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層協議模型 TCP IP四層模型和五層模型

2021-10-09 09:54:32 字數 1730 閱讀 7937

osi七層協議模型主要包括: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

四層模型主要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網路介面層

五層模型主要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

五層體系協議結構是綜合了osi和tcp/ip的優點的一種協議結構,但是五層協議體系結構只是為介紹網路原理而設計的,實際使用還是tcp/ip四層體系結構。

osi由於體系比較複雜,而且設計先於實現,有許多設計過於思想,不太方便計算機軟體實現,因而完全實現osi參考模型的系統不多,應用的範圍有限。而tcp/ip協議最早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在linux、windows平台中都有穩定的實現,並且提供了簡單方便的程式設計介面(api),可以在其上開發出豐富的應用程式,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tcp/ip協議已成為目前網際網路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和工業標準。

1、應用層:最靠近使用者的osi層,這一層為使用者的應用程式如:(電子郵件、檔案傳輸)提供網路服務。

2、表示層:提供用於應用層資料編碼和轉換功能,可以確保乙個系統的應用層傳送的資訊被另乙個系統的應用層識別讀取。資料的價碼和壓縮也是表示層可提供的轉換功能之一。例如:pc程式與另一台程式計算機進行通訊,其中一台計算機使用擴充套件二十一進製交換碼(ebdic),二另一台則使用美國資訊交換碼(ascii)來表示相同的字元,表示層會通過使用一種通用格式來實現多種資料格式之間的轉換。

3、會話層:通過傳輸層(埠號:傳輸埠與接收埠)簡歷資料傳輸通路。主要在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者接受會話請求。(裝置之間需要相互認識可以是ip位址也可以是mac位址或者主機名)

4、傳輸層:定義了一些傳輸資料的協議和埠號(www埠80等),tcp、udp。建立主機端對端的連線,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對端的可靠透明的資料傳輸服務,將從下層的接受的資料進行分段和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再進行傳輸。

5、網路層:通過ip定址,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線,選擇正確的路由和交換節點,正確無誤的按照位址傳送給目的端的傳輸層。也就是說網路層是在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網路的兩個主機之間提供連線和路徑選擇。

6、資料鏈路層:將位元組成位元組,再將位元組組成幀,使用鏈路層位址來訪問(乙太網使用mac位址)介質,並進行差錯檢測。

7、物理層:實現最終訊號的傳輸是通過物理層實現的,通過物理介質傳輸位元流。網線等就是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一般而言:

對於一台主機,它的小左系統核心實現了從傳輸層到物理層的內容

對於一台路由器,他實現了熊網路層到物理層

對於一台交換機,它實現了從資料鏈路層到物理層

對於集線器,它實現了從資料鏈路層到物理層

但並不是絕對的,例如很多交換機也實現了網路層的**;

很多路由器也實現了部分傳輸層的內容(比如埠**)

物理層:rj45、clock、ieee802.3(中繼器、集線器)

資料鏈路層:ppp、fr、hdlc、vlan、mac(網橋、交換機)

網路層:ip、arp、 rarp、icmp、ospf、ipx、rip、igrp(交換機)

傳輸層:tcp、udp、 spx

會話層: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層:jpeg、mpeg、asii

應用層:ftp、dns、telnet、smtp、http、https、www、nfs

OSI七層協議模型 TCP IP四層模型

一 osi七層和tcp ip四層模型對比 二 osi七層協議模型 三 tcp ip四層模型 1 osi引入了服務 介面 協議 分層的概念,tcp ip借鑑了osi的這些概念建立tcp ip模型。2 osi先有模型,後有協議,先有標準,後進行實踐 而tcp ip則相反,先有協議和應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

OSI七層協議模型 TCP IP四層模型

1.osi七層和tcp ip四層的關係 1.1 osi引入了服務 介面 協議 分層的概念,tcp ip借鑑了osi的這些概念建立tcp ip模型。1.2 osi先有模型,後有協議,先有標準,後進行實踐 而tcp ip則相反,先有協議和應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參照的osi模型。1.3 osi是一種理論下...

OSI七層協議模型 TCP IP四層模型學習筆記

1.osi七層和tcp ip四層的關係 1.1 osi引入了服務 介面 協議 分層的概念,tcp ip借鑑了osi的這些概念建立tcp ip模型。1.2 osi先有模型,後有協議,先有標準,後進行實踐 而tcp ip則相反,先有協議和應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參照的osi模型。1.3 osi是一種理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