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服務配置

2021-10-11 04:21:48 字數 2050 閱讀 9951

17.1 服務端配置nfs

首先使用yum工具安裝nfs-utils

修改配置檔案vi /etc/exports

新增一行內容

/home/nfstestdir 192.168.200.10/24(rw,sync,all_squash,anonuid=1000,anongid=1000)

注意:內容為一行,無需回車換行

這個配置檔案就一行,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地要共享出去的目錄,第二部分是允許訪問的主機(可以是乙個ip,也可以是乙個ip段),第三部分就是小括號裡面的一些許可權。

rw:表示讀/寫。

ro:表示唯讀。

sync:同步模式,表示記憶體中的資料實時寫入磁碟。

async:非同步模式,表示把記憶體中的資料定期寫入磁碟。

no_root_squash:加上這個選項後,root使用者就會對共享的目錄擁有至高的許可權控制,就像是對本機的目錄操作一樣。但這個安全性降低。

root_squash:與no_root_squash選項對應,表示root使用者對共享目錄的許可權不高,只用普通使用者的許可權,即限制了root。

all_squash:表示不管使用nfs的使用者是誰,其身份都會被限定為乙個指定的普通使用者身份。

anonuid/anongid:要和root_squash以及all_squash選項一同使用,用於指定使用nfs的使用者被限定後的uid和gid,但前提是本機的/etc/passwd中存在相應的uid和gid。

在啟動nfs服務前,需要先啟動rpcbind服務

17.2客戶端掛載nfs

做這次實驗最好是開啟另一台虛擬機器,即客戶端、服務端各一台機器。其中提供nfs服務的是192.168.200.10.在客戶端掛載nfs之前,我們需要檢視服務端共享了哪些目錄。客戶端安裝nfs-utils包後,使用showmount命令檢視

使用命令showmount -e ip 就可以檢視nfs的共享情況。

然後再客戶端掛載nfs

使用df -h可以看到增加乙個/mnt分割槽,他就是nfs共享的目錄。進入到/mnt目錄下,並建立測試檔案:

這是因為在服務端上建立的/home/nfstestdir目錄許可權不合適,掛載後相當於被限制為uid為1000的使用者,解決該問題需要在服務端上修改/home/nfstestdir目錄許可權:

然後再到客戶端建立測試檔案:

17.3命令exportfs

exportfs命令常用選項為-a -r -u和-v

-a:表示全部重新掛載或解除安裝。

-r:表示重新掛載。

-u:表示寫在某乙個目錄。

-v:表示顯示共享的目錄。

當改變/etc/exports配置檔案後,使用exportfs命令掛載不需要重啟nfs服務。

用mount命令來掛載nfs服務是有講究的,他要用-t nfs來指定掛載的型別為nfs。另外在掛載nfs服務時,常用-o nolock選項(即不加鎖)。

你還可以把要掛在的nfs目錄寫到客戶端上的/etc/fstab檔案中,掛載時只需要執行mount -a命令。

這樣操作的好處時以後開機會自動掛載nfs。剛剛掛載的目錄在服務端設定為了no_root_squash,它並不會限制root使用者,也就是說使用root使用者建立檔案時,跟在客戶端本機上建立的一樣。

可以看到1.txt所有者和所屬組全部都為root。

NFS服務配置

確認ip 先檢查網路通不通。防火牆設定 不確定 開啟防火牆設定介面 開啟防火牆 3 關閉selinux 安裝nfs 選擇共享資料夾並配置nfs 直接修改配置檔案 etc exports 表明共享的是 nfsshare 這個目錄,共享給 192.168.193.141 客戶端。引數為 rw 讀寫 al...

nfs服務配置

服務端配置nfs 簡單配置nfs 分為三部分 1 本地要共享出去的目錄 2 允許訪問的主機 3 小括號裡邊的許可權選項 rw 讀寫 ro 唯讀 sync 同步模式,記憶體中資料時時寫入磁碟 async 不同步,把記憶體中資料定期寫入磁碟中 no root squash 加上這個選項後,root 使用...

NFS服務配置

nfs的安裝配置 centos 5 yum install nfs utils portmap centos 6 yum install nfs utils rpcbind 網路檔案系統 nfs,network file system 是一種將遠端主機上的分割槽 目錄 經網路掛載到本地系統的一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