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常用頭部資訊

2021-10-08 07:43:42 字數 1668 閱讀 7845

下面用例子的形式來記錄下常用的一些http頭部資訊

request header:

get /sample.jsp http/1.1//請求行

host:www.uuid.online/  //請求的目標網域名稱和埠號

origin:http://localhost:8081/  //請求的**網域名稱和埠號 (跨域請求時,瀏覽器會自動帶上這個頭資訊)

referer:https:/localhost:8081/link?query=***xx  //請求資源的完整uri

cookie:baiduid=fa89f036:fg=1; bd_home=1; sugstore=0  //當前網域名稱下的cookie

accept:text/html,image/apng  //代表客戶端希望接受的資料型別是html或者是png型別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代表客戶端能支援gzip和deflate格式的壓縮

accept-language:zh-cn,zh;q=0.9  //代表客戶端可以支援語言zh-cn或者zh(值得一提的是q(0~1)是優先順序權重的意思,不寫預設為1,這裡zh-cn是1,zh是0.9)

connection:keep-alive  //告訴伺服器,客戶端需要的tcp連線是乙個長連線

response header:

http/1.1 200 ok// 響應狀態行

date:mon, 30 jul 2018 02:50:55 gmt  //服務端傳送資源時的伺服器時間

expires:wed, 31 dec 1969 23:59:59 gmt //比較過時的一種驗證快取的方式,與瀏覽器(客戶端)的時間比較,超過這個時間就不用快取(不和伺服器進行驗證),適合版本比較穩定的網頁

cache-control:no-cache  // 現在最多使用的控制快取的方式,會和伺服器進行快取驗證,具體見博文」cache-control「

etag:"fb8ba2f80b1d324bb997cbe188f28187-ssl-df"  // 一般是nginx靜態伺服器發來的靜態檔案簽名,瀏覽在沒有「disabled cache」情況下,接收到etag後,同乙個url第二次請求就會自動帶上「if-none-match」

last-modified:fri, 27 jul 2018 11:04:55 gmt //是伺服器發來的當前資源最後一次修改的時間,下次請求時,如果伺服器上當前資源的修改時間大於這個時間,就返回新的資源內容

content-encoding:gzip  //告訴客戶端,應該採用gzip對資源進行解碼

connection:keep-alive  //告訴客戶端伺服器的tcp連線也是乙個長連線

http頭部資訊

每個http請求和響應都會帶有相應的頭部資訊,xhr物件也提供了操作這兩種頭部 請求頭部和響應頭部 資訊的方法。1 預設情況下,在傳送xhr請求 request 的同時,還會傳送下列頭部資訊 accept 瀏覽器能夠顯示的字符集。accept charset 瀏覽器能夠顯示的字符集。accept e...

HTTP頭部資訊

http頭部資訊包括三部分 通用頭部 請求頭部 響應頭部 查詢字串引數 分別介紹 通用頭域包含請求和響應訊息都支援的頭域。request url 請求的url位址 request method 請求方法,get post put status code 狀態碼,200 為請求成功 remote ad...

HTTP頭部資訊

這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http頭部資訊,中英文對比分析,還是比較全面的,若大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不了解的,可以適當參考下 http 頭部解釋 1.accept 告訴web伺服器自己接受什麼介質型別,表示任何型別,type 表示該型別下的所有子型別,type sub type。2.accept ch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