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l7儲存結構與磁碟劃分

2021-09-22 12:19:19 字數 4748 閱讀 9055

/boot 開機所需檔案—核心、開機選單以及所需配置檔案等

/dev 以檔案形式存放任何裝置與介面 #

/etc 配置檔案 #

/home 使用者家目錄 #

/bin 存放單使用者模式下還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開機時用到的函式庫,以及/bin 與/sbin 下面的命令要呼叫的函式

/sbin 開機過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於掛載裝置檔案的目錄 #

/opt 放置第三方的軟體

/root 系統管理員的家目錄 #

/srv 一些網路服務的資料檔案目錄

/tmp 任何人均可使用的「共享」臨時目錄

/proc 虛擬檔案系統,例如系統核心、程序、外部裝置及網路狀態等 #

/usr/local 使用者自行安裝的軟體 #

/usr/sbin linux 系統開機時不會使用到的軟體/命令/指令碼

/usr/share 幫助與說明檔案,也可放置共享檔案 #

/var 主要存放經常變化的檔案,如日誌 #

/lost+found 當檔案系統發生錯誤時,將一些丟失的檔案片段存放在這裡

常見的硬體裝置及其檔名稱

ide 裝置 /dev/hd[a-d]

scsi/sata/u 盤 /dev/sd[a-p]

軟碟機 /dev/fd[0-1]

印表機 /dev/lp[0-15]

光碟機 /dev/cdrom

滑鼠 /dev/mouse

磁帶機 /dev/st0 或/dev/ht0

系統採用 a~p 來代表 16 塊不同的硬碟(預設從 a 開始分配),而且硬碟的分割槽編號也很有講究:

➢ 主分割槽或擴充套件分割槽的編號從 1 開始,到 4 結束;

➢ 邏輯分割槽從編號 5 開始。

主分割槽不能超過 4 個

用於掛載檔案系統,格式為「mount 檔案系統 掛載目錄」

mount 命令中的引數以及作用

-a 掛載所有在/etc/fstab 中定義的檔案系統 ,執行後自動檢查

/etc/fstab 檔案中有無疏漏被掛載的裝置檔案,如果有,則進行自動掛載操作

-t 指定檔案系統的型別

例如,要把裝置/dev/sdb2 掛載到/backup 目錄:

mount /dev/sdb2 /backup # 重啟後掛載就會失效

#永久配置

把掛載資訊按照指定的填寫格式

「裝置檔案 掛載目錄 格式型別 許可權選項 是否備份 是否自檢」

寫入到 /etc/fstab 檔案中

#用於掛載資訊的指定填寫格式中,各字段所表示的意義

裝置檔案 一 般 為 設 備 的 路 徑 + 設 備 名 稱 , 也 可 以 寫 唯 一 識 別 碼 ( uuid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掛載目錄 指定要掛載到的目錄,需在掛載前建立好

格式型別 指定檔案系統的格式,比如 ext3、 ext4、 xfs、 swap、 iso9660(此為光碟裝置)等

許可權選項 若設定為 defaults,則預設許可權為: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是否備份 若為 1 則開機後使用 dump 進行磁碟備份,為 0 則不備份

是否自檢 若為 1 則開機後自動進行磁碟自檢,為 0 則不自檢

#例如:

將檔案系統為 ext4 的硬體裝置/dev/sdb2 在開機後自動掛載到/backup 目錄上,並保持預設許可權且無需開機自檢

vim /etc/fstab

/dev/sdb2 /backup ext4 defaults 0 0

umount 命令

umount [掛載點/裝置檔案]

umount /dev/sdb2

#操作思路:首先需要在虛擬機器中模擬新增入一塊新的硬碟儲存裝置,然後再進行分割槽、格式化、掛載等操作,最後通過檢查系統的掛載狀態並真實地使用硬碟來驗證硬碟裝置是否成功新增

現在虛擬機器中新增乙個新的虛擬硬碟

fdisk 命令

"fdisk [磁碟名稱]",它提供了集新增、刪除、轉換分割槽等功能於一身的「一站式分割槽服務」

互動式#fdisk 命令中的引數以及作用

m 檢視全部可用的引數

n 新增新的分割槽

d 刪除某個分割槽資訊

l 列出所有可用的分割槽型別

t 改變某個分割槽的型別

p 檢視分割槽資訊

w 儲存並退出

q 不儲存直接退出

===在確認建立乙個主分割槽後,系統要求您先輸入主分割槽的編號。我們在前文得知,主分割槽的編

號範圍是 1~4,因此這裡輸入預設的 1 就可以了.

接下來系統會提示定義起始的扇區位置,這不

需要改動,我們敲擊回車鍵保留預設設定即可,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最靠前的空閒扇區的位置。最

後,系統會要求定義分割槽的結束扇區位置,這其實就是要去定義整個分割槽的大小是多少。我們不

用去計算扇區的個數,只需要輸入+2g 即可建立出乙個容量為 2gb 的硬碟分割槽

敲擊引數 w 後回車,這樣分割槽資訊才是真正的寫入成功啦

===使用 file 命令檢視該檔案的屬性,

file /dev/sdb1

可以輸入 partprobe 命令手動將分割槽資訊同步到核心,而且一般推薦連續

兩次執行該命令,效果會更好。如果使用這個命令都無法解決問題,那麼就重啟計算機吧

partprobe

partprobe

file /dev/sdb1

===mkfs

如果硬體儲存裝置沒有進行格式化,則 linux 系統無法得知怎麼在其上寫入資料。因此,

在對儲存裝置進行分割槽後還需要進行格式化操作。在 linux 系統中用於格式化操作的命令是

mkfs。這條命令很有意思,因為在 shell 終端中輸入 mkfs 名後再敲擊兩下用於補齊命令的 tab鍵

mkfs.檔案型別名稱

#例如:

要格式分割槽為 xfs 的檔案系統

mkfs.xfs /dev/sdb1

===掛載並使用儲存裝置

步驟:首先是建立乙個用於掛載裝置的掛載點目錄;

然後使用 mount 命

令將儲存裝置與掛載點進行關聯;

最後使用 df -h 命令來檢視掛載狀態和硬碟使用量資訊。

mkdir /newfs

mount /dev/sdb1 /newfs/

df -h

du 命令

檢視檔案資料佔用量

格式為「du [選項] [檔案]」

du -sh /* 命令 來檢視在 linux 系統根目錄下所有一級目錄分別占用的空間大小

為了解決真實物理記憶體不足的問題     ,

通過在硬碟中預先劃分一定的空間,然後將把記憶體中暫時不常用的資料臨時存放到硬碟中,以便騰出物理記憶體空間讓更活躍的程式服務來使用的技術

#交換分割槽的劃分建議:在生產環境中,交換分割槽的

大小一般為真實物理記憶體的 1.5~2 倍,為了讓大家更明顯地感受交換分割槽空間的變化,這裡

取出乙個大小為 5gb 的主分割槽作為交換分割槽資源。在分割槽建立完畢後儲存並退出即可:

==swap 分割槽專用的格式化命令 mkswap

mkswap /dev/sdb2

使用 swapon 命令把準備好的 swap 分割槽裝置正式掛載到系統中。

swapon /dev/sdb5

free -m 檢視交換分割槽的大小變化

vim /etc/fstab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介紹

quota -- 限制每個人能夠使用的磁碟容量

inode 個數

isoft # 只是警告提醒,日誌

ihard # 強制限制

block 容量

defaults

xfs_uquota

#

xfs_uquota -x -c 'limit bsoft=3m bhard=6m isoft=3 ihard=6 xps' /boot

edquota 修改配額

edquota xps
ln 命令

格式為「ln [選項] 目標

#引數-s 建立「符號鏈結」(如果不帶-s 引數,則預設建立硬鏈結)

-f 強制建立檔案或目錄的鏈結

-i 覆蓋前先詢問

-v 顯示建立鏈結的過程

#硬連線 -> 原始檔刪除也沒事

-rw-r--r--. 1 root root 813 apr 15  2014 yum.conf

. -> facl +

1 多少塊

813 占用實際大小

apr 15 2014 最後修改檔案的時間

儲存結構與磁碟劃分

一切從 開始 linux系統中的一切檔案都是從 根 目錄開始的,並按照檔案系統層次化標準 fhs 採用樹形結構來存放檔案,以及定義了常見目錄的用途。另外,linux系統中的檔案和目錄名稱是嚴格區分大小寫的。例如,root root root root均代表不同的目錄,並且檔名稱中不得包含斜槓 掛載硬...

儲存結構與磁碟劃分

linux系統中常見的目錄名稱以及相應內容 目錄名稱 應放置檔案的內容 boot 開機所需檔案 核心 開機選單以及所需配置檔案等 dev 以檔案形式存放任何裝置與介面 etc 配置檔案 home 使用者主目錄 bin 存放單使用者模式下還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開機時用到的函式庫,以及 bin與 s...

Linux 儲存結構與磁碟劃分

主要常見的目錄定義 1.boot 開機所需檔案 核心,開機選單及所需配置檔案 2.dev 任何裝置與介面都以檔案形式存放在這目錄 3.etc 配置檔案 4.home 使用者主目錄 5.bin 單使用者維護模式下還能夠被操作的命令 6.lib 開機時用到的函式庫及 bin與 sbin下面命令要呼叫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