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的東西太多,應該如何把握學習節奏

2021-10-09 09:44:09 字數 1232 閱讀 1685

今天有同學在學院群裡問了類似這樣的問題: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這兩天學這個,過兩天又學其他的,感覺時間好緊,這該怎麼辦?

那麼如何取捨呢?我這裡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盡量學習變化比較少的東西

很多年前有個室友讓我去學vim,他說vim的基本操作從誕生到現在都基本沒有變化過。後來我聽從了他的建議,果然一次學習,很多年都受益。

一些變化比較少的東西是非常適合花時間去學習的,因為這是一次性投資,後面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更新知識,價效比很高。像linux的一些命令,linux的核心效能指標等這些知識非常穩定,變化的可能性不大,推薦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計算機作業系統,資料結構等偏底層的知識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追根溯源就會發現,一些答案其實就在這些底層的知識裡。比如mysql innondb的主索引和輔助索引,其實就是b+ tree的資料結構,搞懂了b+ tree的特性,大家可能就對索引的優化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了。偏底層的知識有利於大家提公升技術深度。

測試同學掌握五花八門的測試工具貌似是很正常的事情。工具我建議大家可以對比著來學。

比如學習效能測試工具,我們可以把ab/siege/wrk/jmeter都學習一遍,看看各個工具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實現同樣乙個功能每個工具又是怎麼樣的套路,這樣我們才能在特定的場景挑選合適的工具去做最適合的事情。

當然了,如果你只鑽研一種工具那也是沒有問題的,一種工具做到精通其實發展的空間也是很大的。

至少要掌握一門程式語言吧,畢竟很多優秀的開源測試工具的原始碼還是很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看看的。

另外程式語言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自動化,減少重複的工作量,讓無聊的事情離我們遠一點,提公升工作效率。

有時間的話可以每天敲個幾十行**,github上有個專案叫做build your own x很適合我們去臨摹。

工作中能直接用到的,那麼可以多花時間學。

工作中可能會用到,那麼值得花時間學。

工作中實在用不到,那麼想辦法把它變成是工作中可用的,然後花時間去學。

最後一條大家可能會迷惑,怎麼把工作中用不到的東西變成是工作中可用的呢?舉個例子,工作中有痛點,測試用例老是需要人肉回歸,很煩躁。那麼你可以試著去將一些反覆回歸的用例做成自動化的,這樣本來工作中用不到的selenium就變成了可以用到的技術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花時間去學習了。所以要想辦法為自己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應該會有失偏頗,還請大家斧正。

要學的東西

下午 osgi portal是什麼 mqsoa相關專案經驗優先考慮 pentaho系統 有門戶 或內容管理系統架構經驗者優先 wml技術 junit單元測試技術者 opf框架 wid精通domino lotus notes的b s架構開發 悉cc cq等工具的使用 snmp協議 jnijson so...

學習Win32彙編要學哪些東西

首先 是彙編指令。奇怪的是現在居然找不到一本好書!大部分書還是在講win16的指令!我在書店只翻到兩本講win32指令的,一本是清華出的,一本是紅色書皮的翻譯的,主題居然是linux下與c的混合程式設計 用於優化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而且沒有一本書講全了偽指令!可憐啊。第二是熟悉程式設計環境。選擇一...

別因為要學的太多反而壓垮自己

自學是個好主意。我非常贊成終生學習,你應該這樣做。但是,在軟體開發領域,有如此多的新技術,有如此多要學習的東西,我們在學習中會感覺被完全壓垮了。你感覺你一直在扮演追趕的角色,但是一直都趕不上。就像是跑步機一直比你能跑的最快速度還要快幾步,你一直受挫,還有在最後關頭掉隊的危險。問題就是嘗試學太多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