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這個行業內卷?

2021-10-23 12:42:00 字數 1386 閱讀 7173

不用未來,就現在,從加班文化(例如996,「狼性」)看,程式設計師早已是乙個高度內捲化的職業。

例如,在某個研發團隊中,最早的時候,所有的程式設計師都不加班。在8小時工作時間裡,大家有序競爭,誰想脫穎而出,誰就提高工作效率,在創意上下功夫。

但是,突然有一天,某個程式設計師為了在競爭中贏得先機,開始主動加班。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這個首先加班的程式設計師就會暫時呈現出更好的業績(或者說姿態)。之後,老闆再分配同樣的10萬塊工資的時候,自然會向這個首先加班的程式設計師傾斜。

但是,這裡有關鍵的一點,對老闆來說,他的總支出並沒有增加,還是原來的10萬塊錢,只是在內部調整了分配比例,向首先加班的程式設計師傾斜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程式設計師如果想保持收入,或者只是想保住工作,則只能跟進加班。但是不久,當團隊中所有的程式設計師都開始跟進加班後,加班本身就不再具有競爭力,而成了標配。

此時,那些不願加班的人,想要回歸效率和創意的程式設計師反而成了另類。這樣的人,無論水平高低,因為「態度」有問題,在乙個以加班為「文化」的團隊中是沒法生存的。

最後,我們再回過來看老闆。無論大家是否加班,老闆在支付的工資的時候,總的金額還是10萬塊錢,還是在這個10個人之間。而現在,因為所有的程式設計師都開始加班了,勞動時間已經體現不出差異,老闆在分配這10萬塊的時候,最終還得參考效率和創意。

所以大家看,轉了一圈,到最後,從每個程式設計師分配到的錢看,誰也沒有增加,又回到了加班沒有形成「文化」之前。但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對程式設計師來說,到手的錢沒有增加,但卻付出了成倍於原來的勞動。

因此,從整個程式設計師團隊的收益看,程式設計師們之間基於加班的競爭,就是乙個零和遊戲,是乙個典型的內卷化競爭。

而且,這還不是最可悲的。

因為,加班「文化」不僅惡化了程式設計師的勞動環境。從長期看,還直接縮短了程式設計師的職業壽命,使中年危機成為程式設計師無法逃避的宿命。

道理非常簡單,在高強度的勞動下(例如996),技能和創意最終都變得沒有意義。因為,隨著年齡增加(不用太大,34歲),高強度的勞動會直接摧毀人的健康,即使你願意「向死而生」,人家也不會給你機會。

所以你看,從第乙個加班的程式設計師開始,到加班成為文化,程式設計師們親手摧毀了自己的勞動環境,了結了自己的職業生命。

這個過程放大到整個行業依然成立。

最早的時候,行業中所有的企業都不加班,大家展開良性的,基於科技和創意的有序競爭。同時,行業中所有勞動者都能兼顧家庭和工作,整個行業充滿了溫和幸福的氛圍。

但是,有一天某個企業突然開始提倡所謂的「加班文化」,首先開始加班。那麼,在一段時間裡,在行業競爭中,這個企業就會贏得暫時的優勢。

但很快,行業中的其他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也開始學習「加班文化」,也開始加班。這樣,整個行業的競爭又回到了之前。任何一家企業,要想在行業競爭中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還得靠科技和創意。

也就說,轉了一大圈,企業的競爭格局並沒有變,卻整蠱出了乙個所謂的「加班文化」、「996福報」。

可嘆息!!

論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

程式設計師三十歲後做什麼?我們常常在bbs上看到類似的問題,相應的回答也有了無數個版本,然而始終沒有乙個人能夠給出乙個標準的答案。事實上大部分程式設計師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是模糊的。一方面我們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不清晰,另一方面對於已有的目標也不懂得有步驟有方法地去接近並實現。就這樣時間一點一滴的...

程式設計師創業健康行業

時間過的好快,5年前我乙個人畢業後來北京,在眾多的it公司距今工作5年之久,這五年我主要開發.net方面的軟體程式,從小的專案到帶團隊開發大的專案,在技術這條道路上,曲曲折折,艱辛和興奮都時刻伴隨著。記得剛來北京的時候,工資才1500 每天吃飯就是土豆絲蓋飯,有天去飯店老闆問我,你怎麼這麼愛吃土豆絲...

程式設計師未來會成為非常內捲的職業?

在聊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是不是內捲化的職業之前,我們首先應該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內卷化?1 什麼是內卷化?內捲化,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階模式的現象。最早出自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 clifford geertz 的 農業內捲化 印度尼西亞的生態...