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時又誤以為我們所遇見的都已經在掌控之中。這種錯覺,把我們鎖定在乙個狹小的智識區域,而對乙個更為廣闊的世界視而不見。

我們教育體系的三個基本特徵決定了它大多數時候只能培養出平庸之輩:

一、以「流水線」的方式培育人才

這種流水線式的人才生產方式,是一種很經濟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但往往是以磨平學生個體的興趣、才智的稜角為代價。

二、以「標準化」的方式篩選人才

有乙個概念叫「標準化考試」,就是盡量把考核的各個過程加以精密的定義,使其誤差最小、統一性最高的方法。容易被標準化考核的、確定性的知識成為了考核以及教學的重點,而很難被標準化的需要深層次思考、爭議性討論和精微把玩的東西統統被迴避了。

三、它僅滿足於傳承抽象的知識和理念

很多大學的本科教育,是以培養科研人才的預科班為思路來組織教學的,只完成了理論到理論,而少了實踐的環節。

乙個人系統思維和價值觀影響最大的是環境。絕大多數的人很難跳出自己所在家庭環境、成長歷程和生活圈子灌輸的一些理念,而後天讀的一些書、經歷的事情和所有的思考和都只是在強化他們深信不疑的價值觀的合理性。

除非經歷重大變故,人的想法其實是極其難以改變的,而我們有時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多和自己成長環境不同的人接觸,多聽一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並用乙個平和的心態去理解這些事情,是建立乙個優秀的系統思維和價值觀比較好的途徑。

如何快速構建知識體系 職場亮劍

當生活與工作的節奏無限加快的時候,一切都開始變得碎片化,尤其是知識與閱讀的攝入,然而零零散散的知識改變不了人生,幾個捧腹的段子也挽救不了職場上的一地雞毛。當我們一直碌碌無為或者即將進入乙個全新的領域時,更加凸顯了系統化知識的無窮力量。今天我們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到底如何在當今碎片化,快速化的工作與生活節...

機械人知識體系構建

1 機械人運動學 2 機械人動力學 robotics modelling,planning and control springer verlag london 2009 springer handbook of robotics 2nd robotics,vision and control fu...

個人軟體知識體系構建概論 前言

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大體總會經過這麼乙個過程,資訊 知識 理論。當我們接觸一樣陌生的東西時,會從 聲色香味觸 各個維度進行觀察,捕獲所需要的資訊,比如,水,無色無味,冬天會結成冰,加熱會沸騰形成蒸汽。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人們對獲取的資訊進行概括 抽象,形成概念,比如,水這個名詞就出現了,當所有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