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的「跳槽」

2021-09-22 19:18:50 字數 1672 閱讀 8726

現實中不難發現「越是高階人才,適合的機會就越少」的現象。身處金字塔中上層的人員,無論是職位還是薪水,起點都很高,這客觀上造成適合的職位機會少,職業路徑轉換成本過高等問題。我個人認為,it技術高層人士,如果要跳槽,務必要注意三宜和三忌。

忌「病急亂投醫」,宜「方法得當」

公升遷至較高職位的人,大多都多年不找工作了,求職技能基本退化,在客觀情況發生變化( 如公司裁員)不得不求職時,能想到的方法無非三種--熟人推薦、獵頭和網上投簡歷。基於多年的經驗,建議是「不要病急亂投醫」,即:不在網上公開具體簡歷;慎重地發簡歷給hr;同時方法要得當,即:主動關注業內動態、第一時間放出訊息、擅於運用各種sns工具。

在網上公開自己的簡歷,比如把自己的資訊放入三大招聘**的簡歷庫中,這種方法對初級人才很有效,但多半會讓高階人才失去很多不錯的機會。資深hr認為:「公司很少從招聘**直接找高階人才,他們認為這種渠道可信度太低;二來hr也不會過分關注網上有簡歷的候選人。一旦簡歷公布在網上,公司裡hr也能輕易找到候選人並約其面試。如果hr也推薦同一位候選人,只能說明自己做單能力差。」

此外, 高層人士找工作也要小心謹慎,學會判斷和辨別機會。「方法得當」是應該遵循的主要原則。首先是未雨綢繆,主動關注業內資訊,多結交朋友,甚至有可能是潛在老闆,這樣在有跳槽需求時也可以主動聯絡。其次是在決定離職時,盡早放出有意求職的訊息,這既給目前公司乙個考慮的機會,又給尋找新東家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最後,跟上時代、擅長運用新的工具和手段也不失為好方法。

在求職這件事上,越是情況緊急越要沉穩,「每臨大事有靜氣,處變不驚」。核心方法就是多溝通,讓資訊保持順暢,再加上正確的努力,相信成功不會太遠。

忌「出賣情報」,宜「看清本質」

求職的本質是個簡單多次博弈的過程,因此擺正心態最重要。現實中,很多職位在專案經理以上的人員,在求職時往往呈現出兩個極端:一開始認為自己價值不菲,碰壁後又轉認為自己價值不高。其實,每個人的經驗能力都是客觀存在的,自始至終他們的價值都沒有變過,有變化的只是他們的心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不盲動,在認清自身價值的同時,給自己設定能力、價值相匹配的目標。

古代打仗時有個習慣,即很少重用叛將。究其原因多半是新主公認為叛將不能守節,有一叛再叛的可能,職場上其實有類似現象。對此高階人才應該尤其注意,入職新機會的前提是不傷害老東家,否則最後極可能落個被新東家猜忌、老東家也得罪的局面。

忌「臨時抱佛腳」,宜「平時重積累」

獵頭們認為,即便是平時私交很好的候選人,在需要換工作時,作為資深獵頭的朋友也很難保證一定能幫上忙。另外可以請朋友推薦,但也不能完全指望朋友推薦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因為求職時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也許是沒有適合的職位,也許是人員不適合,甚至平時要拉我們加盟的朋友會突然消失等等,但同時,也許某個不太熟悉的朋友卻會提供有效的機會。因此平時做好積累,能伸手幫助別人時盡量不要推託,多結交業內資深人士。也許他們不能直接提供職位,但是他們給我們的職業建議和透露的業內訊息,可能比實際工作機會更有意義和價值。

臨時抱佛腳,佛腳肯定是涼的,這句話也可用來形容「平時不做準備, 臨時倉惶求救」的狀態。既然不能指望網上直接投簡歷找到工作,朋友介紹應該是個主要途徑。哪些朋友能給我們提供有用資訊,哪些朋友只是敷衍我們了事,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日常的所作所為決定的。如果我們能在自己順風順水時留心幫助朋友,那麼很有可能在我們需要新機會的時候,朋友們也會伸出援手,所謂「行春風才能望秋雨」。

總之,方法得當、擺正心態、注重平時積累,跳槽轉職就不再是難題。

關於基礎,不得不說

最近遇到好多問題,都與基本概念相關。忍不住,就想多說幾句。研究生面試,我出了乙個問題,乙個100khz的方波訊號,幅度大約是幾伏的數量級,想測量其有效值,用什麼儀器,怎麼測?多數學生一臉茫然,搞的我不好意思,慚愧題目是不是太難了。我急了,問學生,乙個1.5v的電池,其電壓有效值是多少?學生問我,直流...

ios icon 不得不說的故事

圖示是ios程式包所必需的組成部分。如果你沒有提供程式所需的各種尺寸的圖示,程式上傳發布時可能會無法通過驗證。ios程式為兼顧不同的應用場景,定義了多個不同規格的圖示,並以不同的命名區分 圖示名稱 大小圓角 用途必需 icon.png 57 x 57 10px 用於程式商店和在iphone ipod...

不得不說之用例設計

自動化測試用例如何設計,對於新手來說也是比較難理解的問題。不少新手剛剛掌握了寫指令碼的能力,一上來就拿著功能測試用例一條一條的轉化成自動化用例。在寫的過程中,會發現諸多問題,例如,指令碼中重複 很多,乙個指令碼的執行結果影響到另乙個指令碼的執行,有些功能用例很難轉化成自動化用例等。站在使用者角度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