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體系結構

2021-10-10 14:16:22 字數 1104 閱讀 4350

世界上第乙個網路體系結構由ibm公司提出(2023年,sna),以後其他公司也相繼提出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為了促進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現有網路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基於具體機型、作業系統或公司的網路體系結構,稱為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即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iso制定的osi參考模型過於龐大、複雜招致了許多批評。與此相對,美國國防部提出了tcp/ip協議棧參考模型,簡化了osi參考模型,由於tcp/ip協議棧的簡單,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並成為後續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

tcp/ip協議是乙個開放的網路協議簇,它的名字主要取自最重要的網路層ip協議和傳輸層tcp協議。tcp/ip協議定義了電子裝置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資料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準。tcp/ip參考模型採用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協議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個層次分別是:網路介面層、網路層(ip層)、傳輸層(tcp層)、應用層。

傳輸層(tcp層)

我們知道傳輸層位於網路層之上,網路層提供了主機之間的邏輯通道。那既然已經把乙個資料報從乙個主機發到另乙個主機上面了,為什麼還需要傳輸層呢?這是因為傳輸層提供了應用程序之間的端-端連線。我們知道乙個電腦可能有多個程序同時在使用網路連線,那麼網路包達到主機之後,怎麼區分自己屬於那個程序?這就需要靠傳輸層的作用了。

傳輸層協議能提**用的多路復用/分用服務、可靠資料傳送、頻寬保證及延遲保證等。網路層提供的是「best effort」盡力而為的服務,網路層提供的無連線服務不可靠(丟包、重複),並且路由器可能崩潰,或者傳輸線路中斷,所以傳輸層必須足夠健壯來解決網路層不可靠,不穩定的問題,比如說傳輸層可檢測到包丟失、損壞、亂序等差錯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或者當資料傳輸過程中網路連線中斷,傳輸層可與遠端傳輸實體建立一新的網路連線,在中斷處繼續資料的傳輸。

傳輸協議要解決的問題取決於網路底層所能提供的服務質量。我們能看出來,傳輸層除了分用復用以外,好多功能都是針對性的彌補網路層的不足而產生的。

應用層應用層為internet中的各種網路應用提供服務;怎麼從傳輸層獲取傳過來的資料。

網路體系結構

osi 的七層協議包括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運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路層 物理層,這一體系結構概念清楚,理論也較完整,但它既複雜又不實用,因此只作為參考模型。後來出現了四層的 tcp ip 體系結構,它們分別是 應用層 傳輸層 網際互連層 和網路介面層,現已被非常廣泛的利用。應用層對應於 osift...

ISO OSI網路體系結構

1,從總體上看,osi主要包含3個層面上的內容 osi rm結構,各層的協議,各層的服務與功能。2,從整體上看,osi rm是乙個網路體系結構的功能框架。3,在協議控制下,通訊雙方的對等實體在同一層進行邏輯上的資訊交換,這個資訊交換是水平方向的。4,對各種服務關係來說,第n層實體向第n 1層提供服務...

網路體系結構總結

網路體系結構總結 七層結構 應用層 各種應用 網路虛擬終端 smtp 檔案傳輸 http,emall等 表示層 完成特定的常見的功能,關心所傳輸資訊的語法和語義。資料壓縮 資料轉換 資料加密。會話層 為會話使用者提供乙個建立連線及在上按順序傳送資料的方法。會話連線與傳輸層有差別,前者需雙方同意才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