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閘道器RIP協議和OSPF, 外部閘道器協議BGP

2021-10-17 12:12:14 字數 1203 閱讀 8400

在計算機網路中,路由表(routing table)或稱路由擇域資訊庫(rib,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是乙個儲存在路由器或者聯網計算機中的電子**(檔案)或類資料庫。路由表儲存著指向特定網路位址的路徑(在有些情況下,還記錄有路徑的路由度量值)。路由表中含有網路周邊的拓撲資訊。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路由協議和靜態路由選擇。

路由a傳送資料報給路由b,路由b會將資料從資料鏈路層、物理層、網路層依次解析,拿到目的ip位址,根據路由器本身的路由表,根據最長匹配原則,找到下乙個路由器ip,再依次按照網路層、物理層、資料鏈路層封包發給下乙個路由器。 期間,通過路由器的ip位址使用arp協議找到路由器對應的mac位址。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內部閘道器協議igp中最先得到廣泛使用的協議。

優點: 實現簡單,開銷較小。

缺點:rip限制了網路的規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離為15. 路由器之間交換的路由資訊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開銷也增加。「壞訊息傳播得慢」,使更新過程的收斂時間過長。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為克服rip的缺點在2023年開發出來的。

ospf的原理很簡單,但實現起來卻較複雜。

網際網路的規模太大,使得自治系統之間路由選擇非常困難。對於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選擇,要尋找最佳路由是很不現實的。 當一條路徑經過幾個不同as時,要想對這樣的路徑計算出有意義的代價是不太可能的。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在as之間交換「可達性」資訊。

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選擇必須考慮有關策略

因此,邊界閘道器協議bgp只能是力求尋找一條能夠到達的網路,且比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而並非找一條最佳路由。

bgp協議交換路由資訊的節點數量級是自治系統數的量級,這要比這些自治系統中的網路數少很多。

每乙個自治系統中bgp發言人(或邊界路由器)的數目是很少的。這樣使得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選擇不致過分複製。

內部閘道器協議RIP

關於自治系統 as 運用靜態選路,在配置介面時,以預設方式生成路由表項 對於直接連線的介面 並通過r o u t e命令增加表項 通常從系統自引導程式檔案 或是通過i c m p重定向生成表項 通常是在預設方式出錯的情況下 在網路很小,且與其他網路只有單個連線點且沒有多餘路由時,採用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內部閘道器協議 OSPF

紫色代表一級目錄 粉紅代表二級目錄 藍色代表 目錄 紅色代表關鍵字 橙色代表說明 內部閘道器協議 ospf 記住是封裝在ip資料報的資料部分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是為克服 rip 的缺點在 1989 年開發出來的。ospf 的原理很簡單,但實...

內部閘道器協議 RIP路由協議

會使用到的cisco packet trecer命令 特權模式 檢視路由表 show ip route write 全域性模式 route rip rip程序中 version 1 or 2 no auto summary network 宣告的網段 距離向量協議 度量值 跳數。超過15跳不可達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