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精益用研之道 一次完整的調研必經的三個階段

2021-09-22 12:42:30 字數 4016 閱讀 3937

精者,精進也。益者,好也。通過精進的思考、修煉和實踐,把事情做好,這是我對精益的理解。本篇結合工作中的思考與實踐,簡談精益用研之道,以饗讀者。

一、用研定位

大到國家,小到乙個崗位,都涉及定位。傳統用研基本都是心理學、社會學專業人士,而我作為非用研對口專業(工商管理)的研究人員,在全價值鏈研究視角的指導下,我對用研的定位概括為我是誰、做什麼和提供什麼三方面。

我們是誰呢?

我們是設計者、執行者與觀察者。這裡的設計者不是設計師,而是設計一套研究方法、招募策略、問答話術,甚至是新專案方向和商業模式,從使用者中、從市場裡找到有價值的資訊為我所用,幫助我們更好地創造價值。執行者,我們是將軍的勇士,是衝在調研一線的陷陣士,挖不到價值誓不休。觀察者,我們對內審視研究策略,對外洞察市場和使用者心理。

我們做什麼呢?

當然是圍繞用研兩大天職開展工作,優化產品或給產品指路。通常是需求調研和競品分析,新專案探索時候也會做市場規模、業務模式設計等方面的工作。

我們提供什麼呢?

通過洞察使用者的反饋、優秀競品踩過的坑或成功關鍵、市場的發展態勢等,為干係人提供參考、啟發、依據和策略。

本篇既談精益使用者研究,必涉及使用者研究的流程、要點和常見問題。結合***、遊戲、新專案探索多個實踐專案經歷和總結思考,剖析調研流程,為從業者提供行之有效的實操指南。

一次完整的調研必經的三個階段——調研前、調研中、調研後。下文將照此順序詳細闡述子流程的關鍵點和注意事項。

二、調研前

孫子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調研活動也是一樣,一次有價值的調研往往是事前謀劃好並周密實施的。按照常規工序,調研前的子工作型別有:第一次需求溝通、對標案例體驗與分析、第二次需求溝通、調研計畫制定。其中,對標案例體驗與分析是可選項,適用於競品分析或新專案探索。

孫子又說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不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了解專案是新專案探索中的第一步。

怎麼了解專案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秉承兼顧效率和資訊有效性的原則,將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為以下四步,供你參考:

商業模式分析,可使用商業模式畫布進行梳理。

商業畫布是通用的商業模式梳理工具,按照以下順序梳理邏輯:

首先給自己的企業做乙個定位,然後要了解你的目標使用者群,確定他們的需求以及目前存在的痛點;接下來你要考慮如何接觸到他們,和他們保持怎樣的關係;最後是你憑什麼盈利,憑藉什麼籌碼和方式來實現盈利,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合作夥伴。當然,需要綜合考量成本結構和盈利目標,來設定乙個雙方都接受的**。具體的介紹和應用可以參考此前文章《怎麼讓研究更有價值——全價值鏈研究員的思考與實踐》。

第三步:了解同類企業商業模式。

第四步:對比分析,提取對標案例成功的關鍵因素。

通過專案了解和對標案例體驗分析還不能夠做到對需求的全面把握,專案組內需要進行二次溝通。

那麼,怎麼做好二次溝通呢?

也許因為混了幾年社會,我們很多人在溝通的時候不能直面自己的無知,怕暴露問題,更有甚者將自己偏頗的言論強加於人,忘記了溝通的目的是確認需求、解決問題,而不是證明自己智商碾壓眾人。筆者自己也偶爾犯這樣的錯誤,從橋水掌門人ray dalio的《原則》一書中深受啟發,便將「開放、求真」作為溝通中的原則。同時,將二次溝通中的溝通物件概括為四點:

對標案例成功關鍵因素的交流;

我方業務路徑和關鍵點;

一期調研的關鍵點;

疑惑之處。

充分了解專案和調研需求後,著手制定調研計畫。

怎麼做好調研計畫呢?

何為計畫?很多朋友對計畫的理解不夠。計畫包括了計畫工作和計畫形式,簡單說計畫是指做什麼、誰來做、做多久、怎麼做等一系列問題,可以採用「5w2h1e」方法來分析。如下:

what(什麼)——計畫的目的、內容;需求背景是什麼。

who(誰)——計畫的相關人員;調研的總負責人,協作方、精準招募物件 。

where(何處)——計畫的實施場所;調研的實施場所,使用者的招募渠道。

when(何時)——計畫實施的時間範圍;招募、訪談、階段結論、報告分享的時間節點。

how(如何)——計畫的方法和運轉實施;調研方法的選擇。

effect(效果)——**計畫實施的結果、效果。預期的調研結論。

how much(多少)——計畫的預算;調研的經費預算。

why(為什麼)——計畫的緣由、前景;為什麼選擇這些人群、為什麼選這種方法、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預期。

制定調研計畫後,就進入調研階段。

三、調研中

使用者訪談、問卷調研和競品分析是常見的三種調研形式。不同的調研型別,需要注意的要點不盡相同。

怎麼做好使用者訪談?

高度重視訪談提綱——提綱是訪談綱領,對核心問題加以標註。訪談提綱是訪談的指導綱領和地圖,訪談實施之前需認真思考訪談提綱的邏輯,甚至預先推演。

抓重點——時刻牢記調研的關鍵點,抓主要矛盾。對於使用者的種種,我們總是想全面了解,最後卻是一點都沒了解透。整個訪談過程中,一定要圍繞主要矛盾開展,不可貪多求全。

循循善引——多傾聽,適當引導,了解清楚關鍵問題。訪談的關鍵在於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真實情況;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訴求和問題所在。多傾聽,適度引導必不可少。

敏捷訪談——前兩次訪談後優化訪談提綱,訪談記錄當天發出。「謀莫難於周密」,正式訪談之前謀劃的提綱在訪談中可能會暴露或缺或多的情況,結合前兩次訪談可實現提綱的調整優化。同時將訪談記錄傳送給專案同事,讓他們協助優化。

旁聽制——邀請專案組同事參加旁聽。所有的調研成果中,最沒價值的就是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沒有現場語境。關於使用者的一切秘密都在現場,邀請專案組同事,尤其是產品同學,幫助其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反饋大有裨益。

除了使用者訪談,另外一種常見的調研形式當是問卷了。

怎麼做好問卷調研呢?

鑑於問卷調研掩蓋觀念形成的過程,而消費者的觀念和行為又是調研的重中之重,且很多時候問卷的設計又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是錯誤。記得不久前,在朋友圈見到一位一線網際網路大廠的用研同行,做了一次為新產品命名徵集問卷,事後和她交流了解都乃不得已而為之。錯誤的問題決定了錯誤的調研。命名怎麼能讓別人投票決定呢?這不是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使用者嗎?命名就是投資,命名就是節省成本,這麼重大的事情怎麼能讓不知情的使用者來投票決定呢!雖然不青睞於問卷這種形式,在實踐中也總結了如下要點,供你參考:

抓核心、理邏輯、給動力、做計算、動態調整。

抓核心——圍繞問卷要解決的主要矛盾,避免貪多求全。

理邏輯——選項間的關係、問題間的邏輯關係 。

給動力——適度**,兼顧成本。

做計算——投放前對**情況做測算,可採取敏捷投放。

動態調整——根據**情況調整投放。

3. 怎麼做好競品分析?

訪競品如當間諜,核心理念和對標案例的體驗分析一致。

確定目的和計畫——確定競品分析的主要目的、擬定競品分析計畫 。

四、調研後

考慮到資訊及時性和有效性,需第一時間將調研結論傳送給專案組同事。

那麼,怎麼寫好初步結論?

開頭:dear all,

***訪談已經告一段落,訪談初步結論如下:

訪談概況:

此處寫訪招募、訪談情況

主要訪談結論如下:

結論一:

1)分結論1

2)分結論2

3)分結論3

以上為本次訪談的主要結論,詳細內容會在後續的調研報告中分享,屆時邀請大家參加(可註明預期分享時間)

若有未傳送干係人,請幫忙**。

感謝!然後接下來是正式調研報告。

那麼,怎麼寫好調研報告呢?

好的調研報告取決於調研提綱+訪談過程+歸納分析,並且一定要結合專案實際情況提出可落地的建設性意見。

調研報告框架源於調研提綱,又高於提綱。典型的三種框架如下:

調研概述、結論、建議、分結論、附錄。

調研概述、結論、分結論、建議、附錄。

調研概述、分結論、結論、建議、附錄。

對於容易接受的結論或熟悉的專案,建議結論先行,再分點闡述分結論;若結論的得出需要以分結論作為依據鋪墊或是推導,建議先敘述分結論,再得出總結論和建議。

要求:重點突出、建議落地、事後跟進。

最後是建議落地跟進和新需求溝通,然後重複整個調研過程。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本篇對精益使用者研究的流程、要點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闡述,相信對你有幫助。

敏捷之看板 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最重要的兩個理念就是準時化和自働化,由看板為實踐工具,最終能夠達到高質量 低成本及快速響應。首先擺在大家面前的就有乙個問題,什麼是看板,它和看板牆又是什麼關係?之所以把這個問題一開始就丟擲來是因為看板的 板 字,很容易讓人產生困惑。既然是個板子,那因該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物理卡牆,就是因為這點...

簡談邏輯思維之演繹

1.概念 人類認識活動,總是先接觸到個別事物,而後推及一般,又從一般推及個別,如此迴圈往復,使認識不斷深化。歸納就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則是從一般到個別。2.演繹 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三段論 由大前提 小前提 結論三部分組成乙個 連珠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 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場合 結論是將特殊場合...

簡談mysql索引之聯合索引

我們程式設計師日常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聯合索引,基本上索引優化就是優化這一塊。講聯合索引,一定要扯上最左匹配原則。不廢話,直接進入正文。注 本文是在innodb的基礎上討論和實驗的。所謂最左原則指的就是如果你的 sql 語句中用到了聯合索引中的最左邊的索引,那麼這條 sql 語句就可以利用這個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