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23年這麼拼命工作,卻擺脫不了「窮」

2021-10-01 20:03:32 字數 1554 閱讀 6987

進入社會後,年輕的人們一開始都是鉚足幹勁力爭上游,但是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時間很容易會讓你看清現實:社會裡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

明明工作得很賣力了,很努力了,但是定的目標卻沒完成,賺錢也沒賺夠還得倒貼,小金庫空空如也,整個人也心力憔悴,付出很多卻成了瞎忙活。

在朋友圈看到別人為了提公升自己,拼命閱讀打卡,你的業餘時間卻都用來處理工作;過年回家被催婚的你,從理想型被問到二胎問題的現實問題,除了回一句「太忙」也找不到別的藉口。

年後參加同學會,發現原來成績遠不如你的同學,現在自己創業成了老闆,全款買了房和車,把所有時間花在工作上的你卻在擔心在30歲可能會出現的職場動盪。

經歷了這些的你,也許會感嘆命運不公,再怎麼努力卻做了無用功。或許你的確該停下來梳理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窮忙困境「。

「無目的的付出勞動,投入多產出少,每天都在被動的忙。」這是「窮忙族」們生活的常態,每天忙忙碌碌卻成效甚少,既不見能力增長,也不見薪水增長。如果一直維持在這種狀態,發現越忙越沒有進步,倒不如停下來做一做減法,把目標理一理。

但往往很多人卻並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窮忙,他們會把自己的忙碌歸因於上班時長、工作強度高以及那些生活中突發的小事,比如今晚去聚會一下,明天參加乙個展會,大後天去唱咖啡。

有人忙忙碌碌卻一直沒有清晰的自我規劃,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乾脆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跟著別人一樣的忙,這樣既沒有發揮自己的長處,也沒有目標,幾年過去了還是沒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向。

有些人在忙的過程中的確也賺到了錢,但他們卻一直存不到錢。每月的房租和止不住的「買買買」讓他們成為穩穩的月光族,嚴重的時候還得借外債扛到發工資那天。

「今年一定要賺錢!」、「這次考試一定要考過!」每年年初都跟著立的標桿卻每年都達不成指標,於是「今年」成了「下一年」,「這次」成了「下一次」。

或許你無法改變上班時長、工作強度,但你可以選擇提高個人效率,學會從工作的細小事裡偷時間。一天省出幾十分鐘,你可以讀書、健身,考慮下終身大事,或者認識一下自己的長處,進而揚長避短。

很多高效率的書中教給我們乙個訣竅:「10:90法則」。把工作前10%的時間用來制訂計畫、組織工作,實際完成這項工作時會節約90%的時間。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乙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制定計畫再行動,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卻很少有人能把它貫徹下去, 不謀而動,是所有失敗的原因。目標和計畫越明確,越容易克服拖延症、迅速投入到行動中去。

名人說過:「最好的用錢之道,是把錢用在豐富個人體驗和感受上。」一次次透支信用卡,這個月花下個月的,下個月還這個月的,一次趕一次,可不得越過越窮。

有了規劃,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堅持下去的動力。沒有規劃由著性子發展,估計也只能是窮忙族了。2023年馬上到來,希望不再做窮忙族,從今天晚上12點鐘開始吧!

女孩,你為什麼那麼拼命工作?

結婚是個人生的一道極大的分水嶺,簡單說吧,結婚前上班是為了自己有實力買想要的東西,結婚後還在工作是為了不過手心向上的日子。我養你這種話永遠只能聽一聽,不能輕信。你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為什麼要有自己的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能力決定你的話語權。很多很多已婚的女性朋友都會有乙個困擾,我花我自己辛辛苦...

為什麼你拼命學,卻一無所成?

為什麼別人可以快速精通 練出大招,收穫成效?因為你只想創新 批判 懷疑,自作聰明。天下之事,大部分已經被前人經歷過了,它們最終形成文字加以流傳,現在人講什麼原創,其實只是換個說法,幾乎沒什麼創新性,充其量,只能算是微創新。你覺得別人的文字是原創,只是你的閱覽量太少,沒見過罷了,並不是以前沒有出現過。...

明明有印象卻找不到,APP內搜尋為什麼這麼難用?

趕上了網際網路浪潮的當代人,每當有任何困擾,第一反應都是開啟搜尋引擎。什麼叫做 硬核相親 什麼是 pick一下 達達主義 貧困人口 你都默默搜尋過,不想被時代與話題拋棄。也許只有這樣暗自努力,才能讓生活與社交看起來毫不費力。但搜尋引擎無法解決一切。旅行時,聽到了街頭藝人唱過一首歌,只依稀記得旋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