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d調製降e調怎麼辦 古箏之源

2021-10-13 20:39:45 字數 2266 閱讀 1963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可攜式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就盛行於陝西、甘肅一帶,西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書秦始皇時,曾描述了中國傳統箏歌的生動場面:"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乎嗚嗚,快耳目者,秦之聲也。"結構由面板、雁柱(也稱之為琴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公尺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起源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已經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了。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戈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2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柱",但是當時"幷州)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卲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秦箏,漢聲也。以為蒙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202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公尺,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築的結構而改革的。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d調,f調、e調或a調。

2023年,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地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90年代以來,古琴曲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

在參與古箏曲創作的過程中,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侷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鑑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乙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異。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莊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準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湧現出一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德國。

給古箏文化傳播到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創造了條件,使箏這件樂器逐步走向了世界。

古箏d調製降e調怎麼辦 古箏常見問題

一 氣候乾燥,環境濕度小於50 二 面板本身有內損,表面看不出來,環境溫度濕度變化較大時就會裂 三 加工工藝不到位 上述問題 502快乾膠水向縫隙慢慢滲入即可。琴碼不嚴重的也可以,嚴重就換碼。1.古箏彈弦時碼腳產生縱向移動有幾種原因?1 琴弦沒有調到標準音高。2 箏碼沒有放置在規定的範圍內。3 面板...

古箏d調製降e調怎麼辦 古箏的D調是怎麼轉掉的?

古箏的 d調是怎麼轉掉的?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好奇古箏 d調怎樣轉調 有什麼方法以及技巧呢 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古箏 d調轉調方法吧 想要了解的朋友就趕緊過來看看吧古箏d 調怎樣轉調 古箏通常採用近關係轉調,即兩個調的關係只相差乙個公升號或乙個降調。古箏是五聲音階定弦,常用調都是以 移柱達到 轉調目的的...

古箏d調製降e調怎麼辦 古箏各個調式轉調詳細解讀

古箏轉調的方法有 移柱轉調 和 按弦轉調 兩種,常用的轉調方法是 移柱轉調 對初學者來說 按弦轉調 一般不提倡。下面 以d調定弦的二十一弦古箏各調轉調時,柱子 即碼子 向左或向右移動的情況,表示向右移動使音公升高小二度,則表示向左移動使音降低小二度。一 d調轉g c f 降b調時右移箏碼 各相鄰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