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ET,更多的是阿里的人工智慧布局

2021-09-20 14:41:18 字數 2015 閱讀 2779

問:聰明的et:馬雲爸爸最近在做什麼? 答:他在布局人工智慧。

雙十一晚會上,et在全國觀眾面前玩了一把魔術,瞬間震驚了眾多吃瓜群眾,所受到的關注不亞於春晚的劉謙。在晚會結束之後,除了阿里雲官方,也有不少大牛對此魔術進行了分析。其中的秘密,既然有這麼多人急著屆時,鎂客君就不在此多加贅述了。

經過眾人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et表演的魔術其實並不太難,成功的關鍵在於魔術表演中所show出來的人工智慧技術。據阿里雲官方解密,在這場震驚全國的魔術中,et所運用到的人工智慧技術主要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智慧型語音互動。

此前,阿里巴巴也搞過類似於et變魔術的這種pr手段,而那一次的主角是螞蟻金服的「人臉識別」系統「螞可」。在這場網紅臉識別大賽裡面,人工智慧「螞可」最終以2:3的微弱劣勢輸給了「水哥」王昱珩。毫無疑問,不管是et還是螞可,其本質上都是馬雲爸爸的一種pr,而在這背後的關鍵,是阿里巴巴所專注的高深莫測的深度學習技術和大資料,再深層次,則更多的是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布局。

2023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智慧型生活事業部,全面進軍智慧型家居領域。在那之後,阿里巴巴就開始利用自己的優勢布局智慧型家居,並且,在一開始,阿里巴巴的戰略思想就與人不同。

相對於小公尺等企業試圖用自家的產品打造智慧型家居生態圈,阿里巴巴「開源」的做法顯得更為妥當。比如與魅族、海爾進行的智慧型家居合作,阿里雲向魅族手機和海爾家電提供自己所擁有的中國使用者大資料及雲端服務,不必多費力氣,就造出了乙個適合中國使用者的阿里巴巴智慧型家居生態圈,而這正是其智慧型生活部門的三大業務之一。

此後,阿里巴巴更是與中興通訊、公牛插座、優酷等眾多公司進行合作,在提供相關技術和雲端服務的基礎之上,從不同的產品進入智慧型家居,滲透各個企業所打造的智慧型家居生態圈。屆時,不管是哪家公司的智慧型家居生態圈贏得最後的勝利,阿里巴巴總會是最大的勝利者。

在2023年,阿里巴巴與傳統汽車製造商上汽簽署「網際網路汽車」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同打造網際網路汽車及其生態圈。時隔兩年,承載著雙方理念的網際網路汽車榮威 rx5於今年7月正式亮相。

此外,除了網際網路汽車,阿里巴巴還和眾多車聯網服務商進行合作,以提公升自己的車聯網服務的效能。比如德國的地圖服務商here,在該合作中,雙方將通過合作提供包括擁堵和事故在內的實時資訊,以及參考以往使用者使用的歷史記錄提供最佳路線導航等功能。

鑑於雲服務的獲利之高,微軟低下高貴的「頭顱」,成為了雲服務的巨頭之一;為了抨擊對手、爭奪雲服務市場,除了開闢出特色服務,有些雲服務提供商更是惡言相向,比如之前打的火熱的亞馬遜和甲骨文。

既然雲服務這塊肉如此之香,作為中國的科技巨頭之一,阿里巴巴又怎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根據idc發布的2023年中國公有雲計算報告中,在iaas市場,阿里雲以31%的市場份額拔得國內雲服務市場的頭籌。此外,借助於與各行企業的合作,阿里雲獲得了更多的參考資料,這些資料讓其對阿里雲平台之中所提供的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訓練,以提高效能更好的服務客戶,而這也是阿里雲擴大市場的一大關鍵所在。

除了智慧型家居、車聯網、雲服務等等,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和大資料,在購物、城市管理以及各項具體技術方面,阿里巴巴都以迅猛的勢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借助於**、支付寶等軟硬體,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滲透人們上獲得方方面面。

如今,人們對於人工智慧越來越關注。在一些效能和細節方面,當前的人工智慧技術或許還不能完全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完美的代替人類一些工作,更多的是擔當乙個助手進行從旁協助。但是,隨著人們對於技術的無限探索,我們應該相信,人工智慧是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的。

2016-11-13 01:01

韓璐

人工智慧的盡頭是人工?

人工智慧的盡頭是人工?除了定期上街執勤需要外,乙個深層次的原因是,人工智慧並不能百分之百包打天下。更極端情況下,人工智慧的盡頭可能是人工。何出此言呢?其一原因是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評價準則。這裡談論兩個指標,漏檢率和誤報率。第乙個指標,漏檢率是指本應發現卻未被演算法發現的問題,俗稱假陰性。以交通違章為例...

人工智慧發展的要素是什麼,人工智慧市場的人才現狀

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中心之一,但面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隨著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公司開設機械人或者人工智慧業務分部,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類專業人才正在變得炙手可熱,人才 也是水漲船高。甚至在矽谷,剛畢業的人工智慧領域博士能拿到超過百萬美元的年薪。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崗位,主流年薪也在30 60萬...

知道什麼是人工智慧正規化,普及人工智慧的應用。

雖然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們似乎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研究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但人工智慧在企業中的應用仍然比較低。根據一些研究,只有20 左右的公司在嘗試使用人工智慧。大多數公司才開始涉足人工智慧。新的資訊時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知識,而我們目前缺少很多專家。圍繞著人工智慧有很多恐懼和炒作,為了了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